巴嶺荅杜二見憶(唐·嚴武)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巴嶺荅杜二見憶(唐·嚴武)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引用典故:步兵 光祿
臥向巴山落月時,兩鄉千里夢相思。
可但步兵偏愛酒,也知光祿最能詩。
江頭赤葉楓愁客,籬外黃花菊對誰。
跂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勝悲。
可但步兵偏愛酒,也知光祿最能詩。
江頭赤葉楓愁客,籬外黃花菊對誰。
跂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勝悲。
評注
《唐詩歸》:
鐘云:此老七言律反似勝諸名家,以淹貫中有生骨也。譚云:詩文帶英雄氣,自然不得爛熟。鐘云:「楓愁客」、「菊對誰」,頓挫有腕力(「江頭赤葉」二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陳繼儒曰:盛唐佳調,王、李未能無遜。
《唐詩歸折衷》:有此等詩,才是子美石交,復不作閭丘曉,二公俱有天幸。圣嘆云:讀先生此詩,始悟工部昔日相依,直是二人才力、學力自應分投至深,豈為草草交游而已哉!
《唐體馀編》:此正系思之事,暗承無跡(「也知光祿」句下)。景有馀景,情有馀情(末句下)。
《唐詩成法》:沉著雄渾,有英雄氣。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章長玉曰:起最波倩,五、六「楓」,「菊」二字是倒著句法,最生。落句因歧馬便及猿雁,是綰合之法。
《唐詩近體》:罷脫頓挫,風骨勝人。
《唐七律雋》:直抒胸臆,絕木投色,自有一種真致。
《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人既不來,而「冷猿秋雁」顧乃苦叫哀啼之不絕,其能以無悲耶?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唐·杜甫)
- 寄彭幸庵中丞(明·何景明)
- 寄彭府教(宋·何文季)
- 寄彭景醇奉議(宋·釋德洪)
- 寄彭梅莊(宋·蕭立之)
- 寄彭澤后人(宋·釋斯植)
- 寄彭澤陳明府(宋·董嗣杲)
- 寄彭用拙(明·陳璉)
- 寄彭禹峰方伯酬燕京留別韻(明末清初·龔鼎孳)
- 寄彭秋潭大令(清·李鈞簡)
- 寄彭穆之(元末明初·藍仁)
- 寄彭荊山山人(明末清初·屈大均)
- 寄彭欽之太學(明·王世貞)
- 寄彭(當代·盧青山)
- 寄彰明任光祿遵圣(宋·文同)
- 寄徹公(唐·楊衡)
- 寄征人(唐·廉氏)
- 寄征夫(宋·宋伯仁)
- 寄徑山書記悟上人(宋·蒲壽宬)
- 寄徑山印禪師(宋·陸游)
- 寄徑山敬溪翁(宋·姚鏞)
- 寄徑山顏悅堂長老(元末明初·謝應芳)
- 寄徑山首座(宋·顧逢)
- 寄徐□(宋·吳惟信)
- 寄徐丈和卿(宋·韓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