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祀皇地祇五首 迎神用《寧安》。八變。(宋·郊廟朝會歌辭)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常祀皇地祇五首 迎神用《寧安》。八變。(宋·郊廟朝會歌辭)
押陽韻
押陽韻
題注:《宋史·樂志》一:景祐元年以林鐘之宮、太簇之角,姑洗之徵、南呂之羽作《寧安之曲》,以祭地及太社、太稷,罷《靜安之曲》。會要樂六之二一注:景祐元年呂夷簡撰迎神、送神二曲,八變。
坤元之德,光大無疆。
一氣交感,百物阜昌。
吉蠲致享,精明是將。
介茲景福,鼎祚靈長。
一氣交感,百物阜昌。
吉蠲致享,精明是將。
介茲景福,鼎祚靈長。
其二 升降用《正安》。(宋·郊廟朝會歌辭)
押冬韻
押冬韻
題注:此首及下一首已見上卷《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攝事七首》
禮經之重,祭典為宗。
上公攝事,登降彌恭。
庶品豐潔,令儀肅雍。
百祥萃止,維吉之從。
上公攝事,登降彌恭。
庶品豐潔,令儀肅雍。
百祥萃止,維吉之從。
其三 奉俎用《豐安》。(宋·郊廟朝會歌辭)
押庚韻
押庚韻
禮崇禋祀,神鑒孔明。
牲牷博腯,以炰以烹。
馨香蠲潔,品物惟精。
錫以純嘏,享茲至誠。
牲牷博腯,以炰以烹。
馨香蠲潔,品物惟精。
錫以純嘏,享茲至誠。
其四 退文舞、迎武舞用《威安》。(宋·郊廟朝會歌辭)
進旅退旅,載揚干揚。
不愆于儀,容服有章。
式綏式侑,神保是聽。
鼓之舞之,神永安寧。
不愆于儀,容服有章。
式綏式侑,神保是聽。
鼓之舞之,神永安寧。
其五 送神用《寧安》。(宋·郊廟朝會歌辭)
押霰韻
押霰韻
物備百嘉,樂周八變。
克誠是享,明德斯薦。
神鑒孔昭,蕃禧錫羨。
回馭飄然,邈不可見。
克誠是享,明德斯薦。
神鑒孔昭,蕃禧錫羨。
回馭飄然,邈不可見。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因會來詩再賡元韻(宋·鄭清之)
- 因會薛船官寄子高(宋·蘇泂)
- 因何吟(宋·邵雍)
- 因何常德招游西塔有詩遂和(宋·李復)
- 因何彥明賦八新效其體 新煙(明·袁凱)
- 因使日本愿謁鑒真和尚既滅度不覲尊顏嗟而述(唐·高鶴林)
- 因侯若孩寄匡山蠡云(明·釋函是)
- 因借書作呈圓機(宋·晁說之)
- 因假歸白閣西草堂(唐·岑參)
- 因公事留驛中遂登姑蘇臺晚望(元·袁易)
- 因公子卻寄頤庵先生(明·唐之淳)
- 因公檄按游黃山(宋·吳黯)
- 因公自后壟歸,行高崖上,感懷口號(清·林占梅)
- 因六祖舉太和山語而成頌貴此話大行(宋·黃庭堅)
- 因冷感興(明·楊繼盛)
- 因劉思績過江寄□誠之(元·丁復)
- 因前作諭鴉鵲(明·楊繼盛)
- 因北游者寄峨眉家先生先生曾宰建之浦城故末(宋·謝翱)
- 因發諸縣催科行移口占呈東倅(宋·王邁)
- 因同年王簡之任福清寄呈葉老師(明·李孫宸)
- 因同年見過有感(宋·王洋)
- 因吳國良過玉山草堂輒賦長句奉寄(元末明初·倪瓚)
- 因周兄初識某君君即下放(民國末當代初·吳未淳)
- 因周太史使還海上寄楊鍊庵丈及澄上人一首(明·于慎行)
- 因在秀州寄王道夫詩三首(宋·葉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