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雜詩十四首 曉起(近現代·汪精衛)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廬山雜詩十四首 曉起(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真韻
七言絕句 押真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序:廬山之美,未易以言語形容也。蘇子瞻入廬山不欲作詩,良非無故。然子瞻終不能不作,殆所謂情不自禁者歟!余九年夏入廬山,感懷世事,郁伊寡歡,然山色水聲接于耳目,亦得暫開懷抱。所為詩悲愉雜陳,稱心而出,蓋非以寫廬山,特以寫廬山中之一我而已。廬山有知,當不患其唐突耳。
空山朝氣來撲人,清似初秋藹似春。
殘月曙星相映處,瓊樓終古不生塵。
殘月曙星相映處,瓊樓終古不生塵。
其二 佛手巖飲泉水(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陽韻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巖葉因風響碧廊,秋花絡石意深長。
自慚肝肺無由熱,尚為冰泉進一觴。
自慚肝肺無由熱,尚為冰泉進一觴。
其三 水石月下(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庚韻
七言絕句 押庚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疊①巘沈沈冷翠生,樛②枝危石勢相縈。
此心靜似山頭月,來聽清泉落澗聲。
此心靜似山頭月,來聽清泉落澗聲。
其四 登天池山尋王陽明先生刻石詩,于叢薄中得之(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七言絕句 押灰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拄杖撞天志不回,斷碑一角臥荒臺。
依然風雨霾山下,手剔莓苔只自哀。
依然風雨霾山下,手剔莓苔只自哀。
其五 自神龍宮還天池峰頂宿(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先韻
七言絕句 押先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抵死潛虬不起淵,松根抉石出飛泉。
星繁風緊蕭蕭夜,獨傍天池望鐵船①。
星繁風緊蕭蕭夜,獨傍天池望鐵船①。
其六 含鄱嶺上小憩松下,既醒,白云在衣袂間,拂之不去(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陽韻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蟬咽松風日影涼,山屏水枕夢初長。
白云紉作秋蘭佩,從此襟頭有異香。
白云紉作秋蘭佩,從此襟頭有異香。
其七 行蓮花谷最高處(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虞韻
七言絕句 押虞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峰勢阽①危人影孤,天風飏發粟生膚。
偶從云罅窺人世,赭是長江碧是湖。
偶從云罅窺人世,赭是長江碧是湖。
其八 廬山風景佳絕而林木鮮少,為詩寄慨(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魚韻
七言絕句 押魚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巖谷春來錦繡舒,煙蕪蕭瑟正愁予。
樓臺已重名山價,料得家藏種樹書。
樓臺已重名山價,料得家藏種樹書。
其九 廬山瀑布以十數,飛流渟淵各有其勝。余輩攀躋所至,輒解衣游泳其間,至足樂也(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支韻
七言絕句 押支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浪花無蒂自天垂,石氣清寒蘚不滋。
夜半素娥初墮影,冰肌玉骨最相宜。
夜半素娥初墮影,冰肌玉骨最相宜。
其十 五老峰常為云氣蒙蔽,往游之日,風日開朗,豁然在目(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青韻
七言絕句 押青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席卷煙云萬壑醒,長松偃蓋盡亭亭。
狂生剩有窮途淚,五老何緣眼尚青。
狂生剩有窮途淚,五老何緣眼尚青。
其一十一 開先寺后有讀書臺。杜甫詩云:「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蘇軾詩亦云:「匡山頭白好歸來」。余登斯臺,有感其言,因為此詩。余所謂「歸來」與杜蘇所云不同也(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七言絕句 押灰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殘陽明滅讀書臺,萬樹鵑聲次第催。
占得匡山一片石,未妨頭白不歸來。
占得匡山一片石,未妨頭白不歸來。
其一十二 屋脊嶺為廬山最高處,余行其上,但見群峰雜遝,來伏足下。倚松寂坐,俛視峰色明滅無定,蓋云過其上所致也(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微韻
七言絕句 押微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楚尾吳頭入望微,近天草樹靜秋暉。
群峰明滅渾不定,為有孤云頭上飛。
群峰明滅渾不定,為有孤云頭上飛。
其一十三 王思任游記稱:嘗于五老峰頭望海綿萬里。余雖不敢必,亦庶幾遇之。八月二日晨起倚欄,山下川原平時歷歷在目,至是則滿屯白云,浩然如海,深不見底,若浮若沈。日光俄上,輝映萬狀,其受日深者,色通明如琥珀,淺者暈若芙蕖。少焉,英英飛上,繽紛山谷間,使人神意為奪。古人真不我欺也(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真韻
七言絕句 押真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風似生毛日似鱗,俛看人世失緇磷。
海綿忽作天花散,釀出千巖萬壑春。
海綿忽作天花散,釀出千巖萬壑春。
其一十四 晚晴云霞清艷殊絕(近現代·汪精衛)
七言絕句 押刪韻
七言絕句 押刪韻
題注:民國九年作
峰銜馀日變秋顏,澹彩流天麗且閑。
自是空山風景澈,云霞原不異人間。
自是空山風景澈,云霞原不異人間。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踏青(宋·趙汝燧)
- 踏青(明·王寵)
- 踏青(明·王恭)
- 踏青(近現代·陸玄默)
- 踞湖山六題 踞湖山(宋·馬云)
- 蹤跡(唐·韓偓)
- 蹤跡(清·孫原湘)
- 踮踮(近現代·張采庵)
- 躑躅(宋·釋居簡)
- 踰興安抵唐橋(清·曾廣鈞)
- 踰城山望之罘(清·曾廣鈞)
- 踰嶺(明·黎民表)
- 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詩用韻二首(宋·林希逸)
- 踵友竹道蘇杭北上韻(明·饒與齡)
- 踵息齋(宋·張耒)
- 踸踔行送裴山人(宋·郭祥正)
- 蹇侍郎挽詞(宋·徐積)
- 蹇判府六十及生子詩(明·羅玘)
- 蹇叔以登亭有感示予因以答之(宋·孔平仲)
- 蹇師嵩山圖(宋·蘇轍)
- 蹇應叔自宜興寄近詩和馬字韻(宋·吳泳)
- 蹇磻翁寄新茶二首(宋·曾鞏)
- 蹇翁待制挽歌詞(宋·陸佃)
- 蹇驢(元末明初·陳謨)
- 蹇驢(宋·張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