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紀游四十韻(宋·王十朋)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廬山紀游四十韻(宋·王十朋)
我性好山水,思向廬山廬。
五老招我游,有約芝山初。
茲行適所愿,孰曰非天與。
入眼庾公樓,興已先籃輿。
云開圣治峰,石扣仙人居①。
香爐望煙靄,凈社觀芙蕖。
虎溪聊自笑,天池步宜紓②。
半月圓通留,幽亭樂有馀③。
趣如六一翁,境似山環滁。
侯溪煮月泉,石耳供巖蔬④。
破戒戲魚酒,踏園夢羊豬。
賢關得家音⑤,天恩拜新除。
抗章復辭免⑥,行色仍躊躇。
遂作南山游,首過荊林虛。
凌云入康谷,臨流清可漁。
欲飲第一水,山深足趑趄。
湯泉本何來,忽從龍口噓。
鸞溪尋故家⑦,墨沼波猶潴。
石鏡不可見,懸崖照誰梳。
尋真到簡寂,入觀驚丘墟。
緬懷黃與陸,何處飄霞裾⑧。
眼明見飛瀑,澗壑鳴瓊琚。
何⑨落句思李,練飛詩陋儒。
新橋跨虹霓,出月明蟾蜍。
兩州勞五馬,同日傳雙魚⑩。
神光照萬杉,飛白留天書。
遙瞻星子城,青山點舂鋤。
我行未及西,三峽知何如。
登橋閱天險,奮地轟雷車。
壯哉五丁力,鑿此千尺渠。
群峰列耆老,深淵蓄璠玙⑾。
古剎依朱砂,穿林駭猿狙⑿。
萬卷已空閣,三竹猶扶疏。
肩輿足繭卒,傳詩手疲胥。
佳境尚無窮,雅興良已攄。
身隨禽往還,興逐云卷舒。
重尋訥庵老,細論無言予。
節物變炎涼,遲留費居諸。
在路何悠悠,歸夢頻蘧蘧。
秋風雁還蕩,緘封寄鄉閭。
五老招我游,有約芝山初。
茲行適所愿,孰曰非天與。
入眼庾公樓,興已先籃輿。
云開圣治峰,石扣仙人居①。
香爐望煙靄,凈社觀芙蕖。
虎溪聊自笑,天池步宜紓②。
半月圓通留,幽亭樂有馀③。
趣如六一翁,境似山環滁。
侯溪煮月泉,石耳供巖蔬④。
破戒戲魚酒,踏園夢羊豬。
賢關得家音⑤,天恩拜新除。
抗章復辭免⑥,行色仍躊躇。
遂作南山游,首過荊林虛。
凌云入康谷,臨流清可漁。
欲飲第一水,山深足趑趄。
湯泉本何來,忽從龍口噓。
鸞溪尋故家⑦,墨沼波猶潴。
石鏡不可見,懸崖照誰梳。
尋真到簡寂,入觀驚丘墟。
緬懷黃與陸,何處飄霞裾⑧。
眼明見飛瀑,澗壑鳴瓊琚。
何⑨落句思李,練飛詩陋儒。
新橋跨虹霓,出月明蟾蜍。
兩州勞五馬,同日傳雙魚⑩。
神光照萬杉,飛白留天書。
遙瞻星子城,青山點舂鋤。
我行未及西,三峽知何如。
登橋閱天險,奮地轟雷車。
壯哉五丁力,鑿此千尺渠。
群峰列耆老,深淵蓄璠玙⑾。
古剎依朱砂,穿林駭猿狙⑿。
萬卷已空閣,三竹猶扶疏。
肩輿足繭卒,傳詩手疲胥。
佳境尚無窮,雅興良已攄。
身隨禽往還,興逐云卷舒。
重尋訥庵老,細論無言予。
節物變炎涼,遲留費居諸。
在路何悠悠,歸夢頻蘧蘧。
秋風雁還蕩,緘封寄鄉閭。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正月十三日雪(明·張寧)
- 正月十三日飲潘茂清家(明·童冀)
- 正月十三日(宋·文天祥)
- 正月十三日(宋·韓淲)
- 正月十九夜枕上作(明·吳與弼)
- 正月十九日五更詣天慶觀謝雪聞都下尺雪旬日(宋·楊萬里)
- 正月十九日京邑上元收燈日(宋·晏殊)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宋末元初·方回)
- 正月十九日孟享從駕(宋·洪咨夔)
- 正月十九日寄弋陽李少卿三首(明·韓雍)
- 正月十九日暴熱(宋·呂本中)
-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明·陳璉)
- 正月十二十三夜紀事(清末民國初·陳寶琛)
- 正月十二夜偶作(清·張藻)
- 正月十二日北上留別西湖(清·裕貴)
- 正月十二日夜作(宋·呂本中)
- 正月十二日夜同助甫過李子藩賦二首得湖西二(明·宗臣)
- 正月十二日夜姚江(宋·葛天民)
- 正月十二日尋盧學士船至漢口留詩為別(元·揭傒斯)
- 正月十二日慶成宴后有懷賓之用鳴治紅字韻(明·程敏政)
- 正月十二日晨起作(清·李希圣)
- 正月十二日游東坡白鶴峰故居其北思無邪齋真(宋·楊萬里)
-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與叔兄同居(清·許傳霈)
- 正月十二日肇慶府觀迎春(明·劉崧)
- 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虜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宋·陳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