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宅(唐·吳融)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廢宅(唐·吳融)
七言律詩 押元韻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引用典故:咸陽一火
風飄碧瓦雨摧垣,卻有鄰人與①鎖門。
幾樹好花閑白晝,滿庭荒草易②黃昏。
放魚池涸蛙爭聚③,棲燕梁空雀自喧。
不獨凄涼眼前事,咸陽一火便成④原。
幾樹好花閑白晝,滿庭荒草易②黃昏。
放魚池涸蛙爭聚③,棲燕梁空雀自喧。
不獨凄涼眼前事,咸陽一火便成④原。
評注
《升庵詩話》:
晚唐之絕唱。
《唐詩鼓吹注解大全》:此見廢宅而傷世事之日變也。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飄瓦摧垣,不苦;有人鎖門,真苦。蓋一片荒蕪敗落,反是眼前恒睹,卻因鄰人一鎖,斗地念著此門當時車馬闐隘,呵殿出入,彼鎖門人何處有其立地?不圖今日管鑰獨把,開閉從心,真是一場痛哭也!三四「好花」、「芳草」,即此鄰人之所鎖也。「閑白晝」,易解;「易黃昏」,難解:亦是一時眼頭心底親見有如此也(首四句下)。蛙聚雀喧,只是極寫凄涼,何足又道?持地寫者,「放魚池」、「棲燕梁」,有此六字,便直想到春日濠梁,客皆莊、惠,郁金堂里,人是莫愁,何意今日一至于此!更妙于末句并及咸陽,所謂劫火終訖,乾坤洞然,雖復以四大海水為眼淚,已不能盡哭,于廢宅乎又何言哉!
《唐三體詩評》:「鬧」字、「喧」字與「涸」字、「空」字反(按:第五句一作「蛙爭鬧」),「寒」字與「火」字反(按:末句一作「咸陽一火變寒原」),又與「風」、「雨」相映。
《唐三體詩》:言國猶有廢興申何況家乎?故作達語,感慨轉深(末二句下)。
《東巖草堂評訂唐詩鼓吹》:朱東巖曰:人皆以飄瓦摧垣寫廢宅,眼前恒睹;此獨寫及鄰人鎖門,殊出意想之外;然此句之中,包卻無限凄涼,無限感慨,讀之不覺泫然淚下也。……三四虛寫廢宅,偏寫「好花」,偏寫「芳草」,偏于「好花」下接「虛白晝」;「芳草」下接「易黃昏」,愈覺傷心慘目矣。五六更以「池涸」、「梁空」實寫廢宅……末忽感及咸陽宮闕兵火一空,則凡古今可悲、可哭者類如此廢宅也已。
《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瓦飄垣摧,宅已無主,又誰為鎖門耶?問之,曰:鄭人也。可憐哉!不特子姓全虛,即奴仆亦不知何往矣!幾樹好花,滿庭芳草,皆一鎖之功也。「閑白晝」不過是無人賞玩,易知。「易黃昏」三字每出一片空庭,凄凄涼涼,毫無氣色,正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間。五六特于其中再寫一放龜池,再寫一棲燕梁,想見當年爛醉橋邊,佳賓珠履新妝,樓上少婦花顏,如何豪華,如問婉孌,今皆安在哉。說至此,真欲令一團紅焰頓化寒波。七八忽用「不獨」字一筆宕開,揭出許大比方,可知古今以來,何興不廢,何盛不衰,欲哭豈勝其哭,欲嘆又豈勝其嘆耶!而世之營營名利,惟。不足者亦可以少悟也。
《唐體膚詮》:中二聯貼廢宅,俱從「鎖門」二字描寫,落想甚幽。與溫庭筠《南湖》詩通篇寫微風相似。
《瀛奎律髓匯評》:紀昀:第二句不似廢宅,第四句好。五六句弱。結推到大處,不落套。
《歷代詩法》:王嘉會詩話曰:緣景不盡曰情,此詩有之。今人一往無馀者,不知詩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和郭有章見贈韻(宋末元初·陸文圭)
- 和郭杏東九日韻二首(明·何瑭)
- 和郭杏東除夜韻二首(明·何瑭)
- 和郭杏岡別業八首(明·孫承恩)
- 和郭杏岡秋日漫興十二首(明·孫承恩)
- 和郭沫若同志(近現代·毛澤東)
- 和郭澹溪(宋·釋道璨)
- 和郭熙仲(元·鄭東)
- 和郭逢道韻(宋·辛棄疾)
- 和郭順則登五峰仙壇(元末明初·郭鈺)
- 和郭順則見寄(元末明初·郭鈺)
- 和郭麾霆津河道中(近現代·王汝賡)
- 和郭麾霆長教三中(近現代·王汝賡)
- 和郴州楊侍郎玩郡齋紫薇花十四韻(唐·劉禹錫)
- 和都城春雪(宋·華鎮)
- 和都城臘日雪(宋·華鎮)
- 和都官看雪(宋·彭汝礪)
- 和都官苗員外秋夜省直對雨簡諸知己(唐·李嘉祐)
- 和都干并柬允道(宋·劉過)
- 和都督馮公韻(明·劉炳)
- 和都運判院韻輒記即事(宋·張孝祥)
- 和都運龍圖二首(宋·曹勛)
- 和鄞縣楊霽園(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和鄱陽守愚丘先生韻(明·賀欽)
- 和酒歌(宋·趙希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