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漢月 檳城八景和陳少蘇內兄作,并次原韻(近現代·李繼熙)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憶漢月 檳城八景和陳少蘇內兄作,并次原韻 關角夜月(近現代·李繼熙)
滿眼水環山繞。
綠遍天涯芳草。
海風吹徹玉堤寒,永夜月明天杪。
姮娥應有意,教素影伴人歸了。
廣寒宮里許追陪,那管怨多歡少。
綠遍天涯芳草。
海風吹徹玉堤寒,永夜月明天杪。
姮娥應有意,教素影伴人歸了。
廣寒宮里許追陪,那管怨多歡少。
其二 花園瀑布(近現代·李繼熙)
巖際倒懸飛瀑。
石上寒泉流玉。
蔚藍天凈白云收,波影蘸山搖綠。
尋芳攜蠟屐,曾繞遍水邊朱屋。
斜橋西畔且徘徊,看取浪鷗奔逐。
石上寒泉流玉。
蔚藍天凈白云收,波影蘸山搖綠。
尋芳攜蠟屐,曾繞遍水邊朱屋。
斜橋西畔且徘徊,看取浪鷗奔逐。
其三 巴港歸漁(近現代·李繼熙)
鎮日芳洲游冶。
忘卻夕陽西下。
蘆花深處隱漁船,但聽漁歌嘔啞。
仙源堪絕俗,塵世事有何牽掛。
螯肥酒熟自陶然,野老笑容如畫。
忘卻夕陽西下。
蘆花深處隱漁船,但聽漁歌嘔啞。
仙源堪絕俗,塵世事有何牽掛。
螯肥酒熟自陶然,野老笑容如畫。
其四 春潮競浴(近現代·李繼熙)
一帶平沙堤角。
瞥認潮痕低落。
春來幾見泛蘭橈,沃雪洗花爭濯。
蠻姬諳水性,游泳去浮沉輕約。
滿江燕瘦與環肥,盡是綠蘭紅芍。
瞥認潮痕低落。
春來幾見泛蘭橈,沃雪洗花爭濯。
蠻姬諳水性,游泳去浮沉輕約。
滿江燕瘦與環肥,盡是綠蘭紅芍。
其五 旗山車道(近現代·李繼熙)
嵐氣欲浮山樹。
直達蓬瀛仙路。
仙車時迓玉人來,贏得滿身香霧。
云頭閑佇立,看萬頃煙波無數。
天臺劉阮盡遨游,莫待重來猶與。
直達蓬瀛仙路。
仙車時迓玉人來,贏得滿身香霧。
云頭閑佇立,看萬頃煙波無數。
天臺劉阮盡遨游,莫待重來猶與。
其六 珠嶼濤聲(近現代·李繼熙)
孤島近依危廠。
酷似珠璣圓轉。
隔江咫尺是仙山,一水盈盈分限。
鮫宮三五夜,拖白練怒濤橫卷。
天空海闊自悠悠,肯比洞庭波遠。
酷似珠璣圓轉。
隔江咫尺是仙山,一水盈盈分限。
鮫宮三五夜,拖白練怒濤橫卷。
天空海闊自悠悠,肯比洞庭波遠。
其七 千二層峰(近現代·李繼熙)
屹立沖霄云嶠。
歲歲秋光先到。
重陽時節一登臨,風雨滿城尤妙。
茫茫今古事,休問取俊游多少。
憑高有客獨沾襟,淚眼花光相照。
歲歲秋光先到。
重陽時節一登臨,風雨滿城尤妙。
茫茫今古事,休問取俊游多少。
憑高有客獨沾襟,淚眼花光相照。
其八 極樂梵剎(近現代·李繼熙)
遍覽鶴山山水。
不愧海陬名寺。
禪房花木四時春,誰識個中風味。
浮屠通曲徑,知幾度踏穿游屐。
一聲清磬出云來,到此已忘塵世。
不愧海陬名寺。
禪房花木四時春,誰識個中風味。
浮屠通曲徑,知幾度踏穿游屐。
一聲清磬出云來,到此已忘塵世。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秋日市區作(宋·程俱)
- 秋日席上(宋·范純仁)
- 秋日幽居(清·陳勤)
- 秋日廬山作寄繆天自(明末清初·屈大均)
- 秋日廬陵送杜子野還攝鐘陵糾掾(宋·嚴羽)
- 秋日應詔(隋末唐初·袁朗)
- 秋日應陳周李諸子集紫煙樓聽雨十六韻(明·鄧云霄)
- 秋日庚子答時人(明末清初·盧若騰)
- 秋日度彭蠡湖(明·陳紹文)
- 秋日庵居(宋·釋元肇)
- 秋日庵居(清·王靜淑)
- 秋日康山東歸(宋·呂本中)
- 秋日歸舊山(唐·許棠)
- 秋日歸虎丘懷铦仲剛書記(明·良琦)
- 秋日歸遲(明·郭輔畿)
- 秋日歸里口號(清·朱穎)
- 秋日彭云生先生約訪江樓詩碣(近現代·劉東父)
- 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唐·吳筠)
- 秋日彭貞元郭圣襄陳明良雄楨侄過集限韻(明·蘇球)
- 秋日待家書不至感賦此詩(明·宋登春)
- 秋日徐子靖攜區余諸子過訪溪上(明·李之世)
- 秋日得書(宋·朱淑真)
- 秋日得書(明·余玉馨)
- 秋日得書(明·謝五娘)
- 秋日得何襄武同陳子明見懷之作次韻輒答(明·李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