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 題何雪園先生出處十二圖(清末民國初·馮煦)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憶江南 題何雪園先生出處十二圖(清末民國初·馮煦)
冬學晚,弦誦在南鄰。
快雪蕭蕭偎凍雀,落梅香里證聞根。
何地不程門①。
快雪蕭蕭偎凍雀,落梅香里證聞根。
何地不程門①。
憶江南 其二(清末民國初·馮煦)
芳甸外,游牧憶前塵。
在手一編無覓處,斜陽脈脈草如茵。
阿世笑平津①。
在手一編無覓處,斜陽脈脈草如茵。
阿世笑平津①。
憶江南 其三(清末民國初·馮煦)
平林織,荷斧幾經過。
重向蘄陽山下去,一繩幽徑入云多。
猶唱鐵樵歌①。
重向蘄陽山下去,一繩幽徑入云多。
猶唱鐵樵歌①。
憶江南 其四(清末民國初·馮煦)
寒正峭,曉渡此擔簦。
本是同根枯菀集,相攜來蹋一溪冰。
鶴骨極崚嶒①。
本是同根枯菀集,相攜來蹋一溪冰。
鶴骨極崚嶒①。
憶江南 其五(清末民國初·馮煦)
闌暑后,竟夕走雷聲。
擁鼻微吟秋樹下,一篝冷碧碎于星。
何事更囊螢①。
擁鼻微吟秋樹下,一篝冷碧碎于星。
何事更囊螢①。
憶江南 其六(清末民國初·馮煦)
殘雪夜,樵路去倀倀。
獨荷一囊尋舊跡,飛鴻指爪認微茫。
一曲賦迷陽①。
獨荷一囊尋舊跡,飛鴻指爪認微茫。
一曲賦迷陽①。
憶江南 其七(清末民國初·馮煦)
前路暝,澹月上塵襟。
記得楚辭吟怨句,一篇山鬼重相侵。
惻惻女蘿陰①。
記得楚辭吟怨句,一篇山鬼重相侵。
惻惻女蘿陰①。
憶江南 其八(清末民國初·馮煦)
黑石渡,戍火正凄迷。
鬼雨冥冥山月墮,短衣匹馬又淮西。
孤憤咽征鼙①。
鬼雨冥冥山月墮,短衣匹馬又淮西。
孤憤咽征鼙①。
憶江南 其九(清末民國初·馮煦)
容吏隱,講肆日消磨。
獨自郁姑臺上望,薄云如絮水如羅。
青眼且高歌①。
獨自郁姑臺上望,薄云如絮水如羅。
青眼且高歌①。
憶江南 其十(清末民國初·馮煦)
襄水曲,五載滯儒冠。
匡鼎說詩應共解,侯芭載酒若為歡。
霜色一臺寒①。
匡鼎說詩應共解,侯芭載酒若為歡。
霜色一臺寒①。
憶江南 其一十一(清末民國初·馮煦)
淹藥裹,楚客憺將歸。
一點斜帆和雁遠,離心爭逐片云飛。
有淚上征衣①。
一點斜帆和雁遠,離心爭逐片云飛。
有淚上征衣①。
憶江南 其一十二(清末民國初·馮煦)
塵夢斷,禪榻證無生。
北斗初橫云漠漠,碧天無際鶴裝輕。
吹下步虛聲①。
北斗初橫云漠漠,碧天無際鶴裝輕。
吹下步虛聲①。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賦答錢塘馬先生見貽即次原韻(宋·趙公豫)
- 賦米芾所畫金山圖(宋·李彭)
- 賦米芾海岳庵(宋·翟汝文)
- 賦素軒沭公家牡丹一首和楊彥謐韻(明·郭登)
- 賦素馨花(宋·舒岳祥)
- 賦紅梅(宋·王洋)
- 賦紙被呈王克齋同知(元·陳宜甫)
- 賦練塘卷李御史父(明·嚴嵩)
- 賦終南山用風字韻應詔(隋末唐初·楊師道)
- 賦絕照法師所畜硯屏山水(元·李孝光)
- 賦緋菊(元末明初·藍仁)
- 賦綠珠得車字(明·時太初)
- 賦網巾(元末明初·藍仁)
- 賦羅漢果(宋·張栻)
- 賦羅漢果(宋·林用中)
- 賦罷應征詩登城試眺又作一首(近現代·劉清漳)
- 賦罷(當代·陳永正)
- 賦羊腰腎羹(宋·劉過)
- 賦羲皇上人分韻得風字(宋·鄒浩)
- 賦翁仲(宋·陳郁)
- 賦翟志道家三琴翟年五十九以青陽縣令引年蓋(元末明初·吳克恭)
- 賦翠微(元·顧盟)
- 賦翠濤硯(元末明初·倪瓚)
- 賦老將(宋·釋斯植)
- 賦耐凍青(金末元初·王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