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念奴嬌(宋·朱敦儒)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念奴嬌(宋·朱敦儒)  
見梅驚笑,問經年何處,收香藏白。
似語如愁,卻問我、何苦紅塵久客。
觀里栽桃,仙家種杏,到處成疏隔。
千林無伴,澹然獨傲霜雪。
且與管領春回,孤標爭肯接、雄蜂雌蝶。
豈是無情,知受了、多少凄涼風月。
寄驛人遙,和羹心在,忍使芳塵歇。
東風寂寞,可憐誰為攀折。
   其二(宋·朱敦儒)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
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臺瓊闕。
霧冷笙簫,風輕環佩,玉鎖無人掣。
閑云收盡,海光天影相接。
誰信有藥長生,素娥新煉就、飛霜凝雪。
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絕。
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
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評注
這是一首詠月詞。
開篇「插天翠柳 ,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 ?」以問句起。這份奇麗「月上柳梢頭」的景象恰是躺在柳下「藤床」納涼仰看天宇者才能產生的幻覺 :「翠柳」伸向天空,而「明月」不知不覺便出現了,如同被推上去一樣。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涼意,更會引起美妙的幻想,于是納涼賞月的詞人飄飄然「飛入瑤臺瓊闕 」。「霧冷笙簫 」以下寫詞人憑幻想飛入月宮后所聞、所見及所感。這里霧冷風輕,隱隱可聞「笙簫」,和仙子的「環佩」之聲,大約她們正隨音樂伴奏而飄飄起舞吧。然而「玉鎖」當門而「無人掣 」,說明月宮清靜,不受外界干擾,原本打算尋聲暗問的詞人不覺感到悵然。回顧天空,是「閑云收盡 」,海光與月光交映生輝,煉成一片令人眩惑的景象。
過片 :「誰信有藥長生?」則針對關于月宮的傳說,抒發自己的見解。據說有玉兔搗藥,這藥可以使人延壽的。然而「長生」的念頭,只不過是世俗的妄想。在月中,只有「素娥新煉就」的「飛霜凝雪」而已,并沒有什么長生不老藥。在詞人看來,人間那些「打碎珊瑚」之類的夸豪斗富之舉,遠比不上賞玩月中枝葉扶疏的仙桂來得超凡脫俗 。「打碎珊瑚」出于《世說新語·汰侈》石崇和王愷斗富的故事,這里信手拈來,反襯月中桂樹之可愛,自然愜意。作者通過如此清空的筆墨,勾畫出一個美麗、純潔、沒有貪欲的境界。在這里,他兩袖清風 ,「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 」,感到凡心洗盡,有脫胎換骨之感。然而,這一切不過是月下的夢,盡管美麗動人,卻又無從對證,只能自得于胸懷,不可為俗人說。故結云 :「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深沉的感喟和對塵世的深切厭倦見于言外。
這首詞寫在藤床上神游月宮之趣,其間融入了月的傳說,其境優美清寂,塑造了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似乎有意與充滿烽煙勢焰的人間對立。故前人或謂其為「不食煙火人語」。
   其三(宋·朱敦儒)
晚涼可愛,是黃昏人靜,風生蘋葉。
誰作秋聲穿細柳,初聽寒蟬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徹。
拂開冰簟,小床獨臥明月。
老來應免多情,還因風景好,愁腸重結。
可惜良宵人不見,角枕蘭衾虛設。
宛轉無眠,起來閑步,露草時明滅。
銀河西去,畫樓殘角嗚咽。
評注
這首悼亡詞,寫得深曲婉轉,語淡而情深,是見作者之詞品頗高。
開頭「晚涼可愛」一句領起了上片詞意。經過炎熱的夏天,到了初秋夜晚,有些涼意,頗為喜人「是黃昏人靜,風生蘋葉 。」在夜深人靜之際,習習的涼風吹來,使人郁悶之感全消,就是這個可愛的晚涼之夜,勾引起詞人對往事的回憶 。「風生蘋葉」本于宋玉《風賦 》「夫風生于地 ,起于青蘋之末」的文句。
「誰做秋聲穿細柳?」這個反詰句式,顯出了詞情的波瀾,表現出傾聽的神情,穿過細柳傳入耳鼓的是寒蟬鳴叫的凄切之聲 。「寒蟬凄切」原為柳永著名詞篇《雨霖鈴》的首句,此句斷斷續續的蟬聲,引起了詞人的「凄切」之感,似乎更深切地反映出他蘊蓄在內心深處的悲涼情緒 。「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里香交徹。」是虛寫,重在化用古代詩句抒發情懷。《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末兩句尤切合詞人的境遇,不同的是彼為生離,此為死別。南朝劉宋時期的樂府民歌中有一首是:「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 。」這首詩是用香和爐的密切關系來比喻男女情愛的。此處詞人偏寫沉香猶存,山爐已杳。接著道「拂開冰簟,小床獨臥明月。」「獨臥」一詞里隱含著酸楚,透露出悼亡的詞旨。
過片「老來應免多情,還因風景好,愁腸重結。」先蕩開一筆,說自己已經老了 ,本該不再多情了吧。但詞人身世坎坷,縱不多情,也會多思啊。他原籍洛陽,青年時期,志行高潔,不樂仕進。宋欽宗靖康年間,曾被召至汴京,將任為學官,他推辭說 :「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愿也。」固辭還鄉里(《宋史·文苑傳》)。及金兵攻陷京都,他攜眷屬避亂南下。可以設想,他的夫人和他是患難與共,伉儷情深。他在《昭君怨》一詞里,寫他喪妻以后,「 淚斷愁腸難斷,往事總成幽怨。幽怨幾時休?淚還流 !」又在一首《驀山溪》詞里說:「 鴛鴦散后,供了十年愁;懷舊事,想前歡,忍記丁寧語 !」這些都反映出他們夫婦之間的篤厚感情。而在喪偶以后的幽怨愁思,又是百計難遣 。在這月白風清之夜 ,恐怕更難怎能免除「多情 」了當他一個人孤孤單單臥在冰簟上的時候,他的幽情苦緒汕然而生 :「可惜宵人不見,角枕爛衾虛設 。」他把無限的哀思凝縮在這兩句里,成為全詞的警句,看來似乎無典,實際上是化用《詩經·唐風·葛生 》:「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的詩句,渾然無跡,可以看出他的善于融化古代詩句的才情。「宛轉無眠,起來閑步,露草時明滅。」
從這幾句里,可以看出他心緒不安,想盡力排遣,然而「此情無計可消除 」,他徘徊往復,不覺得玉繩西轉,已近黎明,徘徊愈久,情思愈苦 。「畫樓殘角嗚咽 」,殘角的嗚咽聲,是他所賦予殘角的心聲,與上片的「寒蟬凄切 」遙遙相應。由「凄切」到「嗚咽」,反映出他從黃昏到黎明間哀思的發展。
這首詞通過對秋夜景物的點染,表達出詞人的情意,以景語始,以景語終。同時詞人又巧妙地化用古代詩文,自然貼切,已臻化境。
   其四(宋·朱敦儒)
老來可喜,是歷遍人間,諳知物外。
看透虛空,將恨海愁山,一時挼碎。
免被花迷,不為酒困,到處惺惺地。
飽來覓睡,睡起逢場作戲。
休說古往今來,乃翁心里,沒許多般事。
也不蘄仙不佞佛,不學棲棲孔子。
懶共賢爭,從教他笑,如此只如此。
雜劇打了,戲衫脫與呆底。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