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遠人(宋·晏幾道)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思遠人(宋·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
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
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評注
此詞就「寄書」二字發揮,寫以淚研墨,淚滴紅箋,情愈悲而淚愈多,竟至箋上的紅字褪盡。用夸張的手法表情達意,寫出感情發展的歷程,是此詞藝術上的突出特點。
起首兩句,寫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懷遠,既點明時令、環境,又點染烘托主題。一「晚」字,暗示別離之久,「千里」,點明相隔之遠。兩句交代了時間和空間,給下文留了鋪展的余地。「飛云過盡,歸鴻無信」兩句是客 ;「何處寄書得」一句是主。鴻雁,隨著天際的浮云,自北向南飛去。閨中人遙望渺渺長空,盼望歸鴻帶來游子的音信。「過盡」,已極寫其失望之意了,由于「無信 」,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縱欲寄書也無從寄與。
過片詞意陡轉:彈灑不盡的那兩行珠淚,還當窗滴下來,并滴進了硯臺中,就用它來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開思路。正因無處寄書,更增悲感而彈淚,淚彈不盡,而臨窗滴下,有硯承淚,遂以研墨作書 。故而雖為轉折,卻也順理成章了 。明知書不得寄 ,仍是要寫,一片癡情 ,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語本孟郊《歸信吟 》「淚墨灑為書」一句,而情真意足,寫出小兒女的情態,巧而不纖,較諸「和淚濡墨」的套語自有深淺真偽之別 。「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收語寫閨人此時作書,純是自我遣懷 ,她把自己全部的內心本質力量投進其中,感情也升華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對此,陳匪石《宋詞舉》有一段極為透辟的分析:「‘漸’字極宛轉,卻激切。‘寫到別來、此情深處’,墨中紙上,情與淚粘合為一,不辨何者為淚,何者為情。故不謂箋色之紅因淚而淡,卻謂紅箋之色因情深而無。」無論是淚、墨、紅箋,都融進閨人的深情之中,物與情已渾然一體。
這首詞與小晏慣常的「情溢詞外,未能意蘊其中」這一風格不同 。全詞用筆甚曲 ,下字甚麗,宛轉入微,味深意厚,堪稱小晏詞中別出機杼的異調。
起首兩句,寫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懷遠,既點明時令、環境,又點染烘托主題。一「晚」字,暗示別離之久,「千里」,點明相隔之遠。兩句交代了時間和空間,給下文留了鋪展的余地。「飛云過盡,歸鴻無信」兩句是客 ;「何處寄書得」一句是主。鴻雁,隨著天際的浮云,自北向南飛去。閨中人遙望渺渺長空,盼望歸鴻帶來游子的音信。「過盡」,已極寫其失望之意了,由于「無信 」,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縱欲寄書也無從寄與。
過片詞意陡轉:彈灑不盡的那兩行珠淚,還當窗滴下來,并滴進了硯臺中,就用它來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開思路。正因無處寄書,更增悲感而彈淚,淚彈不盡,而臨窗滴下,有硯承淚,遂以研墨作書 。故而雖為轉折,卻也順理成章了 。明知書不得寄 ,仍是要寫,一片癡情 ,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語本孟郊《歸信吟 》「淚墨灑為書」一句,而情真意足,寫出小兒女的情態,巧而不纖,較諸「和淚濡墨」的套語自有深淺真偽之別 。「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收語寫閨人此時作書,純是自我遣懷 ,她把自己全部的內心本質力量投進其中,感情也升華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對此,陳匪石《宋詞舉》有一段極為透辟的分析:「‘漸’字極宛轉,卻激切。‘寫到別來、此情深處’,墨中紙上,情與淚粘合為一,不辨何者為淚,何者為情。故不謂箋色之紅因淚而淡,卻謂紅箋之色因情深而無。」無論是淚、墨、紅箋,都融進閨人的深情之中,物與情已渾然一體。
這首詞與小晏慣常的「情溢詞外,未能意蘊其中」這一風格不同 。全詞用筆甚曲 ,下字甚麗,宛轉入微,味深意厚,堪稱小晏詞中別出機杼的異調。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讀杜詩(宋·陸游)
- 讀杜詩(宋·陸游)
- 讀杜詩(明·釋函可)
- 讀杜詩(近現代·錢鐘書)
- 讀杜詩(近現代·錢鐘書)
- 讀杜賢良文卷(宋·項安世)
- 讀杜集二首(當代·張文勝)
- 讀杜集(宋·張耒)
- 讀杜集(清·周馨桂)
- 讀杜集(近現代·馮振)
- 讀楊君謙和雪詩次韻寄之(明·邵寶)
- 讀楊大諫理荒疏有感(明·孫繼皋)
- 讀楊太宰詩有感二首(明·馮琦)
- 讀楊妃傳(宋·徐鹿卿)
- 讀楊子云傳(宋·范浚)
- 讀楊子法言(宋·釋智圓)
- 讀楊宮詹與屠太宰論事劄子(明·沈周)
- 讀楊山人詩(宋·文同)
- 讀楊廉夫集(明·聶大年)
- 讀楊忠憫公集(明·盧龍云)
- 讀楊文公集(宋·蘇頌)
- 讀楊文孺傳 忠烈(清·牛燾)
- 讀楊文貞公家世德錄二首(明·林大春)
- 讀楊時秀詩集(明·莊昶)
- 讀楊椒山先生年譜(清·徐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