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妻香祖詩二十首(選七)(近現代·吳虞)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悼亡妻香祖詩二十首(選七)(近現代·吳虞)
押霰韻
押霰韻
君年十五六,事我同筆硯。
頗嫌蕭選賦①,愛讀隱逸傳②。
每于針線馀,問難意不倦③。
廣庭佳卉新,高樹流鶯囀。
攜手惜良辰,曲徑方蹤遍。
閒情歸大雅,美景供清宴。
回憶昔時情,悲來徒輾轉。
頗嫌蕭選賦①,愛讀隱逸傳②。
每于針線馀,問難意不倦③。
廣庭佳卉新,高樹流鶯囀。
攜手惜良辰,曲徑方蹤遍。
閒情歸大雅,美景供清宴。
回憶昔時情,悲來徒輾轉。
其二(近現代·吳虞)
押翰韻
押翰韻
駕言歸繁田,孤兒感家難①。
曾參留苦言,王駿有深嘆。
嗟哉顏黃門,后娶誡非謾。
采萍吟正哀,種蔬園自灌②。
偕君椎髻隱,慰我方寸亂③。
田家風俗古,塵外容樗散。
遁世擬高柔,妻賢堪愛玩。
只今賦招隱,獨往空腸斷。
曾參留苦言,王駿有深嘆。
嗟哉顏黃門,后娶誡非謾。
采萍吟正哀,種蔬園自灌②。
偕君椎髻隱,慰我方寸亂③。
田家風俗古,塵外容樗散。
遁世擬高柔,妻賢堪愛玩。
只今賦招隱,獨往空腸斷。
其三(近現代·吳虞)
押有韻
押有韻
人生能幾何,百年固非久。
明燈照虛室,憶昔子相守。
圖書羅萬卷,整理出親手①。
同觀廢寢食②,談笑矜不朽。
靡惟風雅難,倍覺恩情厚。
亦知去不還,悵望頻搔首。
既痛失賢妻,兼悲喪良友。
悠悠海內名,空令滿身后③。
明燈照虛室,憶昔子相守。
圖書羅萬卷,整理出親手①。
同觀廢寢食②,談笑矜不朽。
靡惟風雅難,倍覺恩情厚。
亦知去不還,悵望頻搔首。
既痛失賢妻,兼悲喪良友。
悠悠海內名,空令滿身后③。
其四(近現代·吳虞)
深山多豺虎,中原多盜賊。
猛虎猶可防,大盜能移國。
人權重宣言,斯理世所識。
自由當保障,固弗限南北。
奈何文奸言,哇聲而紫色。
蕭墻起干戈,萁豆煎不息。
驪山土忽焦,昆池灰盡黑。
幸福竟如斯,會見人相食。
當年苦專制,小民尚能活。
今尊為主人,倉皇棄家室。
流離數百萬,厥罪犯何律。
嗟君欲逃死,古寺忍饑渴①。
癡女夜半啼,忍淚不敢落。
暑濕中羸軀,一病遂到骨。
偉人興正高,志士心彌熱。
誰知破屋中,冤魂暗嗚咽。
猛虎猶可防,大盜能移國。
人權重宣言,斯理世所識。
自由當保障,固弗限南北。
奈何文奸言,哇聲而紫色。
蕭墻起干戈,萁豆煎不息。
驪山土忽焦,昆池灰盡黑。
幸福竟如斯,會見人相食。
當年苦專制,小民尚能活。
今尊為主人,倉皇棄家室。
流離數百萬,厥罪犯何律。
嗟君欲逃死,古寺忍饑渴①。
癡女夜半啼,忍淚不敢落。
暑濕中羸軀,一病遂到骨。
偉人興正高,志士心彌熱。
誰知破屋中,冤魂暗嗚咽。
其五(近現代·吳虞)
押灰韻
押灰韻
送君返故鄉,乃在舊林隈①。
素車行曠野,悲風起黃埃。
昔與君同居,今茲予獨來。
含凄尋履跡,一一生莓苔。
柴門結網絲,壞窗無復開。
喬木郁蒼蒼,啼鳥弄馀哀。
魂兮其有靈,行當共予回。
墳前撫稚女,此恨不可裁。
素車行曠野,悲風起黃埃。
昔與君同居,今茲予獨來。
含凄尋履跡,一一生莓苔。
柴門結網絲,壞窗無復開。
喬木郁蒼蒼,啼鳥弄馀哀。
魂兮其有靈,行當共予回。
墳前撫稚女,此恨不可裁。
其六(近現代·吳虞)
押陽韻
押陽韻
負土六百石,葬君予父旁。
累此丈五墳,松柏漸成行①。
手奠黛花茶,不見君來嘗。
痛哭墓門前,呼天淚淋浪。
他生倘相逢,斯世恨茫茫。
佳人與英雄,千載傳芬芳。
一棺黃泉下,萬事皆悲涼。
再拜別君靈,黯然神自傷。
累此丈五墳,松柏漸成行①。
手奠黛花茶,不見君來嘗。
痛哭墓門前,呼天淚淋浪。
他生倘相逢,斯世恨茫茫。
佳人與英雄,千載傳芬芳。
一棺黃泉下,萬事皆悲涼。
再拜別君靈,黯然神自傷。
其七(近現代·吳虞)
押陽韻
押陽韻
惻惻歸故廬,凄凄入君房。
筆墨陳幾間,華幔自飄揚。
箱篋嫁時物,羅列尚成行。
明鏡掛素壁,無復照晨妝。
當年合歡衾,逶迤覆空床。
處處睹遺跡,安知君已亡。
嬌女牽我衣,呼母索果嘗。
感此傷心人,獨立久彷徨。
筆墨陳幾間,華幔自飄揚。
箱篋嫁時物,羅列尚成行。
明鏡掛素壁,無復照晨妝。
當年合歡衾,逶迤覆空床。
處處睹遺跡,安知君已亡。
嬌女牽我衣,呼母索果嘗。
感此傷心人,獨立久彷徨。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李秀實生日(宋·周必大)
- 李秀峰見示舊游廬山諸詩即用其和紫霞真人游(清末民國初·金武祥)
- 李秀才書屋冬菊花(明·何景明)
- 李秀才以山齋早起詩見贈因次韻和酬(宋·釋智圓)
- 李秀才圃中牡丹(明·何景明)
- 李秀才琴所卷(明·張以寧)
- 李秀才近自涂口遷居新安適枉緘書見寬悲戚因(唐·許渾)
- 李秘校省覲畢卻赴乘氏(宋·宋祁)
- 李程二學士被命教庶吉士唐大夫有作奉柬予次(明·梁儲)
- 李程二生皆國手也同入張公洞視仙人局戲贈一(明·王世貞)
- 李端公(唐·嚴維)
- 李端叔命駕神仙二帖(宋·岳珂)
- 李端叔帖(宋·周行己)
- 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宋·釋德洪)
- 李端叔見寄次韻(宋·秦觀)
- 李端叔誕辰(宋·釋德洪)
- 李端明宅花燭席上賦(宋·梅堯臣)
- 李端甫招至徐氏東園鄉人同坐端甫時有杭州之(明·李舜臣)
- 李竹簡往清江久而不歸因諷以寄(元末明初·郭鈺)
- 李符卿伯承左遷亳州夜同黎秘書惟敬吳侍御約(明·歐大任)
- 李符臺宅暑夜(明·程敏政)
- 李筠庵以錢南園曹劍亭二公遺跡合裝一幅屬題(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
- 李簡之蓮池集句(金·楊庭秀)
- 李簡夫挽詞二首(宋·蘇轍)
- 李簡夫知易用其父韻見貽且示和陶一編并和二(宋·孫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