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愁(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愁(唐·杜甫)
  押庚韻  
題注:強戲為吳體。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
評注
《蔡寬夫詩話》
文章變態固亡窮盡,然高下工拙亦各系其人才。子美以「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為吳體,以「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為俳諧體,……雖若為戲,然不害其格力。
《杜臆》
愁起于心,真有一段郁戾不平之氣,而因以拗語發之。公之拗體大都如是。此詩前四句是愁,后四句是所以愁。
《唐詩歸》
鐘云:字字性情(首句下),譚云:人只畏其險耳,「泠泠非世情」,別自有心眼對之(「巫峽泠泠」句下)。鐘云:深于觀物,心目靜甚(「盤渦鷺浴」二句下)。
《瀛奎律髓匯評》
紀昀:此詩殊無可采。何義門:言草又生而不得歸也。三、四言樂子之無知。紀昀:此四首(按指此及《晝夢》、《暮歸》、《早秋苦熱堆案相仍》)皆「吳體」,全不入律,與前首用拗法者不同。
《圍爐詩話》
「盤渦浴鷺底心性」,王建詩之祖也。
《讀杜心解》
客阻言愁之作。「日日」而長者,既忌其形我憔悴;「泠泠」而淡者,又惱其對我寂寞:愁人聽觸,無一而可,故于「鷺浴」、「花發」皆怪之。
《增訂唐詩摘鈔》
此因不得歸秦,沉憂莫寫,無端對物生憎,皆是愁人實歷之境。草生花發,水流鷺浴,皆喚愁之具。下三句,特變文言之耳。愁從中來,非物之故,則亦強戲言之而已。皮、陸集中,亦有吳體詩。乃當時俚俗為此體耳,詩流不屑效之。杜公篇什既眾,時出變調,凡集中拗律,皆屬此體,偶發例于此,曰「戲」者,明其非正律也。
《退庵隨筆》
七律有全首不入律者,謂之吳體,與拗體詩不同。方虛谷《瀛奎律髓》合之「拗字類」中,非也。如杜少陵之《題省中院壁》、《愁》……諸詩皆是。其訣在每對句第五字以平聲救轉,故雖拗而音節仍諧。宋人黃山谷以下多效為之。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