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板漢歌(明·德清)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擔板漢歌(有引)(明·德清)
徑山法窟,自大慧中興臨濟之道,相續慧命,代不乏人。近來禪門寥落,絕響久矣。頃一時參究之士坐滿山中,至有一念瞥地,當體現前得大自在者。惜乎坐在潔白地上,不肯放舍,以為奇特,不知返成法礙也。教中名為所知障,所以古云直饒做到如寒潭皎月,靜夜鐘聲,隨叩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所謂「荊棘林中下腳易,夜明簾外轉身難」,名抱守桿頭靜沉死水尚不許坐住。況有未到瞥地,偶得電光三昧,便以為得弄識神影子者乎?此參禪得少為足,古今之通病也。恐落世諦流布,疑誤多人,因有請益者,乃笑為《擔板漢歌》以示之。歌曰:
擔板漢,擔板漢,如何被他苦相賺。
只圖肩頭輕,不顧腳跟絆。
縱饒擔到未生前,早已被他遮一半。
這片板,項上枷,渾身骨肉都屬他。
若不快便早拋卻,百千萬劫真冤家。
行也累,坐也累,明明障礙何不會?
只為當初錯認真,清門凈戶生妖魅。
開眼見,閉眼見,白日太虛生閃電。
乾闥婆城影現空,癡兒認作天宮殿。
要得輕,須放下,臭死蝦蟆爭甚價。
烏豆將來換眼睛,魚目應須辨真假。
有條路,最好行,坦坦蕩蕩如天平。
但不留連傍花柳,管取他年入帝京。
舍身命,如大地,牛馬駝驢不須避。
果能一擲過須彌,劍樹刀山如兒戲。
若愛他,被他害,累贅多因費管帶。
一朝打破琉璃瓶,大地山河都粉碎。
我勸君,不必擔,髑髏有汁當下乾。
分身散影百千億,從今不入死生關。
只圖肩頭輕,不顧腳跟絆。
縱饒擔到未生前,早已被他遮一半。
這片板,項上枷,渾身骨肉都屬他。
若不快便早拋卻,百千萬劫真冤家。
行也累,坐也累,明明障礙何不會?
只為當初錯認真,清門凈戶生妖魅。
開眼見,閉眼見,白日太虛生閃電。
乾闥婆城影現空,癡兒認作天宮殿。
要得輕,須放下,臭死蝦蟆爭甚價。
烏豆將來換眼睛,魚目應須辨真假。
有條路,最好行,坦坦蕩蕩如天平。
但不留連傍花柳,管取他年入帝京。
舍身命,如大地,牛馬駝驢不須避。
果能一擲過須彌,劍樹刀山如兒戲。
若愛他,被他害,累贅多因費管帶。
一朝打破琉璃瓶,大地山河都粉碎。
我勸君,不必擔,髑髏有汁當下乾。
分身散影百千億,從今不入死生關。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金縷曲 贈陶景明畫師(當代·何永沂)
- 金縷曲 走意一章(近現代·汪精衛)
- 金縷曲 走視紫萸墓作(清末近現代初·陳方恪)
- 金縷曲 辛亥除夕感懷(清·趙我佩)
- 金縷曲 辛峰至自汴梁,出示所作和稼軒詞(清·王鵬運)
- 金縷曲 辛巳重陽聞雁,寄滇蜀故人(近現代·夏承燾)
- 金縷曲 辛未冬暮龍潭湖吊袁崇煥,和孔凡翁(當代·王蟄堪)
- 金縷曲 辛未秋夜感懷(清·黃鈞宰)
- 金縷曲 過梅村橋,哀大壯,六疊罅韻(清末近現代初·汪東)
- 金縷曲 連句和贈叔由(清末民國初·程頌萬)
- 金縷曲 述懷(清·熊璉)
- 金縷曲 送五峰歸九江(宋末元初·劉辰翁)
- 金縷曲 送余挺生大令筠之樂清任(清末民國初·洪炳文)
- 金縷曲 送劉傳中弟赴英國留學(近現代·王陸一)
- 金縷曲 送別(近現代·吳嘉謨)
- 金縷曲 送友人南歸(當代·蔡淑萍)
- 金縷曲 送友人至三磐防次(近現代·王季思)
- 金縷曲 送外(清·屈蕙纕)
- 金縷曲 送外(清·袁綬)
- 金縷曲 送孟龍從弟北行(清末近現代初·楊圻)
- 金縷曲 送屏山姊扶柩旋里(清·顧太清)
- 金縷曲 送德昌(元·張之翰)
- 金縷曲 送春(清·宗婉)
- 金縷曲 送朱文盎歸鴛湖(清·龔翔麟)
- 金縷曲 送李湘芷大弟就婚蔣氏,吉期上元后(清·楊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