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擬古十二首(唐·李白)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擬古十二首(唐·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一作白如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遠客。
客似秋葉飛,飄飖不言歸。
別后羅帶長,愁寬去時衣。
乘月托宵夢,因之寄金徽。
   其二(唐·李白)
  押陽韻
高樓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墮,當窗懸清光。
遙夜一美人,羅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彈作陌上桑。
弦聲何激烈,風捲繞飛梁。
行人皆躑躅,棲鳥起回翔。
但寫妾意苦,莫辭此曲傷。
愿逢同心者,飛作紫鴛鴦。
   其三(唐·李白)
  押真韻
引用典故:系日 
長繩難系日,自古共悲辛。
黃金高北斗,不惜買陽春。
石火無留光,還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夢,后來我誰身。
提壺莫辭貧,取酒會四鄰。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評注
《李杜詩選》
梅禹金曰:是達生語,錢奴可憐。
《唐詩援》
「即事如好夢,后來我誰身」,與子美「萬古一骸骨,鄰家遞歌哭」,俱是見道之言,非流俗而知。
《唐宋詩醇》
「后來我誰身」,鑄為奇句,巧不累理。
《李太白詩醇》
嚴云:常情必謂世人如石火,令反以石火為如世人,更可思。嚴滄浪曰:「即事」二句,道人之識,達人之言。末句云:「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白至此始悟,翻下一級,轉入醉鄉。
   其四(唐·李白)
  押真韻
清都綠玉樹,灼爍瑤臺春。
攀花弄秀色,遠贈天仙人。
香風送紫蕊,直到扶桑津。
取掇世上艷,所貴心之珍。
相思傳一笑,聊欲示情親。
   其五(唐·李白)
  押魚韻
引用典故:涸轍魚 二疏 
今日風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風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吹簫舞彩鳳,酌醴鲙神魚。
千金買一醉,取樂不求馀。
達士遺天地,東門有二疏。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無事坐悲苦,塊然涸轍(一作鮒)魚。
   其六(唐·李白)
  押陽韻
運速天地閉,胡風結飛霜。
百草死冬月,六龍頹西荒。
太白出東方,彗星揚精光。
鴛鴦非越鳥,何為眷南翔。
惟昔鷹將犬,今為侯與王。
得水成蛟龍,爭池奪鳳凰。
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揚。
評注
《唐詩品匯》
蕭云:此篇似是諷永王璘不從,知王不足與有為而作。
《李太白全集》
王琦注:此詩其作于流夜郎之前耶?……「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揚」,傷己無人薦達,如彼天星之中北斗,雖有斗名,而不可用之以酌酒,南箕雖有箕名,而不可用之以簸揚米谷。徒有高才不為人用,其自悲之意深矣。
《李太白詩醇》
「惟晉」四句,如為我今日設者,使人失笑。一結,奇想奇語。
   其七(唐·李白)
  押藥韻
引用典故:麟閣 
世路今太行,回車竟何托。
萬族皆凋枯,遂無少可樂。
曠野多白骨,幽魂共銷鑠。
榮貴當及時,春華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長璀錯。
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
   其八(唐·李白)
  押皓韻
月色不可掃,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螢飛百草。
日月終銷毀,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見此樹老。
金丹寧誤俗,昧者難精討。
爾非千歲翁,多恨去世早。
飲酒入玉壺,藏身以為寶。
評注
《唐詩品匯》
劉云:其初未有此意,肆言及此,達之又達。蕭云:此篇是反古詩「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蓋白之素志,欲學神仙,猶反《騷》云。
《唐詩別裁》
存天地終歸枯槁,況乎人生,正當及時行樂。
《唐宋詩醇》
起句妙語天然,不由思索而得。
《李太白詩醇》
嚴云:興、情皆從《三百篇》來,直是無可奈何。又云:草化螢,乃云「飛百草」,靈變之極。又云:五、六句,見大。嚴滄浪曰:一結用費長房事,乃入渾冥。
   其九(唐·李白)
  押真韻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
前后更嘆息,浮榮安足珍。
評注
《唐詩鑒賞辭典》
李白曾一度熱衷于追求功名,希望「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擬古其七》)。然而經過「賜金放還」、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榮華富貴的虛幻,有時不免流露出一種人生易逝的感傷情緒:「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活著的人象匆匆來去的過路行人,死去的人仿佛是投向歸宿之地、一去不返的歸客。天地猶如一所迎送過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此同聲悲嘆!那么,天上仙界和地下冥府又如何呢?「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古代神話傳說,后羿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藥,他的妻子嫦娥把藥偷吃了,就飛入月宮;月宮里只有白兔為她搗藥,嫦娥雖獲長生,但過著寂寞孤獨的生活,又有什么歡樂可言呢?扶桑,相傳是東海上的參天神樹,太陽就從那里升起,如今也變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陰森凄寂,無聲無息,再也不能體會生前的毀譽榮辱了。蒼翠的松樹自生自榮,無知無覺,又豈能感受陽春的溫暖?所謂「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這不過是「萬物興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罷了。詩人縱觀上下,浮想聯翩,感到宇宙間的一切都在倏忽變化,并沒有什么永恒的榮華富貴。「前后更嘆息,浮榮何足珍?」結尾以警策之言收束了全篇。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時榮華實在不足珍惜!《古詩十九首》的某些篇章在感嘆人生短促之后,往往流露出一種及時行樂,縱情享受的頹廢情緒。李白在這首詩里雖也同樣嘆息人生短暫,卻沒有宣揚消極頹喪的思想,反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榮的虛幻。這是詩人對自己坎坷一生的總結,是有豐富內容的。
這首《擬古》詩的想象力特別新穎、詭譎,有如天馬行空,縱意馳騁,在藝術表現上好比鬼斧神工,匠心獨具。如月兔搗不死藥本來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搗藥」句中,詩人卻著一「空」字,一反神話原有的動人內容,這就給人以新鮮奇異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圍的神樹,詩人卻想象為「扶桑已成薪」,一掃傳統的瑰瑋形象,可謂異軍突起,出奇制勝。再如,陽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蒼綠的樹木,這本來是春季生機勃勃的景象。在詩人的想象里竟是「青松豈知春」。這種藝術構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給人以特別深刻的印象,富有創新的藝術魅力。
(何國治)
   其十(唐·李白)
引用典故:桃源 
仙人騎彩鳳,昨下閬風岑。
海水三清淺,桃源一見尋。
遺我綠玉杯,兼之紫瓊琴。
杯以傾美酒,琴以閑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論珠與金。
琴彈松里風,杯勸天上月。
風月長相知,世人何倏忽。
   其一十一(唐·李白)
  押先韻
涉江弄秋水,愛此荷花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綵云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由見,悵望涼風前
評注
《唐宋詩醇》
蕭士赟曰:喻賢者慕君,始得位而害之者至,欲有獻而為讒所間也。辭微意顯,怨而不誹。
《網師園唐詩箋》
秀色鮮倫(「攀荷」二句下)。
《李太白詩醇》
嚴云:只須起四句,成古樂府。
以下總評
《唐詩箋要》
前輩謂太白《擬古》文詞清麗,從鮑、謝來,非《十九首》風格,良然。
《唐宋詩醇》
漢代五言,里辭多質直,然如《十九首》之類,各具機杼,變化不測。非盡尤作用者也。陸機、江淹《擬古》,善矣,論者謂如搏猛虎、捉生龍,急與之較而力不暇,誠為氣格悉敵。白之諸作,體雖仿古,意仍自運,其才無所不有,故辭意出入魏晉,而大致直媲西京,正不必拘拘句比字擬以求之。又,其辭多有寄托,當以意會,更不必處處牽合,如舊注所云也。
   其一十二(唐·李白)
引用典故:化石 
去去復去去,辭君還憶君。
漢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難稱意,豈得長為群。
越燕喜海日,燕鴻思朔云。
別久容華晚,瑯玕不能飯。
日落知天昏,夢長覺道遠。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