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府 井底引銀瓶 止淫奔也(唐·白居易)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新樂府 井底引銀瓶 止淫奔也(唐·白居易)
引用典故:蟬鬢 遠山色 井瓶身誤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
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后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一作倚)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
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闇合雙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
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
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
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
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
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
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后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一作倚)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
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闇合雙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
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
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
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
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
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評注
《升庵詩話》:
杜子美詩「不嫁惜娉婷」,此句有妙理,讀者忽之耳。陳后山衍之曰:「當年不嫁惜娉婷,傅粉施朱學后生。不惜卷簾通一顧,怕君著眼未分明。」深得其解矣。蓋士之仕也,猶女之嫁也;士不可輕于從仕,女不可輕于許人也。……白樂天詩:「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亦子美之意乎?
《元白詩箋證稿》:樂天《新樂府》與《秦中吟》之所詠,皆貞元、元和間政治社會之現相。此篇以「止淫奔」為主旨,篇末以告誡癡小女子為言,則其時風俗男女關系與之相涉可知。此不須博考旁求,元微之《鶯鶯傳》即足為最佳之例證。蓋其所述者,為貞元間事,與此篇所諷刺者時間至近也。……夫始亂終棄,乃當時社會男女間習見之現相。樂天之賦此篇,豈亦微之《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序》所謂「病時之尤急者」耶?
《全唐詩佳句賞析》: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
《井底引銀瓶》是《新樂府》五十首中的一首。唐代,淫奔之風甚盛,男女關系頗亂,白居易對此深為憂慮和不滿。他以「井底引銀瓶」為喻,以「止淫奔」為旨,寫了這首詩。告誡那些一見鐘情(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暗合淫奔(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環逐君去)、有家不能歸(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的紅顏少女,這種關系如井底引銀瓶那樣易碎易折。這兩句是女對男說,只因得到你短暫的恩愛,誤了我一生的幸福。語含無限悔恨和憤怨。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井底引銀瓶》是《新樂府》五十首中的一首。唐代,淫奔之風甚盛,男女關系頗亂,白居易對此深為憂慮和不滿。他以「井底引銀瓶」為喻,以「止淫奔」為旨,寫了這首詩。告誡那些一見鐘情(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暗合淫奔(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環逐君去)、有家不能歸(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的紅顏少女,這種關系如井底引銀瓶那樣易碎易折。這兩句是女對男說,只因得到你短暫的恩愛,誤了我一生的幸福。語含無限悔恨和憤怨。
〔1〕絕:斷。
〔2〕嬋娟:女子美好貌。秋蟬翼:女子的一種發式,見盧照鄰《長安古意》注。宛轉:此指眉毛細長彎曲的樣子。
〔3〕弄青眉:少女的一種游戲。見李白《長干行》注。
〔4〕知君即斷腸:知道對忘不了自己。斷腸:形容思念極深。
〔5〕暗合雙鬟:古時女子成婚后將原先雙鬟發式梳在一起成單鬟發式。此言暗合即指私奔。
〔6〕大人:唐人稱父母為大人。
〔7〕聘:指所謂的明媒正娶。奉 蘩;頻蘩,是古代家祭祀時的兩種祭物。依禮制需由家里正妻持之。妾則不可。
〔8〕潛來:暗中偷偷地過來。
〔9〕百年身:終身。一輩子。
〔10〕癡小:癡情天直而不成熟。
【簡析】本詩表現了一私奔女子的悲哀。它在題材上與古樂府中的棄婦詩類同,但其風格與情調與傳統之作多有不同。從內容上看,本篇所表現的生活現象明顯帶有中唐都市生活的色彩,女子能有這樣的機會與男子交往并能私奔,這在當時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現,這是唐人都市生活中特有的一個現象。都市的商業生活給青年男女的交往帶來了一定自由,但傳統的禮教觀念卻扼殺了他們追求幸福的權利,并制造了一些悲劇,而在這一悲劇中女子更是一個更大有受害者。詩人取材典型,對扼殺人性的禮教提出了批判。對不幸的女子表示了同情。其中對禮與情之間矛盾的表現體現了中唐士人的思想個性。其次在藝術表現上詩人也體現了中唐文人的敘事藝術的水平,詩人以女子之口敘述他們相識、私奔以及產生矛盾的整個過程,情節完整生動,極具戲劇性。詩人著重交代矛盾的原因,細致描寫女子被棄后的心理, 突出故事的悲劇性與抒情性。
〔2〕嬋娟:女子美好貌。秋蟬翼:女子的一種發式,見盧照鄰《長安古意》注。宛轉:此指眉毛細長彎曲的樣子。
〔3〕弄青眉:少女的一種游戲。見李白《長干行》注。
〔4〕知君即斷腸:知道對忘不了自己。斷腸:形容思念極深。
〔5〕暗合雙鬟:古時女子成婚后將原先雙鬟發式梳在一起成單鬟發式。此言暗合即指私奔。
〔6〕大人:唐人稱父母為大人。
〔7〕聘:指所謂的明媒正娶。奉 蘩;頻蘩,是古代家祭祀時的兩種祭物。依禮制需由家里正妻持之。妾則不可。
〔8〕潛來:暗中偷偷地過來。
〔9〕百年身:終身。一輩子。
〔10〕癡小:癡情天直而不成熟。
【簡析】本詩表現了一私奔女子的悲哀。它在題材上與古樂府中的棄婦詩類同,但其風格與情調與傳統之作多有不同。從內容上看,本篇所表現的生活現象明顯帶有中唐都市生活的色彩,女子能有這樣的機會與男子交往并能私奔,這在當時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現,這是唐人都市生活中特有的一個現象。都市的商業生活給青年男女的交往帶來了一定自由,但傳統的禮教觀念卻扼殺了他們追求幸福的權利,并制造了一些悲劇,而在這一悲劇中女子更是一個更大有受害者。詩人取材典型,對扼殺人性的禮教提出了批判。對不幸的女子表示了同情。其中對禮與情之間矛盾的表現體現了中唐士人的思想個性。其次在藝術表現上詩人也體現了中唐文人的敘事藝術的水平,詩人以女子之口敘述他們相識、私奔以及產生矛盾的整個過程,情節完整生動,極具戲劇性。詩人著重交代矛盾的原因,細致描寫女子被棄后的心理, 突出故事的悲劇性與抒情性。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關祠(明·顧璘)
- 關索嶺(明·何景明)
- 關索嶺(明·黃衷)
- 關索嶺(清·吳銘道)
- 關索廟(明·楊慎)
- 關索廟(明·黃衷)
- 關羽瀨(明·唐胄)
- 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唐·郎士元)
- 關西書院落成示諸生(清·方正瑗)
- 關西雜詠(明·程誥)
- 關西行(宋·劉攽)
- 關西道士求賦雪巢(元·吳當)
- 關西驛亭即事(唐·吳融)
- 關試前送進士姚潛下第歸南陽(唐·曹鄴)
- 關試后嘉會里聞蟬感懷呈主司(唐·顧非熊)
- 關試后筵上別同人(唐·杜荀鶴)
-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宋·蘇舜欽)
- 關鎖嶺(清·蔡琬)
- 關門小泊(清末民國初·林朝崧)
- 關門曉發(明·徐熥)
- 關門望華山(唐·劉長卿)
- 關門柳(唐·李商隱)
- 關門(明·何景明)
- 關門(明·李之世)
- 關門(近現代·范天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