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府 太行路 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唐·白居易)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新樂府 太行路 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唐·白居易)
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一作君)心是坦途。
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一作君)心是安流。
人(一作君)心好惡苦不常,好生毛羽惡生(一作成)瘡。
與君結發未五載,豈期牛女為參商。
古稱色衰相棄背,當時美人猶怨悔。
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
為君熏衣裳,君聞蘭麝不馨香。
為君盛(一作事)容飾,君看金(一作珠)翠無顏色。
行路難,難重陳。
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
行路難,難于山,險于水。
不獨人間(一作家)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一作心)反覆間。
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一作君)心是安流。
人(一作君)心好惡苦不常,好生毛羽惡生(一作成)瘡。
與君結發未五載,豈期牛女為參商。
古稱色衰相棄背,當時美人猶怨悔。
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
為君熏衣裳,君聞蘭麝不馨香。
為君盛(一作事)容飾,君看金(一作珠)翠無顏色。
行路難,難重陳。
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
行路難,難于山,險于水。
不獨人間(一作家)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一作心)反覆間。
評注
《唐詩快》:
此等詩可謂極顯淺矣。然一字一句,何非名理?即不作詩觀,亦當作格言觀。
《元白詩箋證稿》:楊炎以文學器用,竇參以吏識強干,俱為德宗所寵任,擢登相位,而并于罷相后不旋踵之間,遂遭賜死,此誠可致慨者也。……劉晏為代宗朝舊相,最有賢名,而德宗以疑似殺之,斯為失政之尤。此當時后世所以咸致冤痛也。……韋執誼流貶于憲宗即位之年,距樂天作詩之時甚近。樂天始終同情于牛僧孺,而牛僧孺曾受韋執誼之知獎。復考《白氏長慶集》二七有《為人上宰相書》一篇,據其中所言此宰相拜相之日,知必為執誼無疑。然則執誼雖未賜死,但其進退榮辱,易致樂天之感觸,自甚明也。樂天此篇之作,或竟為近慨崖州之沉淪,追刺德宗之猜刻,遂取以諷諫元和天子耶?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寄題詮律師院(唐·貫休)
- 寄題謝昌國尚書桂山堂(宋·周必大)
- 寄題謝景思藥寮仍用其韻(宋·王之望)
- 寄題謝頌臣先生生壙(清·賴紹堯)
- 寄題譚桐舫俯淮閣(清·朱雘)
- 寄題譚氏需亭(宋·沈遼)
- 寄題象耳寺(宋·田錫)
- 寄題貞白王孫赤霞館(明·于慎行)
- 寄題貫時軒詩(宋·洪芻)
- 寄題賀州甑山亭(宋·郭祥正)
- 寄題貽厥堂(明·楊士奇)
- 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宋·梅堯臣)
- 寄題贛江亭(宋·范成大)
- 寄題贛簿彭南夫讀書樓二絕(宋·周必大)
- 寄題趙承事戲綵堂(宋·蘇轍)
- 寄題趙丞相獨往亭詩(宋·林季仲)
- 寄題趙丞相獨往亭(宋·張嵲)
- 寄題趙仁父兩山堂(宋·徐僑)
- 寄題趙侯澄碧軒(宋·秦觀)
- 寄題趙化州清白亭(宋·胡寅)
- 寄題趙十四知縣聽雨堂(宋·薛師石)
- 寄題趙叔平嘉樹亭(宋·蘇舜欽)
- 寄題趙叔才秀芝堂(宋·范浚)
- 寄題趙寬之主簿慈順堂(宋·陸游)
- 寄題趙尉若鈺蘭所六言四首(宋·劉克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