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古題序 捉捕歌(唐·元稹)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樂府古題序(丁酉) 捉捕歌(唐·元稹)
押遇韻
押遇韻
樂府古題序(案:丁酉。):詩訖于周,離騷訖于楚,是后詩之流為二十四名,賦、頌、銘、贊、文、誄、箴、詩、行、詠、吟、題、怨、嘆、章、篇、操、引、謠、謳、歌、曲、詞、調,皆詩人六義之馀。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于郊祭、軍賓、吉兇、苦樂之際。在音聲者,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度。而又別其在琴瑟者為操引,采民氓者為謳謠,備曲度者,總得謂之歌曲詞調,皆斯由樂以定詞,非選調以配樂也。由詩而下九名,皆屬事而作,雖題號不同,而悉謂之為詩可也。后之審樂者,往往采取其詞,度為歌曲,蓋選詞以配樂,非由樂以定詞也。而纂撰者,由詩而下十七名,盡灌為樂錄、樂府等題,除鐃吹、橫吹、郊祀、清商等詞在樂志者,其馀木蘭、仲卿、四愁、七哀之輩,亦未必盡播于管弦明矣。后之文人,達樂者少,不復如是配別,但遇興紀題,往往兼以句讀短長,為歌詩之異。劉補闕之樂府,肇于漢魏。按仲尼學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齊犢沐作雉朝飛,衛女作思歸引,則不于漢魏而后始,亦以明矣。況自風雅至于樂流,莫非諷興當時之事,以貽后代之人,沿襲古題,唱和重復,于文或有短長,于義咸為贅剩,尚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猶有詩人引古以諷之義焉,曹、劉、沈、鮑之徒時得如此,亦復稀少。近代唯詩人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車、麗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復倚傍。余少時與友人樂天、李公垂輩,謂是為當,遂不復擬賦古題。昨梁州見進士劉猛、李馀,各賦古樂府詩數十首,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余因選而和之。其有雖用古題,全無古義者。若出門行不言離別、將進酒特書列女之類是也,其或頗同古義。全創新詞者,則由家止述軍輸、捉捕詞先螻蟻之類是也。劉李二子方將極意于斯文,因為粗明古今歌詩同異之音焉。
捉捕復捉捕,莫捉狐與兔。
狐兔藏窟穴,豺狼妨道路。
道路非不妨,最憂螻蟻聚。
豺狼不陷阱,螻蟻潛幽蠹。
切切主人窗,主人輕細故。
延緣蝕櫨,漸入棟梁柱。
梁棟盡空虛,攻穿痕不露。
主人坦然意,晝夜安寢寤。
網羅布參差,鷹犬走回互。
盡力窮窟穴,無心自還顧。
客來歌捉捕,歌竟淚如雨。
豈是惜狐兔,畏君先后誤。
愿君埽梁棟,莫遣螻蟻附。
次及清道涂,盡滅豺狼步。
主人堂上坐,行客門前度。
然后巡野田,遍張畋獵具。
外無梟獍援,內有熊羆驅。
狡兔掘荒榛,妖狐熏古墓。
用力不足多,得禽自無數。
畏君聽未詳,聽客有明喻。
蟣虱誰不輕,鯨鯢誰不惡。
在海尚幽遐,在懷交穢污。
歌此勸主人,主人那不悟。
不悟還更歌(一作多),誰能恐違忤。
狐兔藏窟穴,豺狼妨道路。
道路非不妨,最憂螻蟻聚。
豺狼不陷阱,螻蟻潛幽蠹。
切切主人窗,主人輕細故。
延緣蝕櫨,漸入棟梁柱。
梁棟盡空虛,攻穿痕不露。
主人坦然意,晝夜安寢寤。
網羅布參差,鷹犬走回互。
盡力窮窟穴,無心自還顧。
客來歌捉捕,歌竟淚如雨。
豈是惜狐兔,畏君先后誤。
愿君埽梁棟,莫遣螻蟻附。
次及清道涂,盡滅豺狼步。
主人堂上坐,行客門前度。
然后巡野田,遍張畋獵具。
外無梟獍援,內有熊羆驅。
狡兔掘荒榛,妖狐熏古墓。
用力不足多,得禽自無數。
畏君聽未詳,聽客有明喻。
蟣虱誰不輕,鯨鯢誰不惡。
在海尚幽遐,在懷交穢污。
歌此勸主人,主人那不悟。
不悟還更歌(一作多),誰能恐違忤。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將至襄陵二首(宋·葛勝仲)
- 將至西山留別桂林諸友(清末民國初·巨贊)
- 將至豫章(宋·趙蕃)
- 將至貴陽喜竹溪再會憑軾有賦(明·黃衷)
- 將至辰山寄勿庵子(清·葉方靄)
- 將至辰州走筆寄在伯教授二首(宋·趙蕃)
- 將至道州寄李使君(唐·戴叔倫)
- 將至鄔子舟中作(明·邵寶)
- 將至鄔子(宋·趙蕃)
- 將至郡城(宋·汪藻)
- 將至都下(宋·張耒)
- 將至鄜州(宋·晁說之)
- 將至酂城和德麟韻(宋·李廌)
- 將至醴陵(宋·楊萬里)
- 將至采石守風夜眺見江流四擁一纜悠然不禁煙(明·郭之奇)
- 將至采石磯飄風驟發收舟不及泛泛江中者移時(明·郭之奇)
- 將至金陵先寄獻劉留守(宋·陸游)
- 將至金陵視散原先生車過鎮江觀落日作(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
- 將至金陵謁曾子開侍郎(宋·郭祥正)
- 將至錢塘先寄施侍郎(宋·沈遘)
- 將至長沙預柬謝亨二明府兄(明·符錫)
- 將至隴城縣(宋·文同)
- 將至青州(宋·孔平仲)
- 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唐·韓愈)
- 將至韶州沿江一帶石壁奇甚(清·江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