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古題序 苦樂相倚曲(唐·元稹)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樂府古題序(丁酉) 苦樂相倚曲(唐·元稹)
樂府古題序(案:丁酉。):詩訖于周,離騷訖于楚,是后詩之流為二十四名,賦、頌、銘、贊、文、誄、箴、詩、行、詠、吟、題、怨、嘆、章、篇、操、引、謠、謳、歌、曲、詞、調,皆詩人六義之馀。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于郊祭、軍賓、吉兇、苦樂之際。在音聲者,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度。而又別其在琴瑟者為操引,采民氓者為謳謠,備曲度者,總得謂之歌曲詞調,皆斯由樂以定詞,非選調以配樂也。由詩而下九名,皆屬事而作,雖題號不同,而悉謂之為詩可也。后之審樂者,往往采取其詞,度為歌曲,蓋選詞以配樂,非由樂以定詞也。而纂撰者,由詩而下十七名,盡灌為樂錄、樂府等題,除鐃吹、橫吹、郊祀、清商等詞在樂志者,其馀木蘭、仲卿、四愁、七哀之輩,亦未必盡播于管弦明矣。后之文人,達樂者少,不復如是配別,但遇興紀題,往往兼以句讀短長,為歌詩之異。劉補闕之樂府,肇于漢魏。按仲尼學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齊犢沐作雉朝飛,衛女作思歸引,則不于漢魏而后始,亦以明矣。況自風雅至于樂流,莫非諷興當時之事,以貽后代之人,沿襲古題,唱和重復,于文或有短長,于義咸為贅剩,尚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猶有詩人引古以諷之義焉,曹、劉、沈、鮑之徒時得如此,亦復稀少。近代唯詩人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車、麗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復倚傍。余少時與友人樂天、李公垂輩,謂是為當,遂不復擬賦古題。昨梁州見進士劉猛、李馀,各賦古樂府詩數十首,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余因選而和之。其有雖用古題,全無古義者。若出門行不言離別、將進酒特書列女之類是也,其或頗同古義。全創新詞者,則由家止述軍輸、捉捕詞先螻蟻之類是也。劉李二子方將極意于斯文,因為粗明古今歌詩同異之音焉。
引用典故:金屋
古來苦樂之相倚,近于掌上之十指。
君心半夜猜恨生,荊棘滿懷天未明。
漢成(一作皇)眼瞥飛燕時,可憐班女恩已衰。
未有因由相決絕,猶得半年佯暖熱。
轉將深意諭旁人,緝綴瑕疵遣潛說。
一朝詔下辭金屋,班姬自痛何倉卒。
呼天撫(一作俯)地將自明,不悟尋時暗(一作已)銷骨。
白首宮(一作官)人前再拜,愿將日月相輝(一作揮)解。
苦樂相尋晝夜間,燈光那有(一作得)天明在。
主今被奪心應苦,妾奪深恩初為主。
欲知妾意恨主時,主今為妾思量取。
班姬收淚抱妾身,我曾排擯無限人。
君心半夜猜恨生,荊棘滿懷天未明。
漢成(一作皇)眼瞥飛燕時,可憐班女恩已衰。
未有因由相決絕,猶得半年佯暖熱。
轉將深意諭旁人,緝綴瑕疵遣潛說。
一朝詔下辭金屋,班姬自痛何倉卒。
呼天撫(一作俯)地將自明,不悟尋時暗(一作已)銷骨。
白首宮(一作官)人前再拜,愿將日月相輝(一作揮)解。
苦樂相尋晝夜間,燈光那有(一作得)天明在。
主今被奪心應苦,妾奪深恩初為主。
欲知妾意恨主時,主今為妾思量取。
班姬收淚抱妾身,我曾排擯無限人。
評注
《唐詩歸》:
譚云:深于涉世,乃能寫得如此刻骨,君臣朋友之間誦此惕然。鐘云:世路平陂,人情倚尤,天道報應,借題發意。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唐汝詢曰:人情之險,寫得透徹,但不當以班姬作話柄。此姬謙退,決不排擯人者,泉下有知,必然撫心。
《唐詩快》:可謂能近取譬(「近于掌上」句下)。可憐(「猶得半年」句下)。枉自勞心(「轉將深意」句下)。分明仇人相見矣(「白首宮人」句下)。可謂頂門一針(「欲知妾意」句下)。)。豈非天道好還乎?可畏,可畏!
《載酒園詩話又編》:《苦樂相倚曲》尤妙,如「君心半夜猜恨生……緝綴瑕疵遣潛說」,將閨房衽席之間,說得一團機械。凜凜可畏。然正是唐玄宗、漢武帝一輩,若陳叔寶之「此處不留人」,衛莊公之「莫往莫來」,正不須此。然陷阱愈深,冤酷愈烈矣。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全州(宋·陳昉)
- 全州(宋·陶弼)
- 全師惠詩(宋·郭祥正)
- 全庵為金臺張德輝壽(明·王縝)
- 全懿(明·鐘芳)
- 全撕某詩稿(民國末當代初·聶紺弩)
- 全敬亭示以南郊小雨詩偶憶舊游和韻三首(清·敦敏)
- 全椒縣一日到滁州次日十一月朔至來安縣又至(明·王縝)
- 全椒縣察院竹甚美因題于壁(明·王縝)
- 全椒張公有詩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悵然有感(宋·王安石)
- 全椒道上口占六首(清·吳敬梓)
- 全氏小樓與南山相對殆幾案間物也暇日觴予其(元·王惲)
- 全球漢詩總會第九屆廬山研討會感賦(當代·熊盛元)
- 全生詩(元·華亭二生)
- 全真七子布天罡北斗所吟(當代·金庸)
- 全真以斯遠所寄文卷后夜賦兩絕句元韻作詩寄(宋·趙蕃)
- 全真教隨喜(宋末元初·方回)
- 全真道人(明·沈周)
- 全粵詩卷二七七夏日江村閑游二首(明·歐大任)
- 全節廟(明·歐大任)
- 全節廟(明·黃佐)
- 全虛花十詠 雨花(清·敦敏)
- 全貞堂(元末明初·錢宰)
- 全超不借借(宋·釋正覺)
- 全閒居八首用紫瓊道人春日園居雜詠原韻(清·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