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感興十二首(清·毛澄)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新秋感興十二首(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侵韻
七言律詩 押侵韻
木落桑乾萬戶砧,榆關殘暑早寒侵。
天連易水黃云合,地接長城白日陰。
古寺殘鴉憂國憾,高樓飛鳥望鄉心。
臨風欲誦懷沙賦,淚眼逢秋恐不禁。
天連易水黃云合,地接長城白日陰。
古寺殘鴉憂國憾,高樓飛鳥望鄉心。
臨風欲誦懷沙賦,淚眼逢秋恐不禁。
其二(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陽韻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午夜飛書報九閶,七閩淫潦海田荒。
鯤身日落澎湖白,鹿耳天粘淡水黃。
竹柵火明宵試礦,蕉棚硫熟遠聞香。
滄波尺寸金錢買,莫遣澶州作戰場。
鯤身日落澎湖白,鹿耳天粘淡水黃。
竹柵火明宵試礦,蕉棚硫熟遠聞香。
滄波尺寸金錢買,莫遣澶州作戰場。
其三(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庚韻
七言律詩 押庚韻
朝漢臺高一夜傾,黃灣浪打海云驚。
花田涎涴蠔山濕,荔浦煙腥蜓戶晴。
珠母乘潮游近市,楓人過雨長秋城。
大官空望暹羅米,五管瘡痍萬里情。
花田涎涴蠔山濕,荔浦煙腥蜓戶晴。
珠母乘潮游近市,楓人過雨長秋城。
大官空望暹羅米,五管瘡痍萬里情。
其四(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先韻
七言律詩 押先韻
牙旗雙引海中天,列宿通宵向水懸。
佛國魚龍朝漢節,祆祠風雨記唐年。
莓苔暑掛鮫人屋,玳瑁秋生賈客船。
地下甘陳無問者,爭傳奉使得張騫。
佛國魚龍朝漢節,祆祠風雨記唐年。
莓苔暑掛鮫人屋,玳瑁秋生賈客船。
地下甘陳無問者,爭傳奉使得張騫。
其五(清·毛澄)
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
庫葉西風海氣腥,珠軒遺戶詟威棱。
參膏入水松花綠,木骨生翳石砮青。
鳥下邊城初散市,人稀孤障罷行亭。
磨崖界字蒼苔遍,甌脫如今屬北庭。
參膏入水松花綠,木骨生翳石砮青。
鳥下邊城初散市,人稀孤障罷行亭。
磨崖界字蒼苔遍,甌脫如今屬北庭。
其六(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寒韻
七言律詩 押寒韻
豐貂文鼠滿長安,朔漠時清氣不寒。
塞草秋生鳴鏑靜,蕃花春壓拂廬乾。
名王觱篥霜中語,公主琵琶月下彈。
今日匈奴為漢守,丁零北望恐凋殘。
塞草秋生鳴鏑靜,蕃花春壓拂廬乾。
名王觱篥霜中語,公主琵琶月下彈。
今日匈奴為漢守,丁零北望恐凋殘。
其七(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豪韻
七言律詩 押豪韻
花門疏勒久逋逃,上相西征落節旄。
宛馬不聞肥苜蓿,番氓幾見貢葡萄。
天陰雪斷交河樹,風急沙翻瀚海濤。
多少征人望鄉處,磧西回首月輪高。
宛馬不聞肥苜蓿,番氓幾見貢葡萄。
天陰雪斷交河樹,風急沙翻瀚海濤。
多少征人望鄉處,磧西回首月輪高。
其八(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真韻
七言律詩 押真韻
西蕃宣諭拜王臣,藏衛今年耳目新。
烏撤江源通兩蜀,青唐驛路接三秦。
屬車傳導昆侖曉,互市喧闐邏些春。
圣代藩籬終恃險,雪山輕重問何人。
烏撤江源通兩蜀,青唐驛路接三秦。
屬車傳導昆侖曉,互市喧闐邏些春。
圣代藩籬終恃險,雪山輕重問何人。
其九(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灰韻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地迥龍江瘴霧開,韝爐篝火萬山摧。
鳀人路自朱出,鹙子經隨白馬來。
誰遣狖夷供弩矢,已從驃國起樓臺。
天心自欲通中外,力士金牛只費材。
鳀人路自朱出,鹙子經隨白馬來。
誰遣狖夷供弩矢,已從驃國起樓臺。
天心自欲通中外,力士金牛只費材。
其十(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先韻
七言律詩 押先韻
薊門煙樹似西川,獨立金臺落照邊。
鄉國微茫勞遠夢,家書重疊報荒年。
巴渝地埆翻鹽井,夔峽灘高滯米船。
鄭俠流民如在眼,一鞭何日上青天。
鄉國微茫勞遠夢,家書重疊報荒年。
巴渝地埆翻鹽井,夔峽灘高滯米船。
鄭俠流民如在眼,一鞭何日上青天。
其一十一(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蒸韻
七言律詩 押蒸韻
漢家宮闕暮云凝,人世茫茫感廢興。
太液蒼波飛水鶴,寢園紅葉坐禪僧。
佞臣誰為誅張禹,鉤黨今猶惜李膺。
銷盡寒山金碧影,夕陽零亂十三陵。
太液蒼波飛水鶴,寢園紅葉坐禪僧。
佞臣誰為誅張禹,鉤黨今猶惜李膺。
銷盡寒山金碧影,夕陽零亂十三陵。
其一十二(清·毛澄)
七言律詩 押歌韻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征鴻南去飽經過,亂后人家在薜蘿。
寂寂蕪城空有恨,瀟瀟水閣不聞歌。
開元白發樽前少,建業青山海上多。
欲趁秋風渡江去,蘇臺楊柳近如何。
寂寂蕪城空有恨,瀟瀟水閣不聞歌。
開元白發樽前少,建業青山海上多。
欲趁秋風渡江去,蘇臺楊柳近如何。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彭門春日(宋·李石)
- 彭門用兵后經汴路三首(唐·吳融)
- 彭門解嘲二首(唐·薛能)
- 彭門賢守器之度支趙鼎記余生日過形善祝并惠(宋·文彥博)
- 彭閣老仙桃圖(明·岳正)
- 彭青老好談禪喜作詩西寧詩有謀身之語借其語(宋·王庭圭)
- 彭青老往禾山讀書所寓之室曰蟄庵為賦蟄庵詩(宋·王庭圭)
- 彭飛云刺史入海云偶談往事感而成詩即以為贈(明·釋函是)
- 彭飛云刺史見訪(明末清初·陳恭尹)
- 彭餓夫墓(清·邵懿辰)
- 彭麓山房宴集(明·王九思)
- 彰義關候駕十首(明·王立道)
- 彰義關送駕南巡(明·邱云霄)
- 彰義門別舍弟作(明·王世貞)
- 彰義門重別陳夢庚(明·歐大任)
- 彰化八景(清·秦士望)
- 彰化八景(清·秦士望)
- 彰化八景(清·秦士望)
- 彰化八景(清·秦士望)
- 彰化八景(清·秦士望)
- 彰化八景(清·秦士望)
- 彰化八景(清·秦士望)
- 彰化八景(清·秦士望)
- 彰化客次逢月樵歸后卻寄(清末民國初·施梅樵)
- 彰化道上(清末民國初·施梅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