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園歌(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樂游園歌(唐·杜甫)
題注:晦日,賀蘭楊長史筵醉中作。《英華》作《晦日賀蘭楊長史筵醉歌》,漢神爵中起樂游苑,在萬年縣南,亦名樂游原。唐長安中,太平公主置亭原上,每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士女畢集。
樂游古園崒(一作萃)森爽,煙綿碧草萋萋長。
公子華筵勢最高,秦川①對酒平如掌。
長生木瓢示(一作樂)真率,更調鞍馬狂(一作雄)歡賞。
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一作甲)城仗。
閶闔晴開昳②蕩蕩,曲江翠幕排銀榜。
拂水低徊舞袖翻,緣云清切歌聲上。
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
數莖白發那拋得,百罰(一作刻)深杯亦(一作辭)不辭。
圣朝亦(一作已)知賤士丑,一物自(一作但)荷皇天慈(一作私)。
此身飲罷(一作罷飲)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
公子華筵勢最高,秦川①對酒平如掌。
長生木瓢示(一作樂)真率,更調鞍馬狂(一作雄)歡賞。
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一作甲)城仗。
閶闔晴開昳②蕩蕩,曲江翠幕排銀榜。
拂水低徊舞袖翻,緣云清切歌聲上。
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
數莖白發那拋得,百罰(一作刻)深杯亦(一作辭)不辭。
圣朝亦(一作已)知賤士丑,一物自(一作但)荷皇天慈(一作私)。
此身飲罷(一作罷飲)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
評注
《唐詩品匯》:
劉云:婉轉有態(「緣云清切」句下)。劉云:語達自別(「卻憶年年」二句下)。劉云:每誦此結不自堪。又云:吾常墮淚于此。
《杜臆》:「此身飲罷無歸處」,境真語痛,非實歷安得有此?
《杜詩詳注》:上文語涉悲涼,末作發興語,方見。
《原詩》:即如甫集中《樂游園》七古一篇,時甫年才三十馀,當開、寶盛時,使今人為此,必鋪陳飏頌,藻麗雕繢,無所不極,身在少年場中,功名事業,來日未苦短也,何有乎身世之感?乃甫此詩,前前即景無多排場,忽轉「年年人醉」一段,悲白發,荷皇天,而終之以「獨立蒼茫」。此其胸襟之所寄托何如也!
《義門讀書記》:此句中暗伏「無歸」,與結處呼應(「煙綿碧草」句下)。但「荷天慈」,則不被君恩可知,措詞微婉(「一物自荷」句下)。
《劍溪說詩》:世人何目皮色蒼厚、格度端凝為杜體,不知此老學博思深,筆力矯變,于沉郁頓挫之極,更見微婉。……如《樂游園歌》,五律之《洞房》、《斗雞》,七律之「東閣觀梅」等篇,學杜者視此種曾百得其一二與?
《唐詩別裁》:極歡宴時,不勝身世之感,臨川《蘭亭記序》所云「情隨事遷,感慨系之」也。
《讀杜心解》:「長生」二句,牽上搭下。「青春」六句,一氣讀。雖紀游,實感事也。是時諸揚專寵,宮禁蕩軼,輿馬填塞,幄幕云布;讀此如目擊矣。
《杜詩鏡銓》:偏有此閑筆(「氏生木瓢」句下)。張上若云:此指明皇游幸,妙在渾含(「青春波浪」六句下)。邵子湘云:凄寂可念(「此身飲罷」句下)。
《唐宋詩舉要》:吳曰:大氣旁魄,獨有千古。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答醒中六凈見尋不遇之作(明·朱謀)
- 答釋子良史送酒瓢(唐·韋應物)
- 答釋子問詩法(宋·艾性夫)
- 答里中兒(明·吳孺子)
- 答重禹二絕(民國末當代初·聶紺弩)
- 答野渡墊賓并其子和篇(宋·衛宗武)
- 答金仁趾(清·戴亨)
- 答金元忠(元末明初·趙汸)
- 答金元鼎喜雨(宋·韓元吉)
- 答金華王玉成(宋·林景熙)
- 答金在衡訊歸(明·王寅)
- 答金在衡問病因懷伯子(明·歐大任)
- 答金子坤(明·黎民表)
- 答金山人姚鴻臚人日過飲(明·歐大任)
- 答金山禪師(宋·沈遼)
- 答金檜門學士和見贈詩韻(清·迮云龍)
- 答金浦凡惠畫(明·沈守正)
- 答金浦凡惠畫(明·沈守正)
- 答金虞臣用黃秋崖小集薛濤井原韻(清·金朝覲)
- 答金陵使君答王待制見寄雜言(宋·劉敞)
- 答鑒泉亂后歸鑒園(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答釣叟(明·李暢)
- 答鐘書(民國末當代初·聶紺弩)
- 答鐘元達覓藕栽二首(宋·劉敞)
- 答鐘山長老(元·德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