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唐·方干)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旅次洋(一作揚)州寓居郝氏林亭(唐·方干)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舉目縱然非我有,思量似①在故山時。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涼月照窗②欹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
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③。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涼月照窗②欹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
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③。
評注
《鑒誡錄》:
方干為詩煉句,字字無失。如寄友人云:「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齊梁以來未有此句。
《瀛奎律髓》:三四絕佳。玄英一集詩,此聯為冠。
《唐詩成法》:三四寫景最妙;人多賞下句,然上句亦妙。
《優古堂詩話》:前輩稱蘇子美詩:「山蟬帶響穿疏戶,野蔓延清入破窗。」蓋出于唐方干詩:「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載酒園詩話》:余兒時嘗聞先君語曰:「方干暑夜正浴,時有微雨,忽聞蟬聲,因而得句。急叩友人門,其家已寢,驚起問故。曰:‘吾三年前未成之句,今已獲之,喜而相告耳。’乃‘蟬曳馀聲過別枝’也。」后余見其全詩,上句為「鶴盤遠勢投孤嶼」,殊厭其太露咬文嚼字之態,不及下語為工。凡作詩煉字,又必自然無跡,斯為雅道。黃白山評:必是先有下句,然后尋上句作對,故一自然,一勉強。
《唐賢小三昧集續集》:信是好句(「蟬曳殘聲」句下)。
《瀛奎律髓匯評》:馮舒:落句似趁韻。查慎行:三四一遠一近,字字警策。起、結太平弱,三四故不可棄。何義門:第三意態清遠,第四情味酸寒,的是羈人失路身分。五六承上「旅次」意,兼含青云未得去身分,劃斷不得。首句率直。紀昀:結二句鄙而弱。
《北江詩話》:「蟬曳殘聲過別枝」,實屬體物之妙。
《詩境淺說》:此詩體物瀏亮,造句亦工。上句謂鶴之飛翔異于凡鳥,其在天空必作勢盤旋,翔而后集。下句謂凡蟲鳥之飛鳴,各為一事,惟蟬則枝柯已易,猶帶馀音。以之取譬,則以鶴喻仕途擇主,須審慎而委身,勿棲枳棘;以蟬喻飄零怨婦,感將衰之顏色,重抱琵琶。作者有此弦外之音乎(「鶴盤遠勢」聯下)?
《唐詩鑒賞辭典》:這首詩,是詩人旅居洋州時寫的。洋州,今陜西洋縣,在漢水北岸。
首句以「非我有」扣詩題「旅次」,說明舉目所及都是異地之景,托出自己落泊失意、他鄉作客的境遇,透露出一種悲涼的情調。次句寫詩人觸景而起對家鄉的懷念。身處異地而情懷故鄉,不難想見其失意之狀和內心的苦澀。「舉目」、「思量」是詩人由表及里的自我寫照,抬首低眉之間,蘊含著深沉的感傷。
第二聯寫鶴從高空向孤嶼盤旋而下,蟬鳴未止,拖著尾聲飛向別的樹枝。詩人寫景寄情,即以鶴蟬自況,前者脫俗,后者清高。這是說自己空有才學,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鳴,卻落得個異地依人、他鄉為客的境地,猶如這鶴投孤嶼、蟬過別枝一般。一個「投」字,一個「過」字,一個「孤」字,一個「別」字,寄寓著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慨,自怨自艾,自悲自嘆,卻又無可奈何。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這兩句前人十分稱道,被認為是齊梁以來所未有過的佳句。(見尤袤《全唐詩話》)從寫景角度而言,詩人眼耳并用,繪形繪聲,傳神逼真,對蟬聲的描寫更有獨到之處。駱賓王詩「西陸蟬聲唱」,許渾詩「蟬鳴黃葉漢宮秋」,黃庭堅詩「高蟬正用一枝鳴」,都寫蟬在通常情況下的鳴叫;而方干此詩,則是蟬在飛行過程中的叫聲,不僅蟬有動勢,而且聲有特色:詩人捕捉的是將止而未止的蟬聲,這種鳴叫有獨特的聲響和音色,能誘發讀者的想象。一「曳」字用得新穎別致,摹狀精切傳神,前所罕見。
第三聯:「涼月照窗攲(qī欺)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前一句寫月夜獨處。一個「涼」字,一個「倦」字,極寫詩人的冷寂凄清,孤獨無聊。后一句變換場景,寫飲宴泛觴的場面。泛觴是一種游戲,古時候,園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溝中,宴會時,把酒杯放置水面,任其漂浮,飄到誰的面前,就該誰飲酒。飲宴游戲,高朋滿座。詩人置身于這熱烈氣氛之中,卻神游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對著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動的酒杯呆呆地出神,顯出一幅寡言少歡的神態。「泛觴遲」的「遲」字,既寫景,又出情。
這一聯,以月明之夜和宴樂之時為背景,用反襯的手法,表現詩人的自我形象。上下兩句場景雖然不同,人物形象如一,顯示出難以消解的情懷,卻又藏而不露。直到第四聯,作者才將內心的隱痛和盤托出。
「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遺撼啊,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雖然做夢都夢到江南故鄉,而此身卻在異地作客。末句以「身旅羈」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應,又回扣詩題的「旅次」二字。結構嚴謹。
從全詩的藝術風格來看,這一聯顯得過分率直而欠含蓄。不過,由于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鋪墊和渲染,倒也使人覺得情真意切。大概方干對自己功名不就,耿耿于懷,如鯁在喉,但求一吐為快吧。
(周錫炎)
首句以「非我有」扣詩題「旅次」,說明舉目所及都是異地之景,托出自己落泊失意、他鄉作客的境遇,透露出一種悲涼的情調。次句寫詩人觸景而起對家鄉的懷念。身處異地而情懷故鄉,不難想見其失意之狀和內心的苦澀。「舉目」、「思量」是詩人由表及里的自我寫照,抬首低眉之間,蘊含著深沉的感傷。
第二聯寫鶴從高空向孤嶼盤旋而下,蟬鳴未止,拖著尾聲飛向別的樹枝。詩人寫景寄情,即以鶴蟬自況,前者脫俗,后者清高。這是說自己空有才學,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鳴,卻落得個異地依人、他鄉為客的境地,猶如這鶴投孤嶼、蟬過別枝一般。一個「投」字,一個「過」字,一個「孤」字,一個「別」字,寄寓著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慨,自怨自艾,自悲自嘆,卻又無可奈何。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這兩句前人十分稱道,被認為是齊梁以來所未有過的佳句。(見尤袤《全唐詩話》)從寫景角度而言,詩人眼耳并用,繪形繪聲,傳神逼真,對蟬聲的描寫更有獨到之處。駱賓王詩「西陸蟬聲唱」,許渾詩「蟬鳴黃葉漢宮秋」,黃庭堅詩「高蟬正用一枝鳴」,都寫蟬在通常情況下的鳴叫;而方干此詩,則是蟬在飛行過程中的叫聲,不僅蟬有動勢,而且聲有特色:詩人捕捉的是將止而未止的蟬聲,這種鳴叫有獨特的聲響和音色,能誘發讀者的想象。一「曳」字用得新穎別致,摹狀精切傳神,前所罕見。
第三聯:「涼月照窗攲(qī欺)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前一句寫月夜獨處。一個「涼」字,一個「倦」字,極寫詩人的冷寂凄清,孤獨無聊。后一句變換場景,寫飲宴泛觴的場面。泛觴是一種游戲,古時候,園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溝中,宴會時,把酒杯放置水面,任其漂浮,飄到誰的面前,就該誰飲酒。飲宴游戲,高朋滿座。詩人置身于這熱烈氣氛之中,卻神游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對著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動的酒杯呆呆地出神,顯出一幅寡言少歡的神態。「泛觴遲」的「遲」字,既寫景,又出情。
這一聯,以月明之夜和宴樂之時為背景,用反襯的手法,表現詩人的自我形象。上下兩句場景雖然不同,人物形象如一,顯示出難以消解的情懷,卻又藏而不露。直到第四聯,作者才將內心的隱痛和盤托出。
「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遺撼啊,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雖然做夢都夢到江南故鄉,而此身卻在異地作客。末句以「身旅羈」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應,又回扣詩題的「旅次」二字。結構嚴謹。
從全詩的藝術風格來看,這一聯顯得過分率直而欠含蓄。不過,由于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鋪墊和渲染,倒也使人覺得情真意切。大概方干對自己功名不就,耿耿于懷,如鯁在喉,但求一吐為快吧。
(周錫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