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篇(唐·宋之問)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明河篇(唐·宋之問)
題注:《紀事》云:「武后時,之問求為北門學士,不許,乃作此篇以見意。后見之,謂崔融曰:‘非不知之問有奇才,但恨有口過耳。’之問終身恥之。」
引用典故:支機石
八月涼風天氣晶(一作清),萬里無云河漢明。
昏見南樓清且淺,曉落西山縱復橫。
洛陽城闕天中起,長河夜夜千門里。
復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
云母帳前初泛濫,水精簾外轉逶迤。
倬彼昭回如練白,復出東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歸,誰家今夜搗寒衣。
鴛鴦機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
雁飛螢度愁難歇,坐見明河漸微沒。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輝讓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
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昏見南樓清且淺,曉落西山縱復橫。
洛陽城闕天中起,長河夜夜千門里。
復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
云母帳前初泛濫,水精簾外轉逶迤。
倬彼昭回如練白,復出東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歸,誰家今夜搗寒衣。
鴛鴦機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
雁飛螢度愁難歇,坐見明河漸微沒。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輝讓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
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評注
《本事詩》:
宋考功,天后朝求為北門學士,不許,作《明河篇》以見其意。末云:「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則天見其詩,謂崔融曰:「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蓋以之問患齒疾,口常臭故也。之問終身慚憤。
《唐詩廣選》:委婉流麗,亦初唐杰作。「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輝讓流月」不惟高情,亦是妙理。
《載酒園詩話又編》:《龍門應制》,宋生平最得意之時也。《明河篇》,極沮喪之事也。《明河》事丑耳,詩固佳。《龍門》流利暢達而已,意態層折大不如。
《此木軒論詩匯編》:不可逐句求此意。
《網師園唐詩箋》:運用題中典故作結,令人神遠。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正月四日同子純過劉汝忠次韻二首(明·何景明)
- 正月四日喜許氏女得甥(明·沈周)
- 正月四日夜宿溪上有懷(明·琦元璞)
- 正月四日大雨不已愈暖不寒(宋末元初·方回)
- 正月四日始出赴黃子之宴南鄰何儀賓以美醪助(明·李夢陽)
- 正月四日張次公先生過遇琴館留宿對雪即事(明·程嘉燧)
- 正月四日燕飲江氏(宋·劉攽)
- 正月四日香山寺閣同侯大將軍送孫湛明侍御北(明·于慎行)
- 正月四日(宋·蔡襄)
- 正月四日(宋·馬廷鸞)
- 正月大雨雪遣懷(明·李夢陽)
- 正月大風雨(金·周昂)
- 正月將晦繁星滿天(宋·楊萬里)
- 正月盡偶題(宋·王禹稱)
- 正月盡山間梅花猶有未放者(宋·方岳)
- 正月尾雪(宋·張侃)
- 正月崇讓宅(唐·李商隱)
- 正月巡歷部郡侍親還家(宋·蔡襄)
- 正月庚申朔(宋·樓鑰)
- 正月廿一日進呈(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正月廿七偕李伯虞仲侶昆弟嚴梓林赴江灣觀飛(近現代·許家惺)
- 正月廿七日和林秘書賀雪日所賦(宋·韓淲)
- 正月廿七日夜雨竟夕不寐明日遂去漢口(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正月廿七月灣來訪折千葉紅梅一枝為贈(宋·徐瑞)
- 正月廿三日借竹洲訪顧藏六于司馬廟(元·呂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