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東游日本絕句十九首 大阪城天守閣(當代·程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乙未東游日本絕句十九首 大阪城天守閣(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麻韻
七言絕句 押麻韻
題注:乙未作
高城新筑薄云霞,不是當年太閣家。
林外悲鳴玄影掠,依稀社鼓起神鴉。
林外悲鳴玄影掠,依稀社鼓起神鴉。
其二 大阪港海游館(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寒韻
七言絕句 押寒韻
題注:乙未作
拂過羲和日馭鞍,扶桑頂上作游槃。
炎光逼爍無逃處,海底森森作廣寒。
炎光逼爍無逃處,海底森森作廣寒。
其三 直飲水(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支韻
七言絕句 押支韻
題注:乙未作
痛飲龍頭水一卮,泠泠沁入舊心脾。
云何蕞爾倭夷國,都見河清海晏時?
云何蕞爾倭夷國,都見河清海晏時?
其四 法善寺見以勺潑神像者未知其俗以臆解之(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庚韻
七言絕句 押庚韻
題注:乙未作
幽街法像甚時營,頂禮虔虔潑幾泓。
他日此心清若水,便滋佛性作苔生。
他日此心清若水,便滋佛性作苔生。
其五 奈良東大寺群鹿逐游人爭食(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真韻
七言絕句 押真韻
題注:乙未作
僧伽無數苦修真,仍墮輪回成鹿身。
供養前生賴檀越,如今依舊亂隨人。
供養前生賴檀越,如今依舊亂隨人。
其六 赴金閣寺公車中手機遺失(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尤韻
七言絕句 押尤韻
題注:乙未作
將軍別業燦金樓,引我手機遺在辀。
古錦囊中無艷照,可憐新句落瀛洲。
古錦囊中無艷照,可憐新句落瀛洲。
其七 手機失而復得(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東韻
七言絕句 押東韻
題注:乙未作
戶不閉時稱大同,中原久喪古人風。
我聞禮失求諸野,不覺重逢海嶼中。
我聞禮失求諸野,不覺重逢海嶼中。
京都大原寶泉院二首 其八(之一)(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侵韻
七言絕句 押侵韻
題注:乙未作
上古神松一院陰,幽庭不受六塵侵。
竹筒為許聽泉石,泄露鈞天四五音。
竹筒為許聽泉石,泄露鈞天四五音。
京都大原寶泉院二首 其九(之二)(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先韻
七言絕句 押先韻
題注:乙未作
舊京唯此可安禪,千載松風蔭寶泉。
午后寂寥人睡去,魚兒噀破水中天。
午后寂寥人睡去,魚兒噀破水中天。
其十 勝林院(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歌韻
七言絕句 押歌韻
題注:乙未作
一鐘一殿爛樵柯,冷落深山古佛陀?
四宇檐鈴風不動,亭亭依舊綻新荷。
四宇檐鈴風不動,亭亭依舊綻新荷。
其一十一 京都旅邸夜夢赫本(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元韻
七言絕句 押元韻
題注:乙未作
中年落拓古都門,消受柔情與艷魂。
夜半懷中私語罷,至今耳畔有馀溫。
夜半懷中私語罷,至今耳畔有馀溫。
其一十二 箱根薄暮浴湯(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刪韻
七言絕句 押刪韻
題注:乙未作
試問人生能幾度,裸裎袒裼對青山。
黃昏晞發松風里,一片斜陽色未殷。
黃昏晞發松風里,一片斜陽色未殷。
其一十三 入夜再浴(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陽韻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題注:乙未作
寂寂殘燈寂寂湯,仰看星斗竟微茫。
蠻姬笑語危垣側,風遞哦咿時過墻。
蠻姬笑語危垣側,風遞哦咿時過墻。
其一十四 箱根蘆湖乘海賊船(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庚韻
七言絕句 押庚韻
題注:乙未作
夢里樓船躍虎鯨,少年意氣愛縱橫。
天風攜卷深山雨,洗盡當時海賊情。
天風攜卷深山雨,洗盡當時海賊情。
其一十五 大阪返鄉機中觀云海如南極(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先韻
七言絕句 押先韻
題注:乙未作
舷窗顛倒海為天,空際時來三兩船。
無分北冥南極雪,幾番云上看冰川。
無分北冥南極雪,幾番云上看冰川。
其一十六 翻墻(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陽韻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題注:乙未作
海外十旬思故鄉,谷歌感我淚淋浪。
迢迢萬里今宵返,重入天朝萬仞墻。
迢迢萬里今宵返,重入天朝萬仞墻。
其一十七 留得(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尤韻
七言絕句 押尤韻
題注:乙未作
天上微茫見九州,何如百尺仲宣樓。
東瀛留得唐風骨,千載深恩一世讎。
東瀛留得唐風骨,千載深恩一世讎。
其一十八 近鄉(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七言絕句 押灰韻
題注:乙未作
海上游仙云上回,摩云超海挾風雷。
臨窗忽覺吾鄉近,一片青天已是灰。
臨窗忽覺吾鄉近,一片青天已是灰。
其一十九 乘北京機場大巴返津(當代·程濱)
七言絕句 押陽韻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題注:乙未作
禮崩樂壞是吾鄉,轉憶瀛洲云水長。
周匝鄉音聞罵詈,朱顏高掛九秋霜。
周匝鄉音聞罵詈,朱顏高掛九秋霜。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入里門志喜因示兒孫四首(明·林熙春)
- 入金包里莊憩佃人家(清·林占梅)
- 入金盆山訪唐孝子(明·顧璘)
- 入金陵(明·吳伯宗)
- 入長安路逢徐文明蒼頭持新作見貽和答(明·胡應麟)
- 入長安閘(宋·楊萬里)
- 入長安(明·鄧云霄)
- 入長沙(明·顧璘)
- 入長溪境(宋·王十朋)
- 入門(明·范景文)
- 入門(明·郭之奇)
- 入門(清·奕譞)
- 入閩關(明·陸弼)
- 入閩過松陵和王伯循所題(元·薩都剌)
- 入閩道中(宋·戴復古)
- 入閩(宋·方岳)
- 入閩(明·陳束)
- 入閣次仲山見寄之韻(明·王鏊)
- 入閣(唐·鄭谷)
- 入閶門(明·謝肅)
- 入陽朔后萬峰如束筍刺天水清如鏡鵝卵石紅紫(清·曾廣鈞)
- 入陰那山(明·李士濂)
- 入陂子徑(宋·楊萬里)
- 入陳家坊(明·張天賦)
- 入陳留界(宋·孔平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