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歸昌谷(唐·李賀)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春歸昌谷(唐·李賀)
引用典故:嘗膽 藏霧豹 雞棲車 乘傳 顏子 刻鵠 天網
束發方讀書,謀身苦不早。
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
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
逸目駢甘華,羈心如荼蓼。
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顛倒。
誰揭赪玉盤,東方發紅照。
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
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
京國心爛漫,夜夢歸家少。
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
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
宮臺光錯落,裝盡(一作畫)偏(一作遍)峰嶠。
細綠及團紅,當路雜啼笑。
香風下高廣,鞍馬正華耀。
獨乘雞棲車,自覺少風調。
心曲語形影,祗身焉足樂。
豈能脫負檐,刻鶴(一作鵠)曾無兆。
幽幽太華側,老柏如建纛。
龍皮相排戛,翠羽更蕩掉。
驅趨委憔悴,眺覽強容貌。
花蔓閡行辀,縠煙暝深徼。
少健無所就,入門愧家老。
聽講依大樹,觀書臨曲沼。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
韓鳥處矰繳,湘鯈在籠罩。
狹行無廓落,壯士徒輕躁。
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
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
逸目駢甘華,羈心如荼蓼。
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顛倒。
誰揭赪玉盤,東方發紅照。
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
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
京國心爛漫,夜夢歸家少。
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
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
宮臺光錯落,裝盡(一作畫)偏(一作遍)峰嶠。
細綠及團紅,當路雜啼笑。
香風下高廣,鞍馬正華耀。
獨乘雞棲車,自覺少風調。
心曲語形影,祗身焉足樂。
豈能脫負檐,刻鶴(一作鵠)曾無兆。
幽幽太華側,老柏如建纛。
龍皮相排戛,翠羽更蕩掉。
驅趨委憔悴,眺覽強容貌。
花蔓閡行辀,縠煙暝深徼。
少健無所就,入門愧家老。
聽講依大樹,觀書臨曲沼。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
韓鳥處矰繳,湘鯈在籠罩。
狹行無廓落,壯士徒輕躁。
評注
《苕溪漁隱叢話》:
《賞浪齋日記》云:《春歸昌谷》云:「早云二三月,岑岫相顛倒。誰揭赪五盤,東方發紅照。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甚奇麗。如少陵未必喜,吋昌黎必嗜之也。
《李長吉集》:黎簡:此篇章法甚老。六句重結句。旱云作奇峰也。「嘗膽」重八句。旱景著「浩浩」二字怕人。「宮臺」六句罔肯念亂之意,詞特深婉。忽插入太華一段,于老柏更描寫六句,與上「宮臺」六句喧寂相對,以況己之無聊。重「老」字韻。
《李長吉詩集批注》:此篇章法,似竊法千杜之《北征》大端。望華清宮一段作波(「青樹」二句下)。又望華山柏樹、段作波(「幽幽」二句下)。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水調歌頭 其三(宋·程珌)
- 水調歌頭 其三(宋·葛郯)
- 水調歌頭 其三(宋·蔡伸)
- 水調歌頭 其三(宋·袁去華)
- 水調歌頭 其三(宋·韓玉)
- 水調歌頭 其九 和倉部弟壽詞(宋·劉克莊)
- 水調歌頭 其九 處州煙雨樓落成,欲就中秋(宋·李處全)
- 水調歌頭 其九 壽韓南澗七十(宋·辛棄疾)
- 水調歌頭 其九 庚子壽制閫別尚書(宋·李曾伯)
- 水調歌頭 其九 賦傳巖叟悠然閣(宋·辛棄疾)
- 水調歌頭 其九 聞采石戰勝和龐佑父(宋·張孝祥)
- 水調歌頭 其二 七夕(宋·姚述堯2)
- 水調歌頭 其二 七月六日與范至能會飲垂虹(宋·韓元吉)
- 水調歌頭 其二 上元郡集(宋·毛幵)
- 水調歌頭 其二 上饒送程伯禹尚書(宋·侯寘)
- 水調歌頭 其二 與李致遠、似之、張柔直會(宋·李綱)
- 水調歌頭 其二 中夏望前一夕步月(宋·洪咨夔)
- 水調歌頭 其二 中秋飲南樓呈范宣撫(宋·王質)
- 水調歌頭 其二 為壽(宋·趙彥端)
- 水調歌頭 其二 為趙漕德莊壽(宋·丘崇)
- 水調歌頭 其二 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宋·葉夢得)
- 水調歌頭 其二 再和(宋·李曾伯)
- 水調歌頭 其二 再用前韻為生日詞(宋·楊無咎)
- 水調歌頭 其二 凱歌上劉恭父(宋·張孝祥)
- 水調歌頭 其二十一 和彭明叔七夕(宋末元初·劉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