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春歸次金陵(唐·吳融)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春歸次金陵(唐·吳融)
  七言律詩 押庚韻  
春陰漠漠覆江城,南國歸橈趁晚程。
水上驛流初過雨,樹籠堤處不離鶯。
跡疏冠蓋兼無夢,地近鄉園自有情。
便被東風動離思,楊花千里雪中行。
評注
《唐詩歸》
鐘云:「不離鶯」三字趣甚,然「不離」二字之妙在「堤去」,「去」字見之(「樹籠堤去」句下)。鐘云:「雪中行」三字,說楊花便有景(末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機鋒警拔。周珽曰:首尾總就春歸而賦,中聯即途次之情景。夢以想生,無心系跡冠蓋,何夢之有?情因思起,身處既近鄉園,何情不暢!起結映帶,不脫本題,得趣。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要知此解乃是舟行如駛,顧見金陵而作。一,輕陰復城,可知楚遙望。二,晚橈趁程,可知是不泊。三、四,雨后路濕,樹隨堤去,可知是穩坐篷底,頃刻而過也。看他筆墨何等輕,何等細,何等秀異,何等姣好(首四句下)!此解自釋前解所以不泊之故也。言金陵不少冠蓋,既已并無夢緣,鄉關近在咫尺,又圖立刻便到,所以連晚疾發,更不少停,然而此二三知己,終不可去諸懷,于是千里楊花,不免暗傷情抱也。看他又是何等閑暢,何等婉約,實備風人之眾妙矣(末四句下)。
《唐詩成法》
不曰鶯不離樹,卻云樹不離鶯,于無情致處寫出情致。「樹籠堤」而云「去」者,遙望不盡也。「兼無夢」因是晚程,亦見不徒跡疏,而心亦疏也。三四煉句有法。
《唐賢小三昧集續集》
風調綿麗,元人皆學此種,而薩天錫最近之。
《唐詩近體》
「不離」字妙(「樹籠堤去」句下)。「兼」字、「自」字用意(「跡疏冠蓋」二句下)。合「春歸」(末二句下)。前四寫題面,后四寫旅情,琢句尚不近纖。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