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嘆九首(元末明初·劉基)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九嘆九首(元末明初·劉基)
秋風起兮夕露漙。
浮云沉陰兮白日晝寒。
木葉落兮水泉乾。
孤雁鳴兮悽以酸。
攬余轡兮悵盤桓。
野蕭條兮行路難。
豺狼驕兮狐兔頑。
蘭蕙死兮荊棘蕃。
我欲奮飛兮無羽翰。
援雅琴兮發哀彈。
弦斷絕兮涕汎瀾。
浮云沉陰兮白日晝寒。
木葉落兮水泉乾。
孤雁鳴兮悽以酸。
攬余轡兮悵盤桓。
野蕭條兮行路難。
豺狼驕兮狐兔頑。
蘭蕙死兮荊棘蕃。
我欲奮飛兮無羽翰。
援雅琴兮發哀彈。
弦斷絕兮涕汎瀾。
其二(元末明初·劉基)
押支韻
押支韻
我發種種兮颯如其稀。我心倀倀兮忽若有遺。
過吾不能改兮德吾不能知。往者不可悔兮來者不可期。
進無益于世兮退將安歸。嗚呼巳矣兮吾寧不悲。
過吾不能改兮德吾不能知。往者不可悔兮來者不可期。
進無益于世兮退將安歸。嗚呼巳矣兮吾寧不悲。
其三(元末明初·劉基)
天有田兮不可以耕。山有龜兮不可以知咎徵。
剡蒿以為梁兮削菌以居楹。匠石卻走兮工垂拊膺。
登高望遠兮觀四瀛。水東流兮日西傾。
般紛紛兮各有營。我獨展轉兮從夜達明。
剡蒿以為梁兮削菌以居楹。匠石卻走兮工垂拊膺。
登高望遠兮觀四瀛。水東流兮日西傾。
般紛紛兮各有營。我獨展轉兮從夜達明。
其四(元末明初·劉基)
押真韻
押真韻
風飄飄兮揚塵。
野寂寞兮無人。
舟何為兮山阿,車何為兮水濱。
北望楚兮東望秦。
倒江河兮亂星辰。
天門窈窕兮重九闉。
愿有言兮遠莫陳。
虎豹颬颬兮為喜為瞋。
橫流涕兮瞻蒼旻。
心馮噫兮不能伸。
麋有角兮龍有鱗。
空山寂寥兮吾誰與鄰。
野寂寞兮無人。
舟何為兮山阿,車何為兮水濱。
北望楚兮東望秦。
倒江河兮亂星辰。
天門窈窕兮重九闉。
愿有言兮遠莫陳。
虎豹颬颬兮為喜為瞋。
橫流涕兮瞻蒼旻。
心馮噫兮不能伸。
麋有角兮龍有鱗。
空山寂寥兮吾誰與鄰。
其五(元末明初·劉基)
江無舟兮河無梁。
隰有荊棘兮而無稻粱。
鷹化鳩兮雀變隼。
貍為貙兮龍為蚓。
眷長顧兮情紆軫。
九疑高兮禹穴幽。
梧桐枯兮鳳不留。
山木慘慘兮叫鵂鹠。
鴻鵠飛兮無所投。
云沓沓兮雨悠悠。
孰懷情兮知此愁。
隰有荊棘兮而無稻粱。
鷹化鳩兮雀變隼。
貍為貙兮龍為蚓。
眷長顧兮情紆軫。
九疑高兮禹穴幽。
梧桐枯兮鳳不留。
山木慘慘兮叫鵂鹠。
鴻鵠飛兮無所投。
云沓沓兮雨悠悠。
孰懷情兮知此愁。
其六(元末明初·劉基)
虎厭肉兮騶虞苦饑。
獺升堂兮麒麟受羈。
黃彝薦滫兮章甫承綦。
箾韶屏棄兮弦筦兜離。
指玉以為石兮削方以為規。
天不可問兮神不可咨。
繄彼之是兮而此之非。
有樗在林兮有櫟在馗。
蓍龜孔昭兮勿遠余思。
獺升堂兮麒麟受羈。
黃彝薦滫兮章甫承綦。
箾韶屏棄兮弦筦兜離。
指玉以為石兮削方以為規。
天不可問兮神不可咨。
繄彼之是兮而此之非。
有樗在林兮有櫟在馗。
蓍龜孔昭兮勿遠余思。
其七(元末明初·劉基)
今夕何夕兮天宇清。步逍遙兮仰觀列星。
河漢皎兮北斗橫。悲風發兮候蟲鳴。
林鳥起兮沙鴇驚。長夜寥寥兮何人哭聲。
愴恍悢兮不忍聽。回身入房兮淚沾纓。
蛟虬偃蹇兮射虎獰。弧無弦兮車說其衡。
知不可慮兮誰女令。謇淹留兮難為情。
河漢皎兮北斗橫。悲風發兮候蟲鳴。
林鳥起兮沙鴇驚。長夜寥寥兮何人哭聲。
愴恍悢兮不忍聽。回身入房兮淚沾纓。
蛟虬偃蹇兮射虎獰。弧無弦兮車說其衡。
知不可慮兮誰女令。謇淹留兮難為情。
其八(元末明初·劉基)
履霜思裘兮燠則棄之,臨河號舟兮濟而置之。
不網胡魚兮不弋胡鵠。
剪薙杞梓兮索灌莽以取木。
捕貓乳鼠兮僉以為仁。
吠笱宵警兮行者怒瞋。
彈鸞養梟兮莫知其咎。
斲冰以承宮兮曷云能又。
長太息兮有所思。
林木動兮巢鳥悲。
山有藿兮園有葵。
心懷君兮君不知。
不網胡魚兮不弋胡鵠。
剪薙杞梓兮索灌莽以取木。
捕貓乳鼠兮僉以為仁。
吠笱宵警兮行者怒瞋。
彈鸞養梟兮莫知其咎。
斲冰以承宮兮曷云能又。
長太息兮有所思。
林木動兮巢鳥悲。
山有藿兮園有葵。
心懷君兮君不知。
其九(元末明初·劉基)
秋天泬漻兮百草黃。蟪蛄悲吟兮朝榮有芳。
屣履起兮獨彷徨。心悠悠兮懷故鄉。
原有粟兮隰有禾。桂花紅兮蘭紫芽。
涼風動兮松柏馨。流潦落兮水泉清。
蔬可茹兮秫可酒。集鄉里兮會親友。
坐白石兮蔭蒼筠。玩明月兮思古人。
魚韙淵兮狐首丘。終余生兮安所求。
屣履起兮獨彷徨。心悠悠兮懷故鄉。
原有粟兮隰有禾。桂花紅兮蘭紫芽。
涼風動兮松柏馨。流潦落兮水泉清。
蔬可茹兮秫可酒。集鄉里兮會親友。
坐白石兮蔭蒼筠。玩明月兮思古人。
魚韙淵兮狐首丘。終余生兮安所求。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劉時可縣丞奉母游岷山(宋·程公許)
- 送劉時可還括蒼兼寄洪中行(元·鄧文原)
- 送劉時雍赴閩藩參政(明·倪岳)
- 送劉明復知鳳翔二首(宋·孔武仲)
- 送劉明府歸吉安(明·釋今壁)
- 送劉明府朝宗之瑞安(明·謝榛)
- 送劉明經香谷教諭清遠兼懷何明府數峰(清·黎簡)
- 送劉明遠客和州(宋·徐璣)
- 送劉易歸洛(宋·韓琦)
- 送劉春臺太守朝京(明·趙完璧)
- 送劉昭寺丞游河南(宋·趙抃)
- 送劉昱(唐·李頎)
- 送劉顯之歸蜀(明末清初·陳恭尹)
- 送劉晉卿(宋·葉適)
- 送劉晉父監岳(宋·樓鑰)
- 送劉景元侍講使交南(明·程敏政)
- 送劉景元觀察守襄陽(宋·韓維)
- 送劉景文兩浙西路都監(宋·晁補之)
- 送劉景星教肥鄉(明·顧清)
- 送劉景瑞還延平郎中劉廷信之兄(明·祁順)
- 送劉景輝先生教諭萬安(明·黃仲昭)
- 送劉智安主事赴南京(明·胡儼)
- 送劉朝信之江山(明·何景明)
- 送劉朝信之荊門(明·符錫)
- 送劉朝宗隨州學正(明·楊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