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唐·白居易)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唐·白居易)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題注:其日獨游香山寺
引用典故:白首同歸 上蔡公子 顧索素琴 曳尾龜 龍智經醢 麒麟作脯
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顧索素琴應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
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龜。
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顧索素琴應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
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龜。
評注
《仇池筆記》:
內樂天為王涯所讒,謫江州司馬。甘露之禍,樂天有詩云:「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不知者以為幸禍,樂天豈幸人之禍者哉?蓋悲之也。
《蔡寬夫詩話》:劉禹錫、柳子厚與武元衡素不葉,二人之貶,元衡為相時也。禹錫為《靖共(安)佳人怨》以悼元衡之死,其實蓋快之。子厚《古東門行》云:「赤丸夜語飛電光,徼巡司隸眠如羊。當街一叱百吏走,馮敬胸中函匕首。」雖不著所以,當亦與與禹錫同意。《古東門》用袁盎事也。樂天江州之謫,王涯實為之,故甘露之禍,樂天亦有「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之句。
《詩人玉屑》:沈存中謂樂天詩不必皆好,然識趣可尚。章子厚謂不然,樂天識趣最淺狹,謂詩中言甘露事處,幾如幸災。雖私仇可快,然朝廷當此不幸,臣子不當形歌詠也,如「當公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之類。
《白香山詩集》:按「白首同所歸」乃阮籍、石崇臨刑時語。太和九年甘露事,李訓、鄭注、舒元輿、王涯、賈餗皆被害。味詩中「同歸」句,本就事而言,不專指王涯也。公自蘇州召還,秩位漸崇,見機引退,宦官之禍,早計及者,何至追憾王涯?況公之遷謫,本由宦官惡之,附宦官者成之,豈反以中人誅夷士大夫為快?幸禍之說,蓋出于章惇,諺所謂「以小人心度君子腹」耳。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賦得邊馬有歸心(明·宗臣)
- 賦得邊馬有歸心(明·林大春)
- 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唐·高適)
- 賦得迷樓(明·袁宏道)
- 賦得退之畫像(宋·黃庶)
- 賦得送人自闕下還吳(宋·釋智圓)
- 賦得送賈島謫長江(唐·李洞)
- 賦得送軒轅先生歸羅浮山(唐·李洞)
- 賦得逍遙游送鄔子遠山人(明·徐熥)
- 賦得遺所思詩(南北朝·劉孝綽)
- 賦得郎官上應列宿(唐·公乘億)
- 賦得郎官湖送蕭長史(明·王稱)
- 賦得郢路悲猿(唐·皇甫冉)
- 賦得酒卮中有好花枝(明·徐渭)
- 賦得酒瓢送陸玘(明·謝晉)
- 賦得采石送子昭歸金溪(明·林弼)
- 賦得采芳(明·區大相)
- 賦得釋子臥云房一首(明·黃省曾)
- 賦得釋迦缽贈慧古明上人(元末明初·徐賁)
- 賦得野亭秋興(明·文徵明)
- 賦得野竹上青霄拈三江韻(明·袁宏道)
- 賦得金鳳花(明·王世貞)
- 賦得金沙水同袁履善作(明·佘翔)
- 賦得金莖露(唐·徐敞)
- 賦得金錫送文起周(明·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