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騅馬歌(唐·元稹)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望云騅馬歌(唐·元稹)
序:德宗皇帝以八馬幸蜀,七馬道斃,唯望云騅來往不頓。貞元中,老死天廄,臣稹作歌以記之。
引用典故:五丁力盡 七圣心迷
憶昔先皇幸蜀時,八馬入谷七馬疲。
肉綻筋攣四蹄脫,七馬死盡無馬騎。
天子蒙塵天雨泣,巉巖道路淋漓濕。
崢嶸白草眇難期,謥洞黃泉安可入①。
朱泚圍兵抽未盡,懷光寇騎追行及②。
嬪娥相顧倚樹啼,鹓鷺無聲仰天立。
圉人初進望云騅,彩色憔悴眾馬欺。
上前噴吼如有意,耳尖卓立節踠奇。
君王試遣回胸臆,撮骨鋸牙駢兩肋。
蹄懸四局③腦(一作脛)顆方,胯聳三山尾株(一作扶)直。
圉人畏誚仍相惑,此馬無良空有力。
頻頻齧掣轡難施,往往跳趫鞍(一作騎)不得。
色沮聲悲仰天訴,天不遣言君未識。
亞身受取缸玉羈(一作鞍),開口銜將紫金勒。
君王自此方敢騎,似遇良臣久悽惻。
龍騰魚鱉啅然驚(一作咸震驚),驥朌(一作肸)驢騾少顏色。
七圣心迷運方厄,五丁力盡路猶窄。
橐它(一作駝)山上斧刃堆,望秦嶺下錐頭石。
五六百里真符縣,八十四盤青山驛。
掣開流電有輝光,突過浮云無朕跡。
地平險(一作隘)盡施黃屋,九九屬車十二纛。
齊映前導引騅頭,嚴震迎號抱騅足。
路傍垂白天寶民,望騅禮拜見騅哭。
皆言(一作云)玄宗當時無此馬,不免騎騾來幸蜀。
雄雄猛將李令公,收城殺賊豺狼空。
天旋地轉日再中,天子卻坐明光宮。
朝廷無事忘征戰,校獵朝回暮毬宴。
御馬齊登擬用槽④,君王自試宣徽殿。
圉人還進望云騅,性強步闊無方便。
分騣擺杖(一作袂)頭太高,擘肘回頭(一作顱)項難轉。
人人共惡難回跋,潛遣飛龍減芻秣。
銀(一作金)鞍繡韂不復施,空盡(茲引反)天年御槽活。
當時鄒(或作鄙)諺已有言(一作云),莫倚功高(一作能)浪開闊。
登山縱似望云騅,平地須饒紅叱撥。
長安三月花垂草,果下翩翩紫騮好。
千官煖熱李令閑,百馬生獰望云老。
望云騅,爾之種類世世奇。
當時項王乘爾祖,分配英豪(一作雄)稱霸主。
爾身今日逢圣人,從幸巴渝歸入秦。
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何必隨群逐隊到死蹋紅塵。
望云騅,用與不用各有時,爾勿悲。
肉綻筋攣四蹄脫,七馬死盡無馬騎。
天子蒙塵天雨泣,巉巖道路淋漓濕。
崢嶸白草眇難期,謥洞黃泉安可入①。
朱泚圍兵抽未盡,懷光寇騎追行及②。
嬪娥相顧倚樹啼,鹓鷺無聲仰天立。
圉人初進望云騅,彩色憔悴眾馬欺。
上前噴吼如有意,耳尖卓立節踠奇。
君王試遣回胸臆,撮骨鋸牙駢兩肋。
蹄懸四局③腦(一作脛)顆方,胯聳三山尾株(一作扶)直。
圉人畏誚仍相惑,此馬無良空有力。
頻頻齧掣轡難施,往往跳趫鞍(一作騎)不得。
色沮聲悲仰天訴,天不遣言君未識。
亞身受取缸玉羈(一作鞍),開口銜將紫金勒。
君王自此方敢騎,似遇良臣久悽惻。
龍騰魚鱉啅然驚(一作咸震驚),驥朌(一作肸)驢騾少顏色。
七圣心迷運方厄,五丁力盡路猶窄。
橐它(一作駝)山上斧刃堆,望秦嶺下錐頭石。
五六百里真符縣,八十四盤青山驛。
掣開流電有輝光,突過浮云無朕跡。
地平險(一作隘)盡施黃屋,九九屬車十二纛。
齊映前導引騅頭,嚴震迎號抱騅足。
路傍垂白天寶民,望騅禮拜見騅哭。
皆言(一作云)玄宗當時無此馬,不免騎騾來幸蜀。
雄雄猛將李令公,收城殺賊豺狼空。
天旋地轉日再中,天子卻坐明光宮。
朝廷無事忘征戰,校獵朝回暮毬宴。
御馬齊登擬用槽④,君王自試宣徽殿。
圉人還進望云騅,性強步闊無方便。
分騣擺杖(一作袂)頭太高,擘肘回頭(一作顱)項難轉。
人人共惡難回跋,潛遣飛龍減芻秣。
銀(一作金)鞍繡韂不復施,空盡(茲引反)天年御槽活。
當時鄒(或作鄙)諺已有言(一作云),莫倚功高(一作能)浪開闊。
登山縱似望云騅,平地須饒紅叱撥。
長安三月花垂草,果下翩翩紫騮好。
千官煖熱李令閑,百馬生獰望云老。
望云騅,爾之種類世世奇。
當時項王乘爾祖,分配英豪(一作雄)稱霸主。
爾身今日逢圣人,從幸巴渝歸入秦。
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何必隨群逐隊到死蹋紅塵。
望云騅,用與不用各有時,爾勿悲。
評注
《石洲詩話》:
元相《望云騅歌》,賦而比也。玉川《月蝕詩》點逗恒州事,則亦賦而比也,而元則更切本事矣。
《王闿運手批唐詩選》:此等發議論處,必須用典以為色澤,乃增氣勢(「朝廷無事」四句下)。神力拉入不自知,比杜子美硬用「三抬頭」,有工拙、靈笨之異。此模仿「泲水自清」筆法(「長安三月」四句下)。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雨后海棠(宋·謝翱)
- 雨后海棠(當代·程濱)
- 雨后海珠登眺(明·岑萬)
- 雨后海珠登眺(明·李義壯)
- 雨后清曉梳頭讀書懷古堂二首(宋·楊萬里)
- 雨后渡江(清·胡醇)
- 雨后游華嚴川馬上作(宋·文彥博)
- 雨后游華樓與孝陸訪名山第一碑(近現代·黃公渚)
- 雨后游南門寺(唐·劉滄)
- 雨后游園(清·袁世凱)
- 雨后游大愚(宋·蘇轍)
- 雨后游岳麓山(清·鄭先樸)
- 雨后游朱園(宋·張耒)
- 雨后游極樂寺(清·佛蕓保)
- 雨后游王氏懺園(清·查禮)
- 雨后游竹溪寺題壁(清·林占梅)
- 雨后游輞川(唐·李端)
- 雨后游金魚池因述其事用戒諸生(清·戴亨)
- 雨后湖上(清·李西堂)
- 雨后湖亭待月(清·鄧方)
- 雨后湖亭看月(清·胤禛)
- 雨后湖山一覽亭同歐楨伯汪仲淹小坐(明·黎民表)
- 雨后湖樓曉起(清末民國初·俞明震)
- 雨后溪上望月(清末民國初·陳肇興)
- 雨后溪園即事(明·何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