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望天門山(唐·李白)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望天門山(唐·李白)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評注
《入蜀記》
(出姑熟)至大信口泊舟。蓋自此出大江,須風便乃可行,往往連日阻風。兩小山夾江,即東梁、西梁,一名天門山。李太白詩云:「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皆得句于此。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
郭云:說盡目前山水。將孤帆一片影出「望」字,詩中有畫。
《唐詩直解》
一幅絕好畫意。
《唐詩訓解》
指點景物如畫。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珽曰:以山相對,照應「中斷」;以水流回,承應「江開」,意調出自天然。
《唐詩摘鈔》
語無深意,寫景逼真。
《唐詩箋注》
此天然圖畫境界,正難有此大手筆寫成。
《唐宋詩醇》
對結另是一體。詞調高華,言盡意不盡,不得以半律議之。胡應麟曰:此及「朝辭白帝」等作,俱極自然,洵屬神品,足以擅場一代。
《詩境淺說續編》
大江自岷山來,與金沙江合,鳳舞龍飛,東趨荊楚,至天門,稍折而北,山勢中分,江流益縱。遙見遠在夕陽明處。此詩賦天門山,宛然楚江風景……能手固無淺語也。
《唐詩鑒賞辭典》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涂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于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系著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岳云臺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后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于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么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潛臺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于看見了你。
由于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題,詩題應該叫「舟行望天門山」。
(劉學鍇)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