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憶江南 大石(宋·周邦彥)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望江南/憶江南 大石(宋·周邦彥)
游妓散,獨自繞回堤。
芳草懷煙迷水曲,密云銜雨暗城西。
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墻外見花尋路轉,柳陰行馬過鶯啼。
無處不凄凄。
芳草懷煙迷水曲,密云銜雨暗城西。
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墻外見花尋路轉,柳陰行馬過鶯啼。
無處不凄凄。
評注
這首詞起筆「 游枝散 」,即道繁華及過眼云煙,文脈貫到底 ,終成「無處不凄凄 」之境,語約而意豐。
「芳草 」句以下全系寫景 ,烘染之筆。「懷」、「迷」、「銜」、「暗」,下得極精妙。「芳草」三句寫盡天陰欲雨,春寒中人 。下「銜」字、「暗 」、意謂雨意垂垂已在眉睫之間,復以「 九陌未沾泥 」略略一挑,雖境界不復盡同,而亦正堪融會。結尾挑起,似寬放出一句,而實緊追了一句,文心細甚。
詞中不忌重字 ,故上云「未沾泥」,下云「未成蹊 」,桃李甜美,人孰不愛吃,但至春晚其下仍未成蹊 ,寫出荒涼孤迥之味 。見花而尋路,說行馬而鶯啼 ,點明無人 。此情此景 ,舊之為「凄凄」,冠以「無處不」則全詞景語皆活。
「芳草 」句以下全系寫景 ,烘染之筆。「懷」、「迷」、「銜」、「暗」,下得極精妙。「芳草」三句寫盡天陰欲雨,春寒中人 。下「銜」字、「暗 」、意謂雨意垂垂已在眉睫之間,復以「 九陌未沾泥 」略略一挑,雖境界不復盡同,而亦正堪融會。結尾挑起,似寬放出一句,而實緊追了一句,文心細甚。
詞中不忌重字 ,故上云「未沾泥」,下云「未成蹊 」,桃李甜美,人孰不愛吃,但至春晚其下仍未成蹊 ,寫出荒涼孤迥之味 。見花而尋路,說行馬而鶯啼 ,點明無人 。此情此景 ,舊之為「凄凄」,冠以「無處不」則全詞景語皆活。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潞河(明·鐘芳)
- 潞陽客舍和儲生韻(元·柯九思)
- 潞陽曉訪馮員外汝言(明·謝榛)
- 潢上釣魚得四十九枚戲成小詩(明·李英)
- 潢州憶丁顯(明·王稱)
- 潢河(宋·趙彥珖)
- 潢溪釣者逸閑軒(明·李昌祺)
- 潦倒(宋·呂本中)
- 潦滸市次梅花山人壁間韻(明·張天賦)
- 潦雨排悶二首(宋末元初·仇遠)
- 潭上二首(金·趙秉文)
- 潭上作(唐·張喬)
- 潭上作(明末清初·屈大均)
- 潭上作(明末清初·屈大均)
- 潭上偶詠(元末明初·張羽)
- 潭上喜見新月(唐·李德裕)
- 潭上(宋·釋永頤)
- 潭口尋仙洞(明·釋今無)
- 潭嵐院(宋·李孝博)
- 潭州東明石觀音贊(宋·釋德洪)
- 潭州使院書情寄江夏賀蘭副端(唐·戴叔倫)
- 潭州四通館題梁(宋·無名氏)
- 潭州席上贈舞柘枝妓(唐·殷堯藩)
- 潭州新學詩(宋·王安石)
- 潭州雜懷(明·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