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擬十首(金·趙秉文)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雜擬十首(金·趙秉文)
押尤韻
押尤韻
朱明變氣候,大火向西流。
六龍整征轡,倏忽夏已秋。
閶闔來悲風,霜棱被九州。
豈不念時節,歲律聿其周。
精衛填溟海,木石安所投。
獨攜羨門子,高步登昆丘。
千秋長不老,永謝區中囚。
六龍整征轡,倏忽夏已秋。
閶闔來悲風,霜棱被九州。
豈不念時節,歲律聿其周。
精衛填溟海,木石安所投。
獨攜羨門子,高步登昆丘。
千秋長不老,永謝區中囚。
其二(金·趙秉文)
押侵韻
押侵韻
朔風厲嚴氣,玄云結層陰。
霜雪被原野,行李寒骎骎。
躑躅獸強顧,驚鳥辭故林。
路滑局峻坂,緣云上嵚崟。
挽藤斷人跡,反畏跫然音。
藜藿不充腸,況乃饑鼯侵。
開門望晴霽,白日肯照臨。
不憂凍餒逼,所懷四海心。
聊興漆室嘆,不待雍門琴。
霜雪被原野,行李寒骎骎。
躑躅獸強顧,驚鳥辭故林。
路滑局峻坂,緣云上嵚崟。
挽藤斷人跡,反畏跫然音。
藜藿不充腸,況乃饑鼯侵。
開門望晴霽,白日肯照臨。
不憂凍餒逼,所懷四海心。
聊興漆室嘆,不待雍門琴。
其三(金·趙秉文)
押歌韻
押歌韻
白日淪西汜,滄海無回波。
四時更代謝,奈此遲暮何。
我欲制頹光,惜無魯陽戈。
憑高望八荒,■(目尚)眖迷山阿。
驚風振江海,山林無靜柯。
獸狂走四顧,曠野彌絓羅。
西登廣武山,北顧望三河。
蓬蒿蔽極目,人少虎狼多。
喟然發長嘆,撫劍徒悲歌。
四時更代謝,奈此遲暮何。
我欲制頹光,惜無魯陽戈。
憑高望八荒,■(目尚)眖迷山阿。
驚風振江海,山林無靜柯。
獸狂走四顧,曠野彌絓羅。
西登廣武山,北顧望三河。
蓬蒿蔽極目,人少虎狼多。
喟然發長嘆,撫劍徒悲歌。
其四(金·趙秉文)
猗猗南山竹,并生凡卉叢。
歲晏多霜雪,見別蕭艾中。
我欲食鹓雛,千歲不一逢。
留之和律呂,截作嶰谷筒。
一變為清商,日暮來悲風。
清泉溉石根,上有白云封。
虛心抱靜節,知音為誰容。
不如歸去來,一竿釣清灃。
歲晏多霜雪,見別蕭艾中。
我欲食鹓雛,千歲不一逢。
留之和律呂,截作嶰谷筒。
一變為清商,日暮來悲風。
清泉溉石根,上有白云封。
虛心抱靜節,知音為誰容。
不如歸去來,一竿釣清灃。
其五(金·趙秉文)
押侵韻
押侵韻
猗猗竹與桐,并生江之潯。
朝日照孫枝,夕風振瑤林。
鳳皇天外來,飛下玉山岑。
棲枝食其實,氣類無幽深。
夔倫不世出,斤斧倘見尋。
一截嶰谷管,一制薰風琴。
偶蒙識者賞,無窮出清音。
朝日照孫枝,夕風振瑤林。
鳳皇天外來,飛下玉山岑。
棲枝食其實,氣類無幽深。
夔倫不世出,斤斧倘見尋。
一截嶰谷管,一制薰風琴。
偶蒙識者賞,無窮出清音。
其六(金·趙秉文)
九齡起韶州,妻子家海濱。
又如帝室寶,海底珊瑚金。
人生有南北,此道無古今。
迢迢龍江上,鴻飛萬里心。
晚菊有正性,托根寒水津。
不隨黃葉秋,況爭紫蘭春。
依依抱晚節,冷艷排霜晨。
日暮碧云滋,折花思遠人。
鳴雁不我待,霜露日夜新。
愿言垂采摘,歲晏委荊榛。
又如帝室寶,海底珊瑚金。
人生有南北,此道無古今。
迢迢龍江上,鴻飛萬里心。
晚菊有正性,托根寒水津。
不隨黃葉秋,況爭紫蘭春。
依依抱晚節,冷艷排霜晨。
日暮碧云滋,折花思遠人。
鳴雁不我待,霜露日夜新。
愿言垂采摘,歲晏委荊榛。
其七(金·趙秉文)
押侵韻
押侵韻
空齋日無事,起坐橫鳴琴。
明月入我牖,照見萬古心。
古風不復還,中有太古音。
置琴掛壁上,吾道無古今。
明月入我牖,照見萬古心。
古風不復還,中有太古音。
置琴掛壁上,吾道無古今。
其八(金·趙秉文)
押庚韻
押庚韻
戚戚去故里,辛苦從軍行。
黃沙翳白骨,麟閣垂功名。
西北秋風至,日暮愁云生。
火燒白草岡,水斷黃河聲。
天寒馬屯縮,仰天為悲鳴。
男兒貴死難,義重鴻毛輕。
南登雕陰坂,北望驃騎營。
駐馬千丈坡,射雕萬里程。
黃沙翳白骨,麟閣垂功名。
西北秋風至,日暮愁云生。
火燒白草岡,水斷黃河聲。
天寒馬屯縮,仰天為悲鳴。
男兒貴死難,義重鴻毛輕。
南登雕陰坂,北望驃騎營。
駐馬千丈坡,射雕萬里程。
其九(金·趙秉文)
押皓韻
押皓韻
西北有高城,來往交河道。
古來征戰地,白骨埋秋草。
人壽非金石,生男不待老。
不敢上譙樓,唯恐愁絕倒。
古來征戰地,白骨埋秋草。
人壽非金石,生男不待老。
不敢上譙樓,唯恐愁絕倒。
其十(金·趙秉文)
押紙韻
押紙韻
秦時筑上郡,漢家事西鄙。
邊兵鏖雨雪,血漲黃河水。
千秋萬歲后,魂魄來游此。
一誦古戰場,悲風來萬里。
邊兵鏖雨雪,血漲黃河水。
千秋萬歲后,魂魄來游此。
一誦古戰場,悲風來萬里。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奉寄靈巖長老確公大師 其二(宋·盛陶)
- 奉寄獻恭叔父(清·葉在琦)
- 奉寄王冢宰(明·沈周)
- 奉寄王宣慰兼呈九靈先生(元末明初·丁鶴年)
- 奉寄王江州六首(明·胡應麟)
- 奉寄瑤泉申學士二首(明·張元凱)
- 奉寄田上人(宋末元初·仇遠)
- 奉寄白巖先生(明·邵寶)
- 奉寄皇甫補闕(唐·張繼)
- 奉寄神木使者伍正郎思謹因懷王內翰宜學鎦給(明·符錫)
- 奉寄秋谷兄山居(清·趙執端)
- 奉寄章十侍御(唐·杜甫)
- 奉寄筠巢翁(明·陳獻章)
- 奉寄紹興陳司理(明·謝與思)
- 奉寄翁少司馬(明·王世貞)
- 奉寄翰林鄧善之侍講學士(元·范梈)
- 奉寄胡教授(宋·岳珂)
- 奉寄致政太宰楊公六首(明·王世貞)
- 奉寄蕪湖征局都曹(宋·呂南公)
- 奉寄茅山道士求香茶(明·管訥)
- 奉寄表兄白留守兼呈楊廉使(元末明初·丁鶴年)
- 奉寄襄陽張學士兄(宋·歐陽修)
- 奉寄西京玉汝相公(宋·范純仁)
- 奉寄西園主人(宋·周孚)
- 奉寄趙伯器參政尹時中員外五十韻(元末明初·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