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楊白花(唐·柳宗元)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雜曲歌辭 楊白花(唐·柳宗元)
押紙韻
押紙韻
楊白花,風吹渡江水。
坐令宮樹無顏色,搖蕩春光千萬里。
茫茫曉日下長秋①,哀歌未斷城鴉起。
坐令宮樹無顏色,搖蕩春光千萬里。
茫茫曉日下長秋①,哀歌未斷城鴉起。
評注
《彥周詩話》:
楊華既奔梁,元魏胡武靈后,作《楊白華歌》,令宮人連臂踏足歌之,聲甚凄斷。柳子厚樂府云:「楊白華,風吹渡江水……」,言婉而情深,古今絕唱也。
《野客叢書》:柳子厚有《楊白花》,此正與漢宮人歌《赤風來曲》相似。
《唐詩品匯》:劉云:語調適與事情俱美,其馀音杳杳,可以泣鬼神者,惜不令連臂者歌之。
《唐詩解》:唐人用樂府舊題,咸別自造意,惟此篇為擬古。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郭浚曰:情思悠遠,備至無聊,太白有此風味。陸時雍曰:較本詞覺雅。吳山民曰:「茫茫」句,見得足太后。周珽:才睹「曉日」,忽聞「晚鴉」、恍惚哀歌,摹情極盡,此得擬古之正路者。
《唐風定》:音節渾是盛唐。
《韋柳詩集》:蔣之翹云:子厚樂府小曲如《楊白花》,似得太白遺韻。
《載酒園詩話》:凡編詩者,切不宜以樂府編入七言古。如柳詩:「楊白花,……哀歌未斷城鴉起。」真可謂微而顯,宛肖胸中所欲言。然不先知胡太后事,安知此詩之妙。
《唐詩評注》:顧華玉稱此詩更不淺露,反極悲哀,其能爾者,當由即景含情。
《唐詩別裁》:長秋宮,太后所居。通篇不露正旨,而以「長秋」二字逗出,用筆用意在微顯之間。
《網師園唐詩箋》:妙在不即不離間。
《刪訂唐詩解》:吳昌祺曰:直欲亞太白《烏棲曲》。
《唐詩箋要》:言既情深,未嘗說盡、而姿致橫流,真覺幽好在象外。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癸丑江上春感(清末近現代初·楊圻)
- 癸丑浙闈奉調簾差因格于例,明經科未與考者(清·陸汝猷)
- 癸丑燈夕(宋·韓琦)
- 癸丑獄中作(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癸丑獄中作(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癸丑生朝舟行有感(宋·楊冠卿)
- 癸丑監中送謝寧灣南旋(明·蕭應韶)
- 癸丑秋八月喜文斗金吾從漢陽來相見偕李潛石(明·釋今無)
- 癸丑秋冬之際,山居偶成四首(近現代·沈祖棻)
- 癸丑秋游疏山首坐璣上人以其嘗在五羊相識求(宋·曾豐)
- 癸丑秋陳妾得舉一子時婿年四旬矣志喜(清·吳巽)
- 癸丑臘大暖志之(宋·葛洪)
- 癸丑記顏(宋·劉克莊)
- 癸丑避寇東陽偶成(清·王仲霞)
- 癸丑重九登山亭追懷頃在興元常以是日獵中梁(宋·陸游)
- 癸丑除夕口號柬古英上人(明·劉崧)
- 癸丑除夕旅居上海(清末民國初·俞明震)
- 癸丑除夕時寄居雙忠庵(清·文漢光)
- 癸丑除夕次敖靜之韻(明·祁順)
- 癸丑除夕(明·伍瑞隆)
- 癸丑除夕(清·李慈銘)
- 癸丑除夕(清·陳維崧)
- 癸丑除夜(清·曹禾)
- 癸丑首正(元末明初·郭鈺)
- 癸丑﹙1853﹚元日試筆(清·查元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