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欸乃曲(唐·元結)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雜曲歌辭 欸乃曲(唐·元結)
押刪韻
押刪韻
題注:欸乃,棹船聲也。
大歷丁未中,漫叟結為道州刺史,以軍事詣都使。還州,逢春水,舟行不進,作〈欸乃〉五首(作〈欸乃〉五章),令舟子唱之,蓋以取適于道路云(蓋以取適于道路耳)。
偏①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閑。
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評注
《唐詩鑒賞辭典》:
湘江二月春水平, 滿月和風宜夜行。
唱橈欲過平陽戍, 守吏相呼問姓名。
本詩作于大歷二年(767)。作者(時任道州刺史)因軍事詣長沙都督府,返回道州(今湖南道縣西)途中,逢春水大發,船行困難,于是作詩五首,「令舟子唱之,蓋以取適道路云。」(詩序)「欸乃」為棹聲。「欸乃曲」猶船歌。
從長沙還道州,本屬逆水,又遇江水上漲,怎么能說「宜夜行」呢?這樣寫,是正因為實際情況不便行舟,才需要努力和樂觀的緣故。詩的前兩句將二月湘江之夜寫得平和美好,「春水平」寫出了江面的開闊,「和風」寫出了春風的和煦,「滿月」寫出月色的明朗。詩句洋溢著樂觀精神,深得民歌之神髓。
三、四句是詩人信手拈來一件行船途遇之事,做入詩中:當槳聲伴著歌聲的節拍,行駛近平陽戍(在衡陽以南)時,突然傳來高聲喝問,打斷了船歌:原來是戍守的官吏在喝問姓名。
如此美好、富于詩意的夜里,半路「殺」出一個「守吏」,還不大殺風景么?本來應該聽到月下驚鳥的啼鳴,遠村的犬吠,那才有詩意呢。前人也一直是這樣寫的,但此詩一反前人老套,另辟新境。「守吏相呼問姓名」,這個平凡的細節散發著濃郁的時代生活氣息。在大歷年間,天下早不是「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那般太平了。元結做道州刺史便是在「州小經亂亡」(《舂陵行》)之后。春江月夜行船,遇到關卡和喝問,破壞了境界的和諧,正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特征。其次,這一情節也寫出了夜行船途中異樣的感受。靜夜里傳來守吏的喝問,并不會使當時的行人意外和愕然,反倒有一種安全感。當船被發放通行,結束了一程,開始了新的一程,乘客與船夫都會有一種似憂如喜的感受。可見后兩句不但意味豐富,而且新鮮。這才是元結此詩獨到之處。
這樣的詩句是即興式的,似乎得來全不費工夫。但敢于把前所未有的情景入詩,卻非有創新的勇氣不可。和任何創造一樣,詩永遠需要新意。
(周嘯天)
唱橈欲過平陽戍, 守吏相呼問姓名。
本詩作于大歷二年(767)。作者(時任道州刺史)因軍事詣長沙都督府,返回道州(今湖南道縣西)途中,逢春水大發,船行困難,于是作詩五首,「令舟子唱之,蓋以取適道路云。」(詩序)「欸乃」為棹聲。「欸乃曲」猶船歌。
從長沙還道州,本屬逆水,又遇江水上漲,怎么能說「宜夜行」呢?這樣寫,是正因為實際情況不便行舟,才需要努力和樂觀的緣故。詩的前兩句將二月湘江之夜寫得平和美好,「春水平」寫出了江面的開闊,「和風」寫出了春風的和煦,「滿月」寫出月色的明朗。詩句洋溢著樂觀精神,深得民歌之神髓。
三、四句是詩人信手拈來一件行船途遇之事,做入詩中:當槳聲伴著歌聲的節拍,行駛近平陽戍(在衡陽以南)時,突然傳來高聲喝問,打斷了船歌:原來是戍守的官吏在喝問姓名。
如此美好、富于詩意的夜里,半路「殺」出一個「守吏」,還不大殺風景么?本來應該聽到月下驚鳥的啼鳴,遠村的犬吠,那才有詩意呢。前人也一直是這樣寫的,但此詩一反前人老套,另辟新境。「守吏相呼問姓名」,這個平凡的細節散發著濃郁的時代生活氣息。在大歷年間,天下早不是「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那般太平了。元結做道州刺史便是在「州小經亂亡」(《舂陵行》)之后。春江月夜行船,遇到關卡和喝問,破壞了境界的和諧,正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特征。其次,這一情節也寫出了夜行船途中異樣的感受。靜夜里傳來守吏的喝問,并不會使當時的行人意外和愕然,反倒有一種安全感。當船被發放通行,結束了一程,開始了新的一程,乘客與船夫都會有一種似憂如喜的感受。可見后兩句不但意味豐富,而且新鮮。這才是元結此詩獨到之處。
這樣的詩句是即興式的,似乎得來全不費工夫。但敢于把前所未有的情景入詩,卻非有創新的勇氣不可。和任何創造一樣,詩永遠需要新意。
(周嘯天)
其二(唐·元結)
押庚韻
押庚韻
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
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評注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輕輕淺淺,悠然在目,味正在逼真。
《詩境淺說續編》:橈歌與竹枝詞相似,就眼前景物,隨意寫之。此詩賦夜行船,后二句言榜人搖艫作歌,將過平陽之戍,津吏以宵行宜詰,呼問姓名,乃啟關放客。此水程恒有之事,作者獨能寫出之。
其三(唐·元結)
押侵韻
押侵韻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猿吟。
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評注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切響浮聲發巧深,研摩雖苦果何心?浪翁水樂無宮徵,自是云山韶濩音。自注:「水樂,次山事。又其《欸乃曲》云:‘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解云:「元次山詩,自在方圓之外。末句即以其所作《欸乃曲》擬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徐充云:有幽渺無窮之趣。周珽云:煙雨晦暝,猿吟朝暮,此際「欸乃」時發,靜而聽之,自有無窮幽思,誰謂山謳野唱,非清廟、明堂之響,不足以娛耳也。
《歷代詩法》:微變《竹枝》。
其四(唐·元結)
押東韻
押東韻
零陵郡北湘水東,浯溪形勝滿湘中。
溪口石顛堪自逸,誰能相伴作漁翁。
溪口石顛堪自逸,誰能相伴作漁翁。
其五(唐·元結)
押先韻
押先韻
下瀧船似入深淵,上瀧船似欲升天。
瀧南始到九疑郡,應絕高人乘興船。
瀧南始到九疑郡,應絕高人乘興船。
評注
《唐詩歸》:
鐘云:此境非目擊不信(「上瀧船似」句下)。又云:語帶嘲笑,妙甚可思。
《匯編唐詩十集》:唐云:語類風謠,《欸乃》本色。
以下總評
程大呂《演繁露》:元次山《欸乃曲》五章,全是絕句,如《竹枝》之類,其謂「欸乃」者,殆舟人于歌聲之外,別出一聲,以互相其歌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龍潭方丈(宋·樓鑰)
- 龍潭曉發(清·繆徵甲)
- 龍潭村(清·張衡)
- 龍潭瀑布泉(宋·張衡)
- 龍潭瀑布(明·李孫宸)
- 龍潭瀑(近現代·黃公渚)
- 龍潭靈應(明·黎邦瑊)
- 龍潭石(清·盛大謨)
- 龍潭禱雨記事(宋·楊幼輿)
- 龍潭虎穴闖不怕,令人羞死黃天霸題韓羽畫虹(民國末當代初·聶紺弩)
- 龍潭觀瀑有白杜鵑數株搖曳可愛(當代·劉雄)
- 龍潭觀瀑次老杜集中《萬丈潭》詩韻(近現代·方守敦)
- 龍潭路望隔江桃葉山(清·洪繻)
- 龍潭道中雨后同陳小梧詹湘亭賦(清·沈清瑞)
- 龍潭道中(清·錢九韶)
- 龍潭阻風夜興(元·何中)
- 龍潭阻風懷彭雪琴方伯(清·李鴻章)
- 龍潭驛即事(明·王世貞)
- 龍潭驛小憩(明·倪岳)
- 龍潭(元·劉因)
- 龍潭(唐·應物)
- 龍潭(唐·韋莊)
- 龍潭(宋·李綱)
- 龍潭(宋·沈遼)
- 龍潭(宋·白玉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