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雜詩七首(魏晉·曹植)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雜詩七首(魏晉·曹植)
  押侵韻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其二(魏晉·曹植)
轉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
何意回飆舉,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
類此游客子,捐軀遠從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復道,沈憂令人老。
   其三(魏晉·曹植)
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
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云。
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飛鳥繞樹翔,噭噭鳴索群。
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其四(魏晉·曹植)
  押紙韻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
俛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其五(魏晉·曹植)
  押尤韻
仆夫早嚴駕,吾行將遠游。
遠游欲何之,吳國為我仇。
將騁萬里涂,東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
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
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評注
①這一首寫作者自己立功立業殉國赴難的志愿。很可能是和《贈白馬玉彪》同 時的作品,其時在黃初四年 (223),曹植以鄄城王應詔到洛陽。他在《贈白馬 王彪》詩里說「怨彼東路長」,在本篇說「東路安足由」,「東路」就是指從 浴陽赴鄄城之路。鄄城在今山東省鄄城縣。 ②仆夫:指趕車的人。嚴駕:整 治車駕。 ③由:行。 ④江介:江間。 ⑤淮泗:指淮水與泗水,江與淮、 泗都是南征孫權所必經。 ⑥無方舟:無渡水的工具,比喻沒有權柄。 ⑦以 上二句,就是《求自試表》「徒榮其軀而豐其體,……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 之所志也」一段話的意思。
【品評】
本篇可能作于黃初四年 (223)詩人辭別洛陽東歸封地鄄城的途中。詩人不 得不奉命歸藩,然而他的心卻向往著南征東吳,征戰沙場。「將騁萬里途,東 路安足由?」他多不愿意踏上東到鄄城的路啊!長江上激越的風聲,滾滾東去 的淮水泗水,都在召喚他,令他渾身熱血沸騰。他多想渡過江啊!「惜哉無方 舟」!詩人表面上是惋惜無舟可波,實質上是暗喻自己名為藩王,實為囚徒, 夠剝奪了參政權利,報國無門。他在詩中委婉地控訴了曹丕對他的壓制,痛切 地呼喊:閑居不是我的志向,我情愿為解除國患而赴湯踏火!
這首詩一起調就籠罩著一股急追之感,令讀者仿佛看到詩人星夜兼程地奔 向征吳之途。他在想像中馳騁萬里,在現實中卻寸步難行。因此,他愈是把赴 吳的心情寫得急如星火,就愈足見出他急于有為的如焚憂心。
   其六(魏晉·曹植)
飛觀百馀尺,臨牖御欞軒。
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媮(一作偷)自閑。
國讎亮不塞,甘心思喪元。
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聲發,聆我慷慨言。
   其七(魏晉·曹植)
攬衣出中閨,逍遙步兩楹。
閒房何寂寞,綠草被階庭。
空室自生風,百鳥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憂戚與我并。
佳人在遠道,妾身單且煢。
歡會難再遇,芝蘭不重榮。
人皆棄舊愛,君豈若平生。
寄松為女蘿,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帶,朝夕不墮傾。
倘終顧盻恩,永副我中情。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