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終還京師北岳王某以送晁以道韻作詩贈行(宋·王安中)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李永終還京師北岳王某以送晁以道韻作詩贈行某外大父賢良裴公實為邯鄲公行狀契義良厚故見之篇首(宋·王安中)
外家東眷裴,典學不觀徼。
初來接諸彥,半發士龍笑。
賢科兩過閣,萬字出戲調。
盡記十二題,博洽古人肖。
亡書問安世,多識數華嶠。
劉蕡廷策訐,罷去終弗耀。
縱橫五車讀,未捷一律剽。
生涯日蕭索,更甚東陵召。
當時邯鄲公,似是洛陽少。
文潤淮南草,詩賡苑中釣。
殿廬忽厭直,郡閤或坐嘯。
相從賓客老,莫逆肝膽照。
嚴詩見杜集,殆極天下妙。
鵩來蒲州坐,永隔宣室召。
門生狀董晉,寒筆信雄峭。
豈慚吳季札,墓劍掛遺鞘。
嗟予乃裴出,母賢如德耀。
授予其父書,勉使起應詔。
此文載編末,疾讀快欲叫。
耆舊成鬼錄,零落真可吊。
但聞康靖第,萬物閟家廟。
子孫同蠹魚,奇字飽咀噍。
始予識京掾,已嘆才業劭。
叔兮秉周禮,莊若客位醮。
官閑恣討論,燈火親夜燒。
固疑言語工,未睹寸管掉。
高篇晚發伏,疲兵血爭漂。
予拔中山毛,載穎從八竅。
攜持托抱關,免以不敏譙。
規容曹參隨,敵敢楊雄料。
寧憂無肉瘦,政恐俗難療。
冥搜廢曹務,招隱慕蕓蓧。
子行擇所向,山水足觀晀。
慎勿厭家雞,造請歷權要。
初來接諸彥,半發士龍笑。
賢科兩過閣,萬字出戲調。
盡記十二題,博洽古人肖。
亡書問安世,多識數華嶠。
劉蕡廷策訐,罷去終弗耀。
縱橫五車讀,未捷一律剽。
生涯日蕭索,更甚東陵召。
當時邯鄲公,似是洛陽少。
文潤淮南草,詩賡苑中釣。
殿廬忽厭直,郡閤或坐嘯。
相從賓客老,莫逆肝膽照。
嚴詩見杜集,殆極天下妙。
鵩來蒲州坐,永隔宣室召。
門生狀董晉,寒筆信雄峭。
豈慚吳季札,墓劍掛遺鞘。
嗟予乃裴出,母賢如德耀。
授予其父書,勉使起應詔。
此文載編末,疾讀快欲叫。
耆舊成鬼錄,零落真可吊。
但聞康靖第,萬物閟家廟。
子孫同蠹魚,奇字飽咀噍。
始予識京掾,已嘆才業劭。
叔兮秉周禮,莊若客位醮。
官閑恣討論,燈火親夜燒。
固疑言語工,未睹寸管掉。
高篇晚發伏,疲兵血爭漂。
予拔中山毛,載穎從八竅。
攜持托抱關,免以不敏譙。
規容曹參隨,敵敢楊雄料。
寧憂無肉瘦,政恐俗難療。
冥搜廢曹務,招隱慕蕓蓧。
子行擇所向,山水足觀晀。
慎勿厭家雞,造請歷權要。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溪上吟(宋·黃庭堅)
- 溪上吟(近現代·汪石青)
- 溪上和光岳(明·莊昶)
- 溪上墺(宋·陳著)
- 溪上夜釣(宋·陸游)
- 溪上尋梅不遇(宋·王炎)
- 溪上尋梅(宋·晁公溯)
- 溪上小憩(宋·舒岳祥)
- 溪上小酌(宋·陸游)
- 溪上小雨(宋·陸游)
- 溪上居(明·張正蒙)
- 溪上懷人(清·傅燮鼎)
- 溪上懷姚明府(明·佘翔)
- 溪上春日(宋·王庭圭)
- 溪上春望(唐·羅鄴)
- 溪上春(宋·李龏)
- 溪上晚歸(明·鄭學醇)
- 溪上晚春(明·區懷年)
- 溪上晚景(明·朱誠泳)
- 溪上晚望二絕(宋·王炎)
- 溪上晚步二首(宋·王炎)
- 溪上晚步次閒來無日不從容韻(明末清初·王夫之)
- 溪上晚步(元·陳鎰)
- 溪上晚步(明·黎遂球)
- 溪上晚眺(宋·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