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文邀同雪澄、實甫、陶陽二子上涌村啖荔(清·丘逢甲)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李湘文(啟隆)邀同雪澄、實甫、陶陽二子上涌村啖荔枝作(清·丘逢甲)
題注:戊申稿,清光緒三十四年作
東村有荔枝,西村有荔枝,南村有荔枝,北村有荔枝,村人看客銜尾舟來時。
雙輪在前畫舫隨,入涌涌路歧復歧,汽笛鳴使村人知。
村人有約遠迎客,村童村婦紛來窺。
幾成看殺衛叔寶,荔枝樹下人爭圍。
豈知老饕蒼髯已三尺,馀客亦復鬑鬑皆有須,但動食指思朵頤。
是時荔枝半生熟,青紅滿眼光陸離。
荷包太早桂味遲,五月黑葉方垂垂。
采之滿筐出供客,更令飽飫兼僮廝。
我舟泊處上有丞相祠①。
但能耕稼魏公莊,豈必識字為佳兒。
村居若有千樹荔,更用千戶侯何為?
維閩與粵荔枝國,各有佳品因時宜。
君謨作譜起聚訟,彼優此劣詞何支。
我生于閩長僑粵,有荔枝處皆嘗之。
平生嗜荔如嗜色,情人之眼皆西施。
少年最愛十八娘,至今追憶神猶馳。
自來嶺南日啖三百顆,臨風輒念天人姿。
門書荔子甲天下,已生荔子生梅妃②。
梅妃生閩楊妃粵,楊妃寵盛梅妃衰。
人間選色論品目,兩皆尤物天所遺。
亦如荔枝各具色香味,相看不厭、不見常相思。
奈何玉環不自愛鄉味,坐令蜀產稱珍奇。
蜀荔之佳萬萬遜閩粵,維髯蜀客亦謂言非欺。
惜髯但啖粵荔未到閩海湄,惟應楚客粵歸足傲道州老,此來非早仍非遲③。
親解海山仙人絳羅襦,臨江況復將別離?
江天過午村雞啼,滿船載得荔枝去,濛濛煙雨遮船旗。
雙輪在前畫舫隨,入涌涌路歧復歧,汽笛鳴使村人知。
村人有約遠迎客,村童村婦紛來窺。
幾成看殺衛叔寶,荔枝樹下人爭圍。
豈知老饕蒼髯已三尺,馀客亦復鬑鬑皆有須,但動食指思朵頤。
是時荔枝半生熟,青紅滿眼光陸離。
荷包太早桂味遲,五月黑葉方垂垂。
采之滿筐出供客,更令飽飫兼僮廝。
我舟泊處上有丞相祠①。
但能耕稼魏公莊,豈必識字為佳兒。
村居若有千樹荔,更用千戶侯何為?
維閩與粵荔枝國,各有佳品因時宜。
君謨作譜起聚訟,彼優此劣詞何支。
我生于閩長僑粵,有荔枝處皆嘗之。
平生嗜荔如嗜色,情人之眼皆西施。
少年最愛十八娘,至今追憶神猶馳。
自來嶺南日啖三百顆,臨風輒念天人姿。
門書荔子甲天下,已生荔子生梅妃②。
梅妃生閩楊妃粵,楊妃寵盛梅妃衰。
人間選色論品目,兩皆尤物天所遺。
亦如荔枝各具色香味,相看不厭、不見常相思。
奈何玉環不自愛鄉味,坐令蜀產稱珍奇。
蜀荔之佳萬萬遜閩粵,維髯蜀客亦謂言非欺。
惜髯但啖粵荔未到閩海湄,惟應楚客粵歸足傲道州老,此來非早仍非遲③。
親解海山仙人絳羅襦,臨江況復將別離?
江天過午村雞啼,滿船載得荔枝去,濛濛煙雨遮船旗。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寄姚玄齋兼柬陳學正(明·鄧雅)
- 寄姚省齋(宋·胡仲弓)
- 寄姚石埭六康(明·釋函是)
- 寄姚觀海(明·鄧雅)
- 寄姚諫議(唐·無可)
- 寄姚贛州(宋·釋永頤)
- 寄姚達泉(宋·何文季)
- 寄姚都水秀夫(明·邵寶)
- 寄姚隱居(明·德祥)
- 寄姜仕可(宋末元初·黃庚)
- 寄姜惟貞太守(明·莊昶)
- 寄姜梅山雷字詩(宋·陸游)
- 寄姜白二子(明·唐順之)
- 寄姜窈窕詩(唐·張叔良)
- 寄姻親浮山梁中舍(明·陶益)
- 寄婁一齋病中(明·江源)
- 寄婁一齋(明·莊昶)
- 寄婁上俞士平提學陸良貴秦文仲二教授(元末明初·王逢)
- 寄婁元善正郎婁江西上饒人時家居修鵝湖書院(明·蘇葵)
- 寄婺倅張同年渭叟并簡其婿黃元輔自然二首(宋·王邁)
- 寄婺守趙玉堂(宋·釋智愚)
- 寄婺州周知錄(宋·林季仲)
- 寄婺州喻良能叔奇(宋·趙蕃)
- 寄婺州李給事二首(唐·裴夷直)
- 寄婺州歐卿德孺(宋·朱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