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謨吹笛歌(宋·田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李謨吹笛歌(宋·田錫)
洛陽少年稱李謨,眾推橫笛多功夫。
當時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四庫本作伊)皆不如。
天津楊柳籠橋綠,朧月澹煙何處宿。
不怕金吾禁夜嚴,偷得新翻禁中曲。
曲中次第能記持,盡向喬欄闇譜之。
性聰心慧歸來習,分明把向月中吹。
五音嘈囋相攙出,呼宮吸徵尤奇崛。
誰羨曹綱善琵琶,未說陽陶能觱栗。
纏(自注:去)聲不斷如連環,重聲忽轉如回山。
清新不比落梅曲,飄飖乍象霓裳翻。
碎節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風簫籟窄。
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盤催曲拍。
錚摐大抵聲雄豪,歷歷出群宮調高。
豐隆驚得蛟螭起,雨趁云隨初嘯嗥。
每到換頭多頓挫,一聲忽迸疑轟破。
玲瓏祇許牙枝催,清脆不容他樂和。
宮城響應聲更輝,夜靜月明諸處聞。
何人懶憶馬南郡,知予已勝桓將軍。
明皇上樓初聽得,聽罷沈呤都不測。
宣令遍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宮。
李謨悉心以實封,皇慈由是寬其罪。
后來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
繡囊探出金線管,揚眉舐唇徒自憐。
驚神動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氣海圓。
波浪無風帖然靜,千里水面鋪輕煙。
水族精靈潛鼓舞,老龍變見來相顧。
因將鐵笛相對吹,李謨未識無驚怖。
乃知藝但出眾奇,不獨人知鬼亦知。
當時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四庫本作伊)皆不如。
天津楊柳籠橋綠,朧月澹煙何處宿。
不怕金吾禁夜嚴,偷得新翻禁中曲。
曲中次第能記持,盡向喬欄闇譜之。
性聰心慧歸來習,分明把向月中吹。
五音嘈囋相攙出,呼宮吸徵尤奇崛。
誰羨曹綱善琵琶,未說陽陶能觱栗。
纏(自注:去)聲不斷如連環,重聲忽轉如回山。
清新不比落梅曲,飄飖乍象霓裳翻。
碎節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風簫籟窄。
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盤催曲拍。
錚摐大抵聲雄豪,歷歷出群宮調高。
豐隆驚得蛟螭起,雨趁云隨初嘯嗥。
每到換頭多頓挫,一聲忽迸疑轟破。
玲瓏祇許牙枝催,清脆不容他樂和。
宮城響應聲更輝,夜靜月明諸處聞。
何人懶憶馬南郡,知予已勝桓將軍。
明皇上樓初聽得,聽罷沈呤都不測。
宣令遍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宮。
李謨悉心以實封,皇慈由是寬其罪。
后來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
繡囊探出金線管,揚眉舐唇徒自憐。
驚神動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氣海圓。
波浪無風帖然靜,千里水面鋪輕煙。
水族精靈潛鼓舞,老龍變見來相顧。
因將鐵笛相對吹,李謨未識無驚怖。
乃知藝但出眾奇,不獨人知鬼亦知。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張太守宅同賈長教會集(明·何景明)
- 張太素之邠幕(宋·梅堯臣)
- 張夫人挽詞(宋·張耒)
- 張夫人挽詞(宋·樓鑰)
- 張奕見訪逆旅(宋·嚴羽)
- 張女挽詩(元·宋褧)
- 張好好詩(唐·杜牧)
- 張如東齋雨詩并似其子翔南(元·黃玠)
- 張威如副戎剛毅之性過人每欲小忍而不得索予(明·釋今無)
- 張婿歸自都門喜賦(明·王稚登)
- 張子中牡丹圖(宋·朱繼芳)
- 張子為園林八詠 別芳(宋·孫覿)
- 張子京扁其先大父居琴之竹軒曰琴瑯玕(宋·汪炎昶)
- 張子以五齊錄事傳見示因贈(明·區大相)
- 張子儀以省員罷官若不釋然者以詩勉之(宋·趙鼎臣)
- 張子儀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宋·楊萬里)
- 張子公以圓鑒見寄作詩報之(宋·李綱)
- 張子公再得湖倅因書寄之(宋·李綱)
- 張子公招飯靈感院(宋·曾幾)
- 張子華作詩誤用事有詩訟其過因次元韻(宋·張守)
- 張子華屢為唱篇有詩要予為首唱次韻謝之二首(宋·張守)
- 張子和子文以長句送朋壺次韻答之(宋·李彭)
- 張子固奉命封冊長白山回以詩送之(金末元初·王寂)
- 張子安求無外道人挽詞(宋·蘇籀)
- 張子常甫自翰林出督學旋以病告寄贈(明·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