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九騷引 感往昔(明·葛高行文)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九騷引 感往昔(明·葛高行文)  
馀少時,與姑共修閫范,王父授《論語》、《毛詩》。嗣后執蘋蘩之事,各處一方,不幸遭有柏舟之憂,與姑相繼遇變,凜凜如登崎嶇之阪,夙夜小心,惟德是先。仰觀清都,俯窺幽冥,人生一世,如白駒之過塵。昔溈汭既徂,洽陽邈矣,女道幾墜,廢寢忘餐,秉炬夜覽,述古人之則,掇后賢之思,悲憤不已。托素懷于青編,作《九騷》,創辭端,蓋奉家大人命云。
歲聿莫而歷蹇兮,執霜心以為柄。
揚真氣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見性。
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驚箕伯之襲幃兮,撞我思之悠悠。
捧《柏舟》之佳韻兮,魂離披而生愁。
持徽音之不二兮,憶兩髦之匹儔。
覽嫠婦之悲賦兮,涕橫迸而沾襟。
聆露雞之三唱兮,夜漫漫而思侵。
竦余志于天崿兮,佩秋蘭而采綠芝。
心與愿之不偕兮,遭坎廩而噫嘻。
托素懷于白云兮,摭蔓茅于九疑。
仰清都之剡剡兮,飲沆瀣而餐露葵。
昔媯汭之厘降兮,欽帝命而名垂。
乃洽陽之不作兮,道晻晻而日墮。
紛吾髟髟有此內美兮,秉鉤陳之遺志。
良夜忽焉而假寐兮,夢女媧之來惎。
列清芬于筆端兮,則穢累而為粹。
效前修之矩規兮,樛玄思乎遠睟。
嘉涂山之蠲思兮,惡褒閻之嘕咥。
閱女史其怦怦兮,九折撾而申肆。
妎嬛媚之為郵兮,抱太素之天懿。
緬先子之豐標兮,心搖搖而如醉。
發鬤鬤而局曲兮,樹諼而靡寐。
精貞函于方寸兮,飛譽冠乎天庭。
處奄奄之塵區兮,敢舍志而違經。
思英英而內棲兮,駕騰騰而上征。
命靈靈而不昧兮,順天稟而修名。
盡中饋之典職兮,調陰教而和羹。
思窈窕之汋態兮,飲瓊瑤之玉漿。
步芳躅其不忘兮,撫角枕而旁徨。
  其二 懷湘江(明·葛高行文)
覽洞庭之流波兮,帝子游乎瀟湘。
神仿佛而忽睹兮,云滃滃而飛揚。
石磕磕而振厓兮,灝長瀾之洋洋。
登巉巖之峻丘兮,攀朻枝而鳥翔。
勁風為之振木兮,柔條悲嗚而似簧。
秋蘭時其未吐兮,芙蓉蔥籠而含香。
緬二妃之清塵兮,芳草藞焉有輝光。
佐重華之隆盛兮,風教垂于椒房。
伊任姒之母周兮,性沉水靚而淑良。
佳媛千古鮮儷兮,郁金并爾噴香。
文姬蘇蕙焉可比兮,毛嬙西子亦匪其行。
慕窈窕之懿范兮,指內則以為方。
握芳椒以流盼兮,折桂枝而樹旌。
步前躅之愔悘兮,注烈思之荌荌。
夫何廢寢而忘餐兮,搜典籍而羅瑤瓊。
張丹檠而讀史兮,惟砥德之是榮。
翻規箴于往牒兮,心戰兢而惺惺。
發鬇鬡而慵整兮,志款款而弗更。
希太素之玄風兮,敢撫奩而渝舊盟。
恧貪穢之淟濁兮,誦《綠衣》而修名。
叩天閽而辟扉兮,謁鉤陳之坤靈。
睇太微之光芒兮,顧微軀其何生。
將法古以垂后兮,裁青編而見情。
庶誕降之不虛兮,弗顧影而愧形。
  其三 望洽陽(明·葛高行文)
惟長子其浚哲兮,古涂山之苗裔。
遙仰文母之婀娜兮,嗣前徽而婉。
羨螽斯之振振兮,吐玉英而樹庭蕙。
望關雎于河洲兮,識靈偶之重別。
貌雍雍而齊莊兮,氣馥馥以內潔。
予誦樛木而知惠兮,殊惡妎婦之催花。
垂萬世之閫格兮,咀性中之天葩。
馳吾思于云際兮,慕圣媛之馀響。
播清塵于千載兮,覽芳規以目爽。
追前修而希靜一兮,宓妃女媧邀以為黨。
女貞乃木之佳諱兮,鴻亦非偶而不翔。
睹微物之清淑兮,生與儷而休有光。
時荏苒其代謝兮,感落葉而心傷。
抱素質而自嫭兮,倚恬淡以為床。
馀將登閬風以息趾兮,征不死之素鄉。
覯銀毫之戴勝兮,贈我白水之瑤漿。
攜雙成之悅婆娑兮,眉聯娟而動朱唇。
內桄桄而靡翳兮,神渙渙而絕塵。
歲與大鈞齊兮,執恍忽而為真。
棲遐志于浮云兮,整青絡而越瑤津。
端直吾之所愿兮,修性理幽惟節與仁。
  其四 矢柏舟(明·葛高行文)
泛柏舟之河中兮,忽人宅傺而內結。
含薄怒以惓惓兮,心郁郁而堅節。
念兩髦之我儀兮,矢靡他而志訣。
持仁義以內修兮,遇緯繣而腸絕。
何庭慈之不諒兮,遏心志而摧折。
嘉共姜之淑慎兮,遵矩矱而自潔。
慟杞妻之崩城兮,赴淄水而嗚咽。
徽爽女之志篤兮,尸還陰而心鐵。
哀八軌之血痕兮,令千載而心裂。
遭大運之殃咎兮,表貞潔以霜雪。
傷花妻之蚤逝兮,閔紗圓于火烈。
皆舍生以取義兮,抱靈修而豈更迭。
撫人生之誰無死兮,一殺身而甄英杰。
遭繽紛而怖覆兮,佩瓊瑤于祁祁。
鐘清英之靈秀兮,魂渺渺而何之?
修靈原之不死兮,涉天津而采紫芝。
天步馀之艱難兮,失比翼以獨居。
悲回腸而傷氣兮,志柏舟而如饑。
奠桂酒而馳念兮,坐蘭閨以凝思。
飲修竹之墜露兮,心披披而淚垂。
匹陶唐之二女兮,軼大漢之惠姬。
慕孟母以孜孜兮,訓三遷而為世師。
中蹇蹇而悶瞀兮,意忳忳而心難夷。
竭誠信而專一兮,忘儇媚而如癡。
  其五 愀離幃(明·葛高行文)
離玄帳之五載兮,致桂酒而為羞。
神剡剡而如見兮,目無睹而心憂。
思舊愛之莫得兮,逝長往而悠悠。
協清和之斌斌兮,護二儀之〖姽柔。
闡坤德之英英兮,匹任姒而尹優。
親蠶桑以為務兮,性勤儉而采芣。
持內則其純備兮,克溫恭而行修。
想儀容之仿佛兮,意歔欷而難蒐。
感霜露之不停兮,羌棄我于何游。
胸悶悶而倦極兮,忽枕籍而如睹。
垂靈袖之納納兮,呼余來而贈蘅草柱。
女不聞乎陰陽兮,始太極而為主。
天統一而萬地兮,日月一而星數。
婦以專一之為美兮,子眾多而一父。
陰伏陽以為德兮,陽統陰以為明。
人在世之貞潔兮,沒萬代而垂名。
昔潔潔之英媛兮,淚瘢瘢而寄情。
身處仁而遷義兮,神飄飄而超太清。
于是忽焉而大覺兮,生為夢而死靈。
獻蘭蕙以告神兮,敢不取義以輕生。
滌塵垢而不染兮,茹芙蓉之英英。
餐秋菊之墜露兮,煮姊茗而供冰。
清何顑頷之不舒兮,將荏苒而登帝城。
  其六 傷落花(明·葛高行文)
處沖漠之蘭閨兮,心絓結而如醉。
歲忽忽其將邁兮,花落落而蕊墜。
攀長條之要妙兮,睹鴻造之殊異。
悲晨風之震木兮,鳥翔集而爭媚。
拾朱英而太息兮,時豈可乎再至。
睇焦螟而巢于蛟睫兮,愕蓂莢而內傷。
蕤賓主其仲夏兮,蓐收至而變商。
感寒暑之代謝兮,素葉零于雕霜。
氣郁邑而填膺兮,陟阿丘而采虻。
瞻蜉蝣之楚楚兮,中悶悶而心驚。
哀薄軀之須臾兮,修素質而益榮。
陳凄情于姮女兮,垂青盼而顧語。
吾引導夫前路兮,涉層霞而求侶。
何人生之短期兮,安寄旅而懷憂。
登嶰谷以逯趢兮,覽六區之鴻流。
逾扶桑而蔭趾兮,雙材旁而抽清謳。
將草柱蘅以充幃兮,體嬋娟而佩瓊瑈。
持太淡以為柄兮,悟往昔之沉迷。
閱玉牒之遺于南窗兮,審容膝而獨棲。
披惠姬之誡于清案兮,心朗朗而古期。
托幽懷于筆端兮,聊以寄情而舒永思。
胡然而我念之兮,涕滂沱而心悲。
君俟我乎霞表兮,終歸骨而同居。
  其七 臨云嘆(明·葛高行文)
臨高云而三嘆兮,撫簡冊以致思。
步花陰而四顧兮,內傷悲而移時。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歲月其難追。
仰浮云之飄飄兮,志凜然而與世披。
夜皎皎而不寐兮,心朗朗而氣夷。
卻羅綺之黼帳兮,設黍藜而療饑。
避世途之繽紛兮,崇仁義以為懿。
讀先哲之遺訓兮,身三省而內刺。
年四十而不惑兮,修天稟之淳粹。
瞰二紀之無窮兮,察五緯之遹皇。
妒盤逸之無度兮,樂未畢而哀生。
聽素女之撫弦兮,令吾神氣爽而思清。
瞻故都于霞表兮,陟鉤陳之瓊宮。
出閶闔其遠眺兮,俯九土而生愁。
風騷騷其振衣兮,雪霏霏而似瓊瑈。
覽太虛之蒼茫兮,羨王雎之悠悠。
玄鶴鳴于九皋兮,聲聞野而不收。
鳶相羊而戾天兮,魚沉淵而潛游。
察至道乎上下兮,理陰陽而度三秋。
物貴貞而淑美兮,遵純水靚而自修。
登銀臺而常羊兮,取玉芝以為羞。
披初服之修潔兮,更思周任之內柔。
想兩髦之佳儀兮,心心列栗而懷憂。
遭險屯之窮時兮,安薄命而靡郵。
  其八 侍月愁(明·葛高行文)
夫何月色之燦爛兮,凌樹影而入羅幃。
獨倚床而延佇兮,侍女怠而欲歸。
仰圓靈其萬戶兮,竊皦皦之清輝。
睹姮娥之縱體兮,揚輕袿之繡裳。
含然諾其欲吐兮,氣藞蘭而噴香。
當長風之飄飄兮,襲羅衣而旁徨。
眾鳥棲于茂林兮,翔千仞之鳳與凰。
悼鴻鵠之墜空兮,羌中道而失偶。
嘉斯鳥之貞潔兮,觸我思之悠悠。
衷懊咿而不止兮,寄愁懷于沙鷗。
坐蘭閨之閑夜兮,聆回飆之颼颼。
解垢氛之嬰身兮,心翼翼而無尤。
嘆三閭之見放兮,增壹郁而懷憂。
惟察察之哲人兮,能淈泥而揚清波。
覽江汜之淑媛兮,被德化而嘯也歌。
晞銀漢之織女兮,供霓裳而弄金梭。
正衽衿而危坐兮,如銜枚而無語。
神英英而內棲兮,思恍惚而登慮。
虛方寸之寂寞兮,安斗室而獨處。
藏彩翚之佳麗兮,性耿介而內專。
時青陽以告謝兮,肇朱明而心酸。
傷十載之鶴化兮,撫幼子而吞熊丸。
酌金壘以弛念兮,善懷托于青編。
  其九 撫玉鏡(明·葛高行文)
撫玉鏡之纖塵兮,光皎皎而虛明。
睹此物之神圣兮,不淑見而心驚。
始自軒轅之時兮,含碧水之青瑩。
悲朱顏其易改兮,惟寸心之不更。
擲榮華于俗外兮,修禮容以為盟。
雞初鳴而披衣兮,視啟明于東方。
塞蹠途之旁徑兮,法先圣而師乎邑姜。
覽回文之縱橫而詠胡笳之悲歌兮,則陳哀思而何所補于三綱?
于斯之時亦浮華而相尚兮,飾翡翠而道德戕。
想窈窕之淑范兮,敦坤德而惟洽陽。
仁風衍于百代兮,德業修于椒房。
掃蘭個之清潔兮,焚獸爐而炷寶香。
云飛飛以繞戶兮,風飂飂而襲書窗。
時隆冬以冰溜兮,菊英英而吐黃。
柏森森而不凋兮,松蒼蒼其冒霜。
且草木亦有此勁操兮,吾人何可無此蕙纕!
昔宋景之仁德兮,熒惑退而徙三舍。
緬涂山之長子兮,內專一而興大夏。
無非儀而安處兮,修婦職以遵圣化。
崇仁義以為郭兮,超世俗而為差。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