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人十詠 樵溪(唐·陸龜蒙)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樵人十詠 樵溪(唐·陸龜蒙)
押屋韻
押屋韻
環中先生謂天隨子曰:「子與鹿門子應和為〈漁具詩〉,信盡其道而美矣。世言樵漁者,必聯其命稱,且常為隱君子事。詩之言錯薪,禮之言負薪,傳之言積薪,史之言束薪,非樵者之實乎?可不足以寄興詠,獨缺其詞耶?退作十樵,以補其闕漏,寄鹿門子。」
山高溪且深,蒼蒼但群木。
抽條欲千尺,眾亦疑樸。
一朝蒙剪伐,萬古辭林麓。
若遇燎玄穹,微煙出云族。
抽條欲千尺,眾亦疑樸。
一朝蒙剪伐,萬古辭林麓。
若遇燎玄穹,微煙出云族。
其二 樵家(唐·陸龜蒙)
押紙韻
押紙韻
草木黃落時,比鄰見相喜。
門當清澗盡,屋在寒云里。
山棚日才下,野灶煙初起。
所謂順天民,唐堯亦如此。
門當清澗盡,屋在寒云里。
山棚日才下,野灶煙初起。
所謂順天民,唐堯亦如此。
其三 樵叟(唐·陸龜蒙)
自小即胼胝,至今凋鬢發。
所圖山褐厚,所愛山爐熱。
不知冠蓋好,但信煙霞活。
富貴如疾顛,吾從老巖穴。
所圖山褐厚,所愛山爐熱。
不知冠蓋好,但信煙霞活。
富貴如疾顛,吾從老巖穴。
其四 樵子(唐·陸龜蒙)
押漾韻
押漾韻
生自①蒼崖邊,能諳白云養②。
才穿遠林去,已在孤峰上。
薪和野花束,步帶山詞唱。
日暮不歸來,柴扉有人望。
才穿遠林去,已在孤峰上。
薪和野花束,步帶山詞唱。
日暮不歸來,柴扉有人望。
評注
《載酒園詩話又編》:
皮、陸倡和詩,惟《樵》詩陸為勝。如《樵子》云:「才穿遠林去,已在孤峰上。」《樵徑》云:「方愁山繚繞,更值云遮截。」《樵斧》云:「丁丁在前澗,杳杳無尋處。巢傾鳥猶在,樹盡猿方去。」《樵家》云:「門當清澗盡,屋作寒云里。」《樵擔》「風高勢還卻,雪厚疑中折。」《樵歌》云:「出林方自轉,隔水猶相應。」《樵火》「深爐與遠燒,此夜仍交光。或似坐奇獸,或如焚異香。」真若目擊,皮所不及也。
其五 樵徑(唐·陸龜蒙)
押屑韻
押屑韻
石脈青靄間,行行自幽絕。
方愁山繚繞,更值云遮截。
爭推好林浪,共約歸時節。
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車轍。
方愁山繚繞,更值云遮截。
爭推好林浪,共約歸時節。
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車轍。
其六 樵斧(唐·陸龜蒙)
押御韻
押御韻
淬礪秋水清,攜持遠山曙。
丁丁在前澗,杳杳無尋處。
巢傾鳥猶在,樹盡猿方去。
授鉞者何人,吾今①易其慮。
丁丁在前澗,杳杳無尋處。
巢傾鳥猶在,樹盡猿方去。
授鉞者何人,吾今①易其慮。
其七 樵擔(唐·陸龜蒙)
押屑韻
押屑韻
輕無斗儲價,重則筋力絕。
欲下半巖時,憂襟兩如結。
風高勢還卻,雪厚疑中折。
負荷誠獨難,移之贈來哲。
欲下半巖時,憂襟兩如結。
風高勢還卻,雪厚疑中折。
負荷誠獨難,移之贈來哲。
其八 樵風(唐·陸龜蒙)
押阮韻
押阮韻
朝隨早潮去,暮帶殘陽返。
向背得清飆,相追無近遠。
采山一何遲,服道常苦蹇。
仙術信能為,年華未將晚。
向背得清飆,相追無近遠。
采山一何遲,服道常苦蹇。
仙術信能為,年華未將晚。
其九 樵火(唐·陸龜蒙)
押陽韻
押陽韻
積雪報松塢,蠹根然草堂。
深爐與遠燒,此夜仍交光。
或似坐奇獸,或如焚異香。
堪嗟宦游子,凍死道路傍。
深爐與遠燒,此夜仍交光。
或似坐奇獸,或如焚異香。
堪嗟宦游子,凍死道路傍。
其十 樵歌(唐·陸龜蒙)
押徑韻
押徑韻
縱調為野吟,徐徐下云磴。
因知負樵樂,不減援琴興。
出林方自轉,隔水猶相應。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稱。
因知負樵樂,不減援琴興。
出林方自轉,隔水猶相應。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稱。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次黃海野韻寄李翁明齋(明·趙完璧)
- 次黃瑞玉石鏡韻(宋·胡仲弓)
- 次黃觀瀾韻二首(明·陶安)
- 次黃象之韻(宋·李呂)
- 次黃長孺元夕韻(宋·陳著)
- 次黃龍坡大尹義城精舍十景錄五首 義城衍芑(明·張天賦)
- 次黎東山鳳棲別墅韻(元·許有壬)
- 次黎別駕景升歸休韻二首(明·江源)
- 次黎宰并柬曾楚山二首(宋·蕭立之)
- 次黎景高僉事韻(元·曹伯啟)
- 次黎練溪來韻(明·張天賦)
- 次鼓腹謠元韻(宋·鄧肅)
- 次齊守巖老見示東湖之韻 其三(宋·黃裳)
- 次齊守巖老見示東湖之韻(宋·黃裳)
- 次龍吟寺壁間韻(宋·趙汝育)
- 次龍山韻(宋·馬廷鸞)
- 次龍橋方棠南郊陪祭韻(明·張澯)
- 次龍潭壁間韻憶新之區謙二臺節(元·薩都剌)
- 次龍門琦公見寄韻二首(元末明初·顧瑛)
- 次龍門韻并柬宋憲章鐘仲淵(明·守仁)
- 次龔丈同叔高韻(宋·趙善括)
- 次龔云岡宮諭賞蓮韻(明·黃廷用)
- 次龔良臣韻有感予嘗言一事而驗(宋·周孚)
- 次龔觀察毅所憂旱且苦催科得雨志喜韻時西方(明·孫繼皋)
- 次龔象湖韻二首(宋·蕭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