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五言律詩 押先韻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①。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①。
評注
《唐詩直解》:
皇甫子循曰:王灣《北固》之作,燕公揭以表署,才聞兩語,已嘆服于群眾;「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曾不終篇,遽增悲于時主,美豈在多哉!中聯真奇秀而不朽。
《詩藪》:「清暉能娛人,游子澹忘歸」,凡登覽皆可用。「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凡燕集皆可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北固之名奚與?「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奉先之殳奚存?而皆妙絕干古,則詩之所尚可知。今題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詠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過也。
《唐詩訓解》:三四工而易擬,五六太淡而難求。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徐充曰:此篇寫景寓懷,風韻灑落,佳作也。「生」字、「入」字淡而化,非淺淺可到。
《唐詩鏡》:「潮平」二語,俚氣殊甚。「海日生殘夜」,略有景色,「江春入舊年」,此溷語耳。
《唐風定》:高奇與日月常新,非摹仿可得。
《初白庵詩評》:大歷以后無此等氣格矣。
《唐賢三昧集箋注》:力量酣足。
《唐詩別裁》: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尋常意,一經錘煉,便成奇絕。與少陵「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一種筆墨。
《唐詩從繩》:五六以「殘夜」反拖「早」字,以「舊年」反拖「新」字,名正言反挑法,亦奇秀不可言。「何處達」,首無處達也。洛陽正在邛雁邊,鄉書即從何處達?保見思鄉之情,順看即不然。此唐人句調,粗心人未易識也。
《唐詩箋注》:「潮平」一聯寫得宏闊,非復尋常筆墨。
《網師園唐詩箋》:「潮平兩岸失」,「失」字煉。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先生曰:……蓋是侵曉行舟,復值歲前春旦,字字工刻,作語故極婉琢,足以膾灸一時。評:五六「殘夜」、「舊年」,字法作意不必言,著「海」、「江」二字更為增致。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次:住宿,這里指船停泊。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北,三面臨江,形勢險固,因以為名。
【簡析】:
從海日東升,春意萌動,放舟于綠水之上,聯想起「雁足傳書」的故事,表達了淡淡的鄉思愁緒。全詩和諧而優美。
【簡析】:
從海日東升,春意萌動,放舟于綠水之上,聯想起「雁足傳書」的故事,表達了淡淡的鄉思愁緒。全詩和諧而優美。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夜上石塘嶺關(明·唐順之)
- 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唐·李益)
- 夜上隱居寺(唐·唐求)
- 夜上飛云頂(明末清初·屈大均)
- 夜下富陽不寐二首(宋末元初·方回)
- 夜下征虜亭(唐·李白)
- 夜下新安驛奇家(館伴安南國使還鄂)(元·宋褧)
- 夜下湘中(唐·馬戴)
- 夜不得眠詩(南北朝·劉孝綽)
- 夜不成寐望月有感(清·陸祖瀛)
- 夜不成寐,作此自遣(清·林占梅)
- 夜不能寐復呼燈起坐戲作(宋·陸游)
- 夜與仲嚴叔倚季成三弟同坐聞笛各賦一絕(宋·潘良貴)
- 夜與作霖避暑南園登江月臺二首(宋·吳芾)
- 夜與兒子出門閑步(宋·陸游)
- 夜與原甫江家步歸(宋·梅堯臣)
- 夜與子遹說蜀道因作長句示之(宋·陸游)
- 夜與張舒話別(唐末宋初·李九齡)
- 夜與故人別(唐·于武陵)
- 夜與疏山清公對語因設果供戲成長句(宋·韓駒)
- 夜與肖健說童年事(當代·盧青山)
- 夜與諸公飲大雄殿前庭銀杏下得月有作(明·王世貞)
- 夜與諸子步月(明·李孫宸)
- 夜與谷林坐天目山房看月談及倪文正公筑靈臺(清·全祖望)
- 夜與鄰幾持國歸(宋·梅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