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送林小眉內渡(清·劉育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次韻送林小眉內渡(清·劉育英)
七言律詩 押先韻
七言律詩 押先韻
題注:此詩收于連橫《臺灣詩薈》,又載《臺灣日日新報》,「南瀛詩壇」欄,1924年5月22日,第七版。編者按:《臺灣日日新報》題作「敬步小眉詞兄留別之韻」。
神州莽莽正堪憐,何遽歌驪一再連。
驛路別時傷碧草,騷壇到處選青錢。
桃花水漲深仍淺,柳絮風翻散復牽。
悵望浮云游子意,漫將握別問歸年。
驛路別時傷碧草,騷壇到處選青錢。
桃花水漲深仍淺,柳絮風翻散復牽。
悵望浮云游子意,漫將握別問歸年。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陳公祠(宋·王十朋)
- 陳公秀吏部挽詩(宋·洪適)
- 陳公聘憲使提五州兵征海寇有作次韻(明·黎民表)
- 陳公藻覓筍仍許作包子(宋·陳棣)
- 陳公載邀游浮丘山心遠亭(明·歐大任)
- 陳公輔聽雨軒(元·吾丘衍)
- 陳公輔遷居(元·王圭)
- 陳關部(明末清初·陳恭尹)
- 陳興宗供茉莉(宋·李綱)
- 陳興宗和示耳聾詩頗佳再次其韻(宋·李綱)
- 陳其年游姑蘇歲暮卻寄(清·任源祥)
- 陳兼與丈惠贈新著詩話奉題長句兼壽九秩(近現代·施蟄存)
- 陳再有詩誚梅開晚戲酬(宋·李復)
- 陳冕來游白沙至仰船江遇石尤風舟覆(明·陳獻章)
- 陳幾叟以了翁所作默堂箴見示且求余言拾其遺(宋·李綱)
- 陳刑書問近況(宋·釋居簡)
- 陳初童謠(隋·無名氏)
- 陳初童謠(隋·無名氏)
- 陳初童謠(隋·無名氏)
- 陳刪定日華除廣東憲取告中志深考古之語扁齋(宋·曾豐)
- 陳判官挽詩(宋·林希逸)
- 陳劍巖西游走筆送之(明·霍與瑕)
- 陳動之秘丞挽辭二首(宋·王安石)
- 陳勛卿招飲龍津別墅先遺長篇賦謝(明·盧龍云)
- 陳勛卿滘口西莊雜詠(明·區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