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行(清·查慎行)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水西行(清·查慎行)
烏蠻遺種稱羅鬼,剽悍斷頭能掉尾。
傳從濟火年代深,世土居然屬宣慰。
我從里俗詢大概。
復取興衰質諸史。
中古荒茫不足論,淵源請自先朝始。
洪武初年禍亂平,遠略傖荒來越巂。
是時奢香一巾幗,躍馬金陵謁天子。
承恩歸去立奇功,一諾西南九驛通。
卻笑五丁開不到,亂山高下隔蠶叢。
二百余年太平業,世世分藩比臣妾。
后來生聚啟規模,四十八支互蟠結。
別開荊莽起臺殿,硐戶碉房高櫛櫛。
已分王土作王臣,旋練夷兵護夷穴。
剁牛磔犬片言重,聚蟻屯蜂一呼集。
布囊籠發氈覆肩,負弩操刀輕出沒。
泰和功烈汾陽亞,神廟中年平播賊。
當時亦用水西兵,驅使前行借余力。
釀成殃禍啟禎朝,殺吏圍城氣漸驕。
深宮南顧鞭難及,諸將西征功屢邀。
土司如狼吏如鼠,八捷余威棄歸路。
內莊一夜隕河魁,明日三軍齊縞素。
眼中大創真無幾,可惜偷安旋就撫。
閣鴉關外曉傳烽,靄翠營南夜鳴鼓。
邇來桑海變須臾,此輩根株未盡除。
夷性陸梁還似故,朝家謀略故非疏。
經營特借強藩力,辛苦開疆一載余。
至今父老猶能說,墨守輸攻真勁敵。
老窠地險石作城,要陜不容雙騎入。
銅牙毒矢斃濡縷,竹柄長矛利鉤棘。
馬蹄過嶺捷于猱,革甲環身輕似葉。
連宵斫陣萬炬明,散入深林曉無跡。
蛇神蟲鬼助饕虐,飛食人頭吐人血。
砦前路斷臨奔壑,失勢一摧千萬尺。
四山伐木斫作廂,裹用牛皮冒生鐵。
石椒懸縆下槌門,雷斧轟天巨靈劈。
攀藤健兒氣力盡,拍手蠻娘笑投石。
重圍坐困又經時,轉粟方愁乏良策。
豈知存滅總關天,渠首終成戲下懸。
萬嶺提封開四郡,一朝腥穢滌千年。
自此巖疆少蜂蠆,余威遠懾諸苗砦。
空留徼外廓清功,自蹈人間僣亡罪。
此日重勞問罪師,烏飛三匝失棲枝。
忽傳耐德生還日,趙氏中山尚有兒。
烏蒙犄角稱甥舅,曾是安坤舊婚媾。
也挈遺孤代乞哀,復歸故土希恩宥。
頗聞軍令競邀驩,滿許閑田復見還。
土貢紛紛呈鐵踣,庚苴往往賜銀盤。
寄語封疆諸大吏,從前開辟談何易。
莫貪扯手納金錢,此事孤雛有深意。
輸糧禽賊爾何功,王會圖成戎索同。
不見天心今厭亂,戰場新鬼盡英雄。
傳從濟火年代深,世土居然屬宣慰。
我從里俗詢大概。
復取興衰質諸史。
中古荒茫不足論,淵源請自先朝始。
洪武初年禍亂平,遠略傖荒來越巂。
是時奢香一巾幗,躍馬金陵謁天子。
承恩歸去立奇功,一諾西南九驛通。
卻笑五丁開不到,亂山高下隔蠶叢。
二百余年太平業,世世分藩比臣妾。
后來生聚啟規模,四十八支互蟠結。
別開荊莽起臺殿,硐戶碉房高櫛櫛。
已分王土作王臣,旋練夷兵護夷穴。
剁牛磔犬片言重,聚蟻屯蜂一呼集。
布囊籠發氈覆肩,負弩操刀輕出沒。
泰和功烈汾陽亞,神廟中年平播賊。
當時亦用水西兵,驅使前行借余力。
釀成殃禍啟禎朝,殺吏圍城氣漸驕。
深宮南顧鞭難及,諸將西征功屢邀。
土司如狼吏如鼠,八捷余威棄歸路。
內莊一夜隕河魁,明日三軍齊縞素。
眼中大創真無幾,可惜偷安旋就撫。
閣鴉關外曉傳烽,靄翠營南夜鳴鼓。
邇來桑海變須臾,此輩根株未盡除。
夷性陸梁還似故,朝家謀略故非疏。
經營特借強藩力,辛苦開疆一載余。
至今父老猶能說,墨守輸攻真勁敵。
老窠地險石作城,要陜不容雙騎入。
銅牙毒矢斃濡縷,竹柄長矛利鉤棘。
馬蹄過嶺捷于猱,革甲環身輕似葉。
連宵斫陣萬炬明,散入深林曉無跡。
蛇神蟲鬼助饕虐,飛食人頭吐人血。
砦前路斷臨奔壑,失勢一摧千萬尺。
四山伐木斫作廂,裹用牛皮冒生鐵。
石椒懸縆下槌門,雷斧轟天巨靈劈。
攀藤健兒氣力盡,拍手蠻娘笑投石。
重圍坐困又經時,轉粟方愁乏良策。
豈知存滅總關天,渠首終成戲下懸。
萬嶺提封開四郡,一朝腥穢滌千年。
自此巖疆少蜂蠆,余威遠懾諸苗砦。
空留徼外廓清功,自蹈人間僣亡罪。
此日重勞問罪師,烏飛三匝失棲枝。
忽傳耐德生還日,趙氏中山尚有兒。
烏蒙犄角稱甥舅,曾是安坤舊婚媾。
也挈遺孤代乞哀,復歸故土希恩宥。
頗聞軍令競邀驩,滿許閑田復見還。
土貢紛紛呈鐵踣,庚苴往往賜銀盤。
寄語封疆諸大吏,從前開辟談何易。
莫貪扯手納金錢,此事孤雛有深意。
輸糧禽賊爾何功,王會圖成戎索同。
不見天心今厭亂,戰場新鬼盡英雄。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虔州行(清·錢澄之)
- 虔州西津橋作(明·區大相)
- 虔州見鄭表新詩因以寄贈(唐·崔峒)
- 虔州贈俞芝恬大令敦培(清末民國初·金武祥)
- 虔州送知府石舜弼吏部二首(宋·廖剛)
- 虔州道中(清·劉敦元)
- 虔州郡丞董昭時南康郡丞周贊皇都閫徐質美見(明·釋函是)
- 虔州野泊(清·王衍梅)
- 虔州(清·彭蠡)
- 虔州(清·程可則)
- 虔江月夜朱貞吉過飲舟中(明·區大相)
- 虔鎮陸中丞招飲濂溪先生祠晚登高讀王陽明先(明·韓日纘)
- 虛上人從淄邑來膠歡然道故上人住青云寺乃余(清·王士禎)
- 虛樂亭(宋·釋道潛)
- 虛亭秋月為實上人作(明·守仁)
- 虛亭(明·鄧云霄)
- 虛傳寇至以方粲秋所寄書簡五十五通裝為一帙(近現代·施蟄存)
- 虛傳(當代·陳永正)
- 虛假行(宋·呂南公)
- 虛受堂(近現代·沙曾達)
- 虛叟(宋·釋紹曇)
- 虛名(宋·宋祁)
- 虛名(清·鄭用錫)
- 虛堂和尚贊(宋·釋普度)
- 虛堂(宋·寇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