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其一十三 幕府有和,再用韻(宋·李曾伯)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水調歌頭 其一十三 幕府有和,再用韻(宋·李曾伯)
碾就一輪玉,掃盡四邊塵。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豐神。
領略常娥體態,寂寞謫仙材調,四海豈無人。
安得金丹訣,長駐玉顏春。
鏡圓明,冰樣潔,水來清。
良宵難值如許,何惜且留賓。
擬喚桓伊三弄,影轉畫檐西畔,鐘鼓趣殘更。
肺腑盡霜雪,曲糵不能醺。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豐神。
領略常娥體態,寂寞謫仙材調,四海豈無人。
安得金丹訣,長駐玉顏春。
鏡圓明,冰樣潔,水來清。
良宵難值如許,何惜且留賓。
擬喚桓伊三弄,影轉畫檐西畔,鐘鼓趣殘更。
肺腑盡霜雪,曲糵不能醺。
其一十七(宋·李曾伯)
棗頰上秋色,朔漠寇南來。
斧螗鋒猬棼集,腥霧掃難開。
細看眼前局面,驚落人間匕箸,砥柱者誰哉。
熊虎賈馀勇,狐兔等輕埃。
炮雷轟,戈日耀,陣云排。
不圖風定波息,談笑靜長淮。
休詫穿楊妙手,乘早鬧藍抽腳,誰拙又誰才。
束起樓蘭劍,歸釣子陵臺。
斧螗鋒猬棼集,腥霧掃難開。
細看眼前局面,驚落人間匕箸,砥柱者誰哉。
熊虎賈馀勇,狐兔等輕埃。
炮雷轟,戈日耀,陣云排。
不圖風定波息,談笑靜長淮。
休詫穿楊妙手,乘早鬧藍抽腳,誰拙又誰才。
束起樓蘭劍,歸釣子陵臺。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永遇樂 其二 寄鶴林靖(宋·葛長庚)
- 永遇樂 其二 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宋·辛棄疾)
- 永遇樂 其二 甲午走筆和岳大用梅詞韻(宋·趙師俠)
- 永遇樂 其二(宋·葉夢得)
- 永遇樂 其二(宋·無名氏)
- 永遇樂 再用稼軒《投老空山》韻自遣(近現代·單人耘)
- 永遇樂 再贈道希(清末民國初·沈曾植)
- 永遇樂 農事(清·李符)
- 永遇樂 初夏獨坐西山釣臺新亭(宋·李彌遜)
- 永遇樂 別斯奮(當代·陳永正)
- 永遇樂 北固山懷古用稼軒韻(近現代·汪玢)
- 永遇樂去臺山,赴海南就業。寄陳永正(當代·劉斯奮)
- 永遇樂 同陳俞二子過惠山茶肆小飲,醉后感(清·黃永)
- 永遇樂 吳坊本事和漱玉(清·況周頤)
- 永遇樂 和東坡韻(清末近現代初·汪東)
- 永遇樂 和人望華山(清·曹貞吉)
- 永遇樂 和澹心(清·吳綺)
- 永遇樂 和錢處和上元(宋·王之望)
- 永遇樂 詠云(清·李符)
- 永遇樂 坡公生日題孫雪居笠屐圖(清末民國初·奭良)
- 永遇樂 夏末江濱漫步(當代·周燕婷)
- 永遇樂 夏至(宋·史浩)
- 永遇樂 大勝關懷古(近現代·俞律)
- 永遇樂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于(宋·蘇軾)
- 永遇樂 學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與西山相(宋·李彌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