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詞(唐·李商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漢宮詞(唐·李商隱)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引用典故:相如渴 青雀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評注
《鶴林玉露》:
譏武帝求仙也。言青雀杳然不回,神仙無可致之理必矣,而君王未悟……今侍臣相如正苦消渴,何不以一杯賜之,若服之而愈,則方士之說,猶可信也,不然,則其妄明矣。二十八字之間,委蛇曲折,含不盡之意。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顧云:望幸之情良然。
《唐詩廣選》:宮詞又是一變局。
《唐詩解》:青雀不返,王母無驗矣,帝猶望仙不已,則金莖之露何不賜消渴之相如,以觀其效耶?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此刺世主不急禮賢,而徒事虛妄無益之事也。彼青雀西飛不返,王母復來之語既已不驗,漢武惑于方士妄言而不悟,猶登臺望仙不已,何愚若是也!唐汝詢曰:余按陳伯玉云:「荒哉穆天子,好與白云期。宮人多怨曠,層城閉蛾眉。」宮人怨詞,蓋有所本。
《刪訂唐詩解》:吳逸一曰:憲宗服金丹暴崩,穆宗復循舊轍。義山此作,深有托諷意。天子好仙,宮闈必曠,故以《宮詞》名篇。
《李義山詩集輯評》:朱彝尊曰:玩通首,言好渺茫而恩不下逮,非專諷求仙也。何焯曰:諷求仙之無稽而賢才不得志也。紀昀曰:用意最曲。若作好神仙而不恤賢臣,其意淺矣。
《圍爐詩話》:唐詩措詞妙而用意深,知其意固覺好,不知其意而惑于其詞亦覺好。如崔國輔《魏宮詞》、李義山之「青雀西飛」,白雪、竟陵讀之亦甚樂也。
《答萬季野詩問》:明人多賦,興、比則少,故論唐詩亦不中竅……義山云「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言云表露未能治病,何況神仙?托漢事以刺憲、武,比也。于鱗以為宮怨,評曰:「望幸之思悵然。」
《李義山詩集箋注》:朱鶴齡云:按史,憲宗服金丹暴崩,穆宗、武宗復循其轍。義山此作,深有托諷,與后《瑤池》詩同旨。
《李義山詩集箋注》:姚培謙云:微詞婉諷,勝讀一篇《封禪書》。
《唐詩別裁》:言求仙無益也。或謂刺好神仙而疏賢才,或謂天子求仙,宮闈必曠,故以宮詞名篇,以宮女比相如,穿鑿可笑。
《唐詩箋注》:此嘆人君之信方士而不親正人也,微婉有風人遺意。
《玉溪生詩集箋注》:武宗朝,義山閑居時多,借以自慨,非諷諫也。田蘭芳曰:深婉不露,方是諷諫體。
《玉溪生詩說》:筆筆折轉,警動非常,而出之深婉。后二句言果醫得消渴病愈,猶有可以長生之望,何不賜一杯以試之也。折中有折,筆意絕佳。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義山《漢宮詞》、《瑤池》等作,皆刺求仙,為武宗好方士而作。
《養一齋詩話》:凡作譏刺詩,尤要蘊藉;發露尖穎,皆非詩人敦厚之致……義山譏漢武云:「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意無關系,聰明語耳。
《詩境淺說續編》:前二句言求仙之虛妄,以一「竟」字喚醒之,而君王仍長日登臺不悟。三四句以相如病渴、金盤承露兩事聯綴用之,見漢武之見賢而不能舉。此殆借酒以澆塊壘,自嗟其身世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問柳(明·王韋)
- 問栝(宋·文彥博)
- 問桂(宋·林景熙)
- 問梁同庵居士病(明末清初·王邦畿)
- 問梁藥亭下第(明末清初·何鞏道)
- 問梅北山(宋·周密)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宋·趙孟堅)
- 問梅江西王參議索賦(明·鄭真)
- 問梅閣(元末明初·申屠衡)
- 問梅(元·張弘范)
- 問梅(元·謝宗可)
- 問梅(元末明初·張昱)
- 問梅(宋·史安叔)
- 問梅(宋·宋伯仁)
- 問梅(宋·方蒙仲)
- 問梅(宋·胡仲弓)
- 問梅(宋·趙時韶)
- 問梅(宋·陳宓)
- 問棨詩(唐·王福娘)
- 問歐楨伯訃八韻(明·胡應麟)
- 問歌顰/雨中花令 問歌顰(宋·賀鑄)
- 問正上人疾(唐·皇甫冉)
- 問水庵次錫山華凝修韻(清·宗智)
- 問水歌(明·張萱)
- 問水詩(宋·蘇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