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漢壽城春望(唐·劉禹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漢壽城春望(唐·劉禹錫)
  七言律詩 押真韻  
題注:古荊州刺史治亭,其下有子胥廟,兼楚王故墳。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評注
《唐詩鼓吹箋注》
只「野草春」三字,已具無限蒼涼,無限感慨。
《唐詩鼓吹評注》
此芑漢壽城邊春惟野草,荒祠古墓與荊榛相向,而國破家亡,霸圖消滅,登城春望,惟見牧豎燒芻狗,行人看石麟耳。至于墓無全柱,碑無完文,滿目蒼涼,至于斯極。欲成要路,其或待東海揚塵之日乎!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此春望詩,最奇。夫春望,以望春物,而此一望,純是祠墓。然則本非春望,而又必題春望者,先生用意只為欲寫首句之「野草春」三字。野草亦只是次句之荊榛,然今日則無奈其獨占一春也(首四句下)。五、六,不知者或謂此豈非中填四句詩,殊不知三、四是寫人情,不以此祠此墓為意,此卻是寫為柯為墓既已甚久,以起下「何日再變」,文勢乃極不同也(末四句下)。
《唐體馀編》
不是感嘆荒原,實是喚醒要路,正筆反寫,其意甚深。
《唐詩成法》
結句亦是去國之恨,寄托言外。今日為遷客所歷,安知他日不為要津乎,幻想最妙,然亦是無可奈何語。
《瀛奎律髓匯評》
陸貽典:三、四二句冷極。何義門:當長安得路之人,看花開宴之候,而遷客所居,一望惟野草連天,荒祠古墓,則其地之惡遇之窮何如哉?觀「春望」二字,作者之旨趣自見。句句是「望」。后四句苦以自比,時方連貶荊州司馬故也。末句收漢壽城。紀昀:結便近李山甫一派。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