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柳(唐·雍裕之)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江邊柳(唐·雍裕之)
五言絕句 押先韻
五言絕句 押先韻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
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評注
《唐詩鑒賞辭典》:
古人常借詠柳以賦別,此詩也不脫離情舊旨,但構思新穎,想象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詩的一、二句,寥寥幾筆,繪出了一幅美麗的古堤春柳圖。古堤兩旁,垂柳成行,晴光照耀,通體蒼翠,蓊蓊郁郁,裊裊婷婷,遠遠望去,恰似一縷縷煙霞在飄舞。「裊裊」、「青青」,連用兩個疊字,一寫江邊柳的輕柔婀娜之態,一寫其蔥蘢蒼翠之色,冼煉而鮮明。前人多以「翠柳如煙」、「楊柳含煙」、「含煙惹霧」等來形容柳之輕盈和春之秾麗,這里徑以「一樹煙」稱之,想象奇特,造語新穎。只此三字,便勾出了柳條婆娑裊娜之狀,烘托出春光的綺麗明媚,并為下面寫離情作了反襯。
三、四兩句直接寫離情。詠柳惜別,詩人們一般都從折枝相贈上著想,如「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施肩吾《折楊柳》);「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憶江柳》)等等。雍裕之卻不屑作經人道過語,而從折枝上翻出新意。「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詩人筆下的女主人公不僅沒有折柳贈別,倒希望柳絲綿綿不斷,以便把情人的船兒系住,永不分離。這一方面是想得奇,道人之所未道,把惜別這種抽象的感情表現得十分具體、深刻而不一般化;同時,這種想象又是很自然的,切合江邊柳這一特定情景。試想,大江中,船只來往如梭;堤岸上,煙柳絲絲弄碧;柳蔭下畫船待發,枝枝柔條正拂在那行舟上。景以情合,情因景生,此時此刻,萌發出「系郎船」的天真幻想,是何等合情合理,自然可信。這里沒有一個「別」字「愁」字,但癡情到要用柳條兒系住郎船,則離愁之重,別恨之深,自是不言而喻的了。這里也沒有一個「江」字、「柳」字,而江邊柳「遠映征帆近拂堤」(溫庭筠《楊柳枝》)的獨特形象,亦是鮮明如畫。至此,「古堤邊」三字才有了著落,全詩也渾然一體了。
中唐戴叔倫寫過一首《堤上柳》:「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由「絲」而聯想到「織」,頗為新穎,但后兩句卻未能由此加以生發,而落入了窠臼;它沒有寫出堤上柳與別處柳的不同之處,如果把題目換成路邊柳、樓頭柳也一樣適用。其原因蓋在于作者的描寫,脫離了彼時彼地的特定情境。兩相比較,我們就更感覺到雍裕之的這首《江邊柳》,確是匠心獨運、高出一籌了。
(徐定祥)
詩的一、二句,寥寥幾筆,繪出了一幅美麗的古堤春柳圖。古堤兩旁,垂柳成行,晴光照耀,通體蒼翠,蓊蓊郁郁,裊裊婷婷,遠遠望去,恰似一縷縷煙霞在飄舞。「裊裊」、「青青」,連用兩個疊字,一寫江邊柳的輕柔婀娜之態,一寫其蔥蘢蒼翠之色,冼煉而鮮明。前人多以「翠柳如煙」、「楊柳含煙」、「含煙惹霧」等來形容柳之輕盈和春之秾麗,這里徑以「一樹煙」稱之,想象奇特,造語新穎。只此三字,便勾出了柳條婆娑裊娜之狀,烘托出春光的綺麗明媚,并為下面寫離情作了反襯。
三、四兩句直接寫離情。詠柳惜別,詩人們一般都從折枝相贈上著想,如「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施肩吾《折楊柳》);「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憶江柳》)等等。雍裕之卻不屑作經人道過語,而從折枝上翻出新意。「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詩人筆下的女主人公不僅沒有折柳贈別,倒希望柳絲綿綿不斷,以便把情人的船兒系住,永不分離。這一方面是想得奇,道人之所未道,把惜別這種抽象的感情表現得十分具體、深刻而不一般化;同時,這種想象又是很自然的,切合江邊柳這一特定情景。試想,大江中,船只來往如梭;堤岸上,煙柳絲絲弄碧;柳蔭下畫船待發,枝枝柔條正拂在那行舟上。景以情合,情因景生,此時此刻,萌發出「系郎船」的天真幻想,是何等合情合理,自然可信。這里沒有一個「別」字「愁」字,但癡情到要用柳條兒系住郎船,則離愁之重,別恨之深,自是不言而喻的了。這里也沒有一個「江」字、「柳」字,而江邊柳「遠映征帆近拂堤」(溫庭筠《楊柳枝》)的獨特形象,亦是鮮明如畫。至此,「古堤邊」三字才有了著落,全詩也渾然一體了。
中唐戴叔倫寫過一首《堤上柳》:「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由「絲」而聯想到「織」,頗為新穎,但后兩句卻未能由此加以生發,而落入了窠臼;它沒有寫出堤上柳與別處柳的不同之處,如果把題目換成路邊柳、樓頭柳也一樣適用。其原因蓋在于作者的描寫,脫離了彼時彼地的特定情境。兩相比較,我們就更感覺到雍裕之的這首《江邊柳》,確是匠心獨運、高出一籌了。
(徐定祥)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次韻黃長孺別陳子得(宋·陳著)
- 次韻黃長孺(宋·陳著)
- 次韻黃長孺(宋·陳著)
- 次韻黃長孺(宋·陳著)
- 次韻黃魯直書伯時畫王摩詰(宋·蘇軾)
- 次韻黃魯直嘲小德。小德,魯直子,其母微,(宋·蘇軾)
- 次韻黃魯直寄題郭明父府推潁州西齋二首(宋·蘇軾)
- 次韻黃魯直戲贈(宋·蘇軾)
- 次韻黃魯直晁堯民游馬頰歸(宋·李之儀)
- 次韻黃魯直畫馬試院中作(宋·蘇軾)
-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二首(宋·蘇軾)
- 次韻黃魯直赤目(宋·蘇軾)
- 次韻黎東美江上偶作(宋·郭祥正)
- 次韻黎倅(宋·方岳)
- 次韻黎守毛抗屯田見寄(宋·趙抃)
- 次韻黎師侯登王叔武文昌閣看雪(宋·許及之)
- 次韻黑氈歌(宋·韓駒)
- 次韻黔陽王令論詩五絕句(宋·項安世)
- 次韻默存九日伊甸園小集(近現代·冒效魯)
- 次韻鼎儀世賢問予病目(明·吳寬)
- 次韻鼎儀東郊見寄(明·陸容)
- 次韻齊君見過(宋末元初·方回)
- 次韻齊子和山長過訪(元·陳鎰)
- 次韻齡叟招石秀叔(宋·陳著)
- 次韻齡叟見寄(宋·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