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宋·王炎午)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沁園春(宋·王炎午)
又是年時,杏紅欲臉,柳綠初芽。
奈尋春步遠,馬嘶湖曲;
賣花聲過,人唱窗紗。
暖日晴煙,輕衣羅扇,看遍王孫七寶車。
誰知道,十年魂夢,風雨天涯!
休休何必傷嗟。
謾贏得、青青兩鬢華!
且不知門外,桃花何代;
不知江左,燕子誰家。
世事無情,天公有意,歲歲東風歲歲花。
拼一笑,且醒來杯酒,醉后杯茶。
奈尋春步遠,馬嘶湖曲;
賣花聲過,人唱窗紗。
暖日晴煙,輕衣羅扇,看遍王孫七寶車。
誰知道,十年魂夢,風雨天涯!
休休何必傷嗟。
謾贏得、青青兩鬢華!
且不知門外,桃花何代;
不知江左,燕子誰家。
世事無情,天公有意,歲歲東風歲歲花。
拼一笑,且醒來杯酒,醉后杯茶。
評注
王炎午的詞,僅存這一首,初見于《元草堂詩馀》卷下。王炎午是文天祥的同鄉,臨安陷落后,他盡出家資,以助軍餉;文天祥被俘后,他作了「生祭文」。激勵文天祥死節,自己也成了南宋的遺民。
這首詞作于宋亡之后。全詞借傷春感懷,表達故國之痛。詞的上片從春景入筆。以較多文字寫春光駘蕩。游人如醉;下片則轉寫感慨,抒發目前情懷。
詞的上片由三層內容組成。起三句為一層,總寫春色明媚。作者選取杏與柳作為描繪春光的代表。杏、柳都含有春的詩意。「臉」「芽」在這里作動詞,是說杏花欲露臉。柳眼欲抽芽,正是新春景象。而作者在寫春光之前,先著一句「又是年時」。是寓有感慨之意,即這番景象,與往年一樣。尋春步遠「至」看遍王孫七寶車」共七句 ,是第二層。寫人們的游春、賞春活動。如果說前一層重在寫「自然」的話,那么這一層就是側重寫「人事」了。這七句中有一條時間發展的暗線,包括了從早春到暮春的整個春天的游樂活動。內容很豐富;遠郊的尋春,湖曲的馬嘶,穿街過巷的賣花聲,碧紗首里的唱歌人,暖暖的陽光,縹緲的晴煙,輕衣、羅扇以及王孫游春的七寶車,一句一景,目不暇接。這七句用一個「奈」字領起。意思是說對如此這般的春光 。我該怎樣去領受呢?顯然,詞人面對一派升平歡樂景象。深深地陶醉了,結處筆鋒急轉:「誰知道,風雨天涯!「從情景極妙處猛然跌入眼前凄風苦雨般的現實中。那十年之前的諸多美景化成了一場空夢,被歷史的風雨卷到了海角天涯。
下片緊承「誰知道」三句,抒發詞人十年來郁結于心的悲傷感慨。但詞人卻正話反說:「休休何必傷嗟!」好象在作自我寬慰,但他寫上緊接著說:「謾贏得,青青兩鬢華!」從一個「贏字上,我們看到了詞人不可平復的悲憤。他為了挽救南宋危亡。傾家蕩產,親履戎行 ,出生入死,到頭來南宋仍歸于滅亡。盤盤皆輸,步步艱難,他主觀上想贏得的,全都落了空。他所「贏得」的,只有原來的黑發換成了花白!「且不知」四句有遁跡避世和憑吊亡宋之意。「拼一笑」三句,則緊承「歲歲」句意,交代作者在眼下春光之中極度悲苦的生活情態。這與上片回憶中的春光行樂圖形成了一個極強烈的對比。從這個對比中,表現了作者的思想立場。他對故國的魂縈夢繞之情和不知燕子誰家的亡國之痛,就不言而喻了。
這首詞作于宋亡之后。全詞借傷春感懷,表達故國之痛。詞的上片從春景入筆。以較多文字寫春光駘蕩。游人如醉;下片則轉寫感慨,抒發目前情懷。
詞的上片由三層內容組成。起三句為一層,總寫春色明媚。作者選取杏與柳作為描繪春光的代表。杏、柳都含有春的詩意。「臉」「芽」在這里作動詞,是說杏花欲露臉。柳眼欲抽芽,正是新春景象。而作者在寫春光之前,先著一句「又是年時」。是寓有感慨之意,即這番景象,與往年一樣。尋春步遠「至」看遍王孫七寶車」共七句 ,是第二層。寫人們的游春、賞春活動。如果說前一層重在寫「自然」的話,那么這一層就是側重寫「人事」了。這七句中有一條時間發展的暗線,包括了從早春到暮春的整個春天的游樂活動。內容很豐富;遠郊的尋春,湖曲的馬嘶,穿街過巷的賣花聲,碧紗首里的唱歌人,暖暖的陽光,縹緲的晴煙,輕衣、羅扇以及王孫游春的七寶車,一句一景,目不暇接。這七句用一個「奈」字領起。意思是說對如此這般的春光 。我該怎樣去領受呢?顯然,詞人面對一派升平歡樂景象。深深地陶醉了,結處筆鋒急轉:「誰知道,風雨天涯!「從情景極妙處猛然跌入眼前凄風苦雨般的現實中。那十年之前的諸多美景化成了一場空夢,被歷史的風雨卷到了海角天涯。
下片緊承「誰知道」三句,抒發詞人十年來郁結于心的悲傷感慨。但詞人卻正話反說:「休休何必傷嗟!」好象在作自我寬慰,但他寫上緊接著說:「謾贏得,青青兩鬢華!」從一個「贏字上,我們看到了詞人不可平復的悲憤。他為了挽救南宋危亡。傾家蕩產,親履戎行 ,出生入死,到頭來南宋仍歸于滅亡。盤盤皆輸,步步艱難,他主觀上想贏得的,全都落了空。他所「贏得」的,只有原來的黑發換成了花白!「且不知」四句有遁跡避世和憑吊亡宋之意。「拼一笑」三句,則緊承「歲歲」句意,交代作者在眼下春光之中極度悲苦的生活情態。這與上片回憶中的春光行樂圖形成了一個極強烈的對比。從這個對比中,表現了作者的思想立場。他對故國的魂縈夢繞之情和不知燕子誰家的亡國之痛,就不言而喻了。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贈黃校書先輩璞閑居(唐·徐夤)
- 贈黃格非(宋·周必大)
- 贈黃梅谷(元·胡天游)
- 贈黃槐谷(宋·趙必)
- 贈黃檗山僧(明·羅萬杰)
- 贈黃止子宮詹幼元猶子宮詹被逮時止子隨之至(明·范景文)
- 贈黃正卿競秀樓(宋·曾豐)
- 贈黃氏二仲詩二首(明·胡應麟)
- 贈黃汝楫(元·黃鎮成)
- 贈黃汝綸(明·區大相)
- 贈黃池袁義官(明·莊昶)
- 贈黃煉師(明·孫炎)
- 贈黃愛春(明·董其昌)
- 贈黃生懋政(明·徐熥)
- 贈黃生銀河數(宋·文天祥)
- 贈黃用晦貢士(明·鐘芳)
- 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宋·樓鑰)
- 贈黃瞻山先生(明·徐熥)
- 贈黃知錄(宋·劉攽)
- 贈黃石孫太守(清末民國初·陳寶琛)
- 贈黃石山人黃全之(明·黎民表)
- 贈黃石龍之南都(明·方獻夫)
- 贈黃秀才別(宋·李覯)
- 贈黃秀才省曾見訪(明·顧璘)
- 贈黃秋岳(清·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