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初夏即景四首(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洞仙歌 初夏即景四首(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送春歸也,正園扉悄掩。
短夢支持被鶯喚。
且壚煙試茗,瓶水安花,甚天氣、又到日長人倦。
那回攜酒處,哭罷殘紅,再哭華年暗中換。
休上最高樓,春去樓空,一半是、燕泥堆滿。
不埋怨東風惹人愁,反對著東風,者般留戀。
短夢支持被鶯喚。
且壚煙試茗,瓶水安花,甚天氣、又到日長人倦。
那回攜酒處,哭罷殘紅,再哭華年暗中換。
休上最高樓,春去樓空,一半是、燕泥堆滿。
不埋怨東風惹人愁,反對著東風,者般留戀。
洞仙歌 其二(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鄰園半畝,讓游蜂歡喜。
罌粟濃時盡來矣。
怎孱風葬綠,猛雨鏖紅,能幾日、黃菜花開滿地。
閑憑亭子望,牡礪墻高,一陣東風換人世。
詞客感三生,物變星移,卻不道、花猶如此。
便他日登臨眼休開,怕這點滄桑,總難回避。
罌粟濃時盡來矣。
怎孱風葬綠,猛雨鏖紅,能幾日、黃菜花開滿地。
閑憑亭子望,牡礪墻高,一陣東風換人世。
詞客感三生,物變星移,卻不道、花猶如此。
便他日登臨眼休開,怕這點滄桑,總難回避。
洞仙歌 其三(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涼波下上,有羅云碧縐。
一朵蓮花便香透。
記鬧紅雙舸,慘綠單衫,當日個、曾賦佳人雪藕。
蘋鄉清絕處,比似江南,只少沿堤水楊柳。
認得舊文鴛,照影年年,怕不等、秋風先瘦。
向煙雨中間聽菱歌,問歸計何時,五湖三畝。
一朵蓮花便香透。
記鬧紅雙舸,慘綠單衫,當日個、曾賦佳人雪藕。
蘋鄉清絕處,比似江南,只少沿堤水楊柳。
認得舊文鴛,照影年年,怕不等、秋風先瘦。
向煙雨中間聽菱歌,問歸計何時,五湖三畝。
洞仙歌 其四(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小庭坐久,忽流來涼月。
如積千年萬年雪。
正軟紅地少,嫩碧天多,到此際、全沒一絲兒熱。
夜寒誰倚樹,夢影仙塵,玉斧吳剛感遷謫。
吹笛上南樓,竟夕徘徊,有一種、秋心難說。
待商量騎鯨水西頭,倚云海蒼茫,問他生滅。
如積千年萬年雪。
正軟紅地少,嫩碧天多,到此際、全沒一絲兒熱。
夜寒誰倚樹,夢影仙塵,玉斧吳剛感遷謫。
吹笛上南樓,竟夕徘徊,有一種、秋心難說。
待商量騎鯨水西頭,倚云海蒼茫,問他生滅。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 潺玉亭(宋·吳師孟)
- 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 玉溪堂(宋·吳師孟)
- 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 翠錦亭(宋·吳師孟)
- 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 茅庵(宋·吳師孟)
- 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 西園(宋·吳師孟)
- 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 雪峰樓(宋·吳師孟)
- 和章都官洞庭詩(宋·劉攽)
- 和章陽叔見寄二首(宋·釋子淳)
- 和童志昂給事自蜀督軍還貶壽昌令留別韻(明·丘浚)
- 和童敬重(宋·釋道璨)
- 和童蔗云詠番頭銀(清·鄭超英)
- 和端午(宋·張耒)
-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魯七星巖二十景詩 石室龍(明·黎民表)
- 和端己韻(明·王彥泓)
- 和端式上人十詠 幽谷泉(宋·梅堯臣)
- 和端式十題 春塘冰(宋·司馬光)
- 和端禮惜花苦風雨之句(宋·王庭圭)
- 和端茶訓子(宋·徐經孫)
- 和竹元珍僧舍牡丹次韻(宋·孔武仲)
- 和竹元珍夜雨(宋·孔武仲)
- 和竹元珍寒食次韻(宋·孔武仲)
- 和竹塢過曹柘嶺(宋·程元鳳)
- 和竹塢過曹柘嶺(宋·程元岳)
- 和竹士曉游鄧尉作(清·金逸)
- 和竹巖游虎丘(宋·釋居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