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宋·蘇軾)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浣溪沙(宋·蘇軾)
道字嬌訛語未成。
未應春閣夢多情。
朝來何事綠鬟傾。
綵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
困人天氣近清明。
未應春閣夢多情。
朝來何事綠鬟傾。
綵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
困人天氣近清明。
評注
《婉約詞》:
①「道字」句:吐字不清,苦于言不成句。
②綠鬟:古代少女發式。 綠:黑色。
③彩索:彩色的秋千繩索。
④趁燕:追趕空中的飛燕。這里形容秋千上的少女身輕似燕。
【評解】
此詞描寫春閨少女的「慵困」情態。作者圍繞「春困」這一側面,著意描寫少女嬌
慵的神情意態。構思新穎,不落陳套。全詞輕柔細膩,情致纏綿,清麗諧婉,多彩多姿,
為蘇軾婉約詞的佳作之一。
【集評】
賀裳《皺水軒詞筌》:「彩索」兩句,「如此風調,令十七八女郎歌之,豈在‘曉
風殘月’之下」。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②綠鬟:古代少女發式。 綠:黑色。
③彩索:彩色的秋千繩索。
④趁燕:追趕空中的飛燕。這里形容秋千上的少女身輕似燕。
【評解】
此詞描寫春閨少女的「慵困」情態。作者圍繞「春困」這一側面,著意描寫少女嬌
慵的神情意態。構思新穎,不落陳套。全詞輕柔細膩,情致纏綿,清麗諧婉,多彩多姿,
為蘇軾婉約詞的佳作之一。
【集評】
賀裳《皺水軒詞筌》:「彩索」兩句,「如此風調,令十七八女郎歌之,豈在‘曉
風殘月’之下」。
這首詞體現了作者對婉約詞的一個極好的開拓與創新。詞中以含蓄蘊藉、輕松幽默的語言,描寫一位富裕家庭懷春少女的天真活潑形象。整首詞新穎工巧,清綺細致,雅麗自然,表現人物形象不僅能曲盡其形,且能曲盡其神,曲盡其理,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功力。
上片寫少女朝慵初起的嬌態。首句寫少女夢囈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在表現少女懷春時特有的羞澀心理。接下來二句語含諧趣,故設疑云:如此嬌小憨稚的姑娘是不會被那些兒女情事牽扯的吧,那為什么早晨遲遲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幾句將少女的春情寫得若有若無,巧妙地表現了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理特點。
詞的下片通過少女蕩秋千和晝眠這兩個生活側面的描寫,寫她貪玩好睡的憨態。姑娘白天在秋千上飛來蕩去,輕捷靈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來以后,她就一覺睡到紅日當窗,鶯啼戶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晝酣眠,是為排遣煩憂,作者卻說是因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節。
這首詞傳神地描寫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態,寫出了少女懷春時玫瑰色的夢境。在寫作上,它撮筆生新,不落陳套,始終圍繞少女春日貪睡這一側面,用饒有情致的筆調加以渲染,使一位懷春少女的神思躍然紙上,呼之欲出。詞以上下問答的形式寫出,這種結構造成了一種意深筆曲的效果,而無一眼見底的單調淺薄之感。
上片寫少女朝慵初起的嬌態。首句寫少女夢囈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在表現少女懷春時特有的羞澀心理。接下來二句語含諧趣,故設疑云:如此嬌小憨稚的姑娘是不會被那些兒女情事牽扯的吧,那為什么早晨遲遲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幾句將少女的春情寫得若有若無,巧妙地表現了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理特點。
詞的下片通過少女蕩秋千和晝眠這兩個生活側面的描寫,寫她貪玩好睡的憨態。姑娘白天在秋千上飛來蕩去,輕捷靈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來以后,她就一覺睡到紅日當窗,鶯啼戶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晝酣眠,是為排遣煩憂,作者卻說是因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節。
這首詞傳神地描寫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態,寫出了少女懷春時玫瑰色的夢境。在寫作上,它撮筆生新,不落陳套,始終圍繞少女春日貪睡這一側面,用饒有情致的筆調加以渲染,使一位懷春少女的神思躍然紙上,呼之欲出。詞以上下問答的形式寫出,這種結構造成了一種意深筆曲的效果,而無一眼見底的單調淺薄之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玉漏遲·丁未正月入春苦雨,芳訊都遲,觸緒(近現代末當代初·袁榮法)
- 玉漏遲·冬深旅寄江壖,排悶自遣(清末近現代初·葉恭綽)
- 玉漏遲·古微丈逝世海上,讀弁陽翁吊夢窗錦(清末近現代初·張爾田)
- 玉漏遲·寄和凹園胥江(近現代末當代初·黃詠雩)
- 玉漏遲·月夜(清·過春山)
- 玉漏遲 初夏(元末明初·劉基)
- 玉漏遲 詠雁(元末明初·劉基)
- 玉漏遲 七夕行臺諸公見餞(元·滕賓)
- 玉漏遲三首(清·項鴻祚)
- 玉漏遲 與暢純父學士同舟過鹿門山(元·姚燧)
- 玉漏遲 丙辰中秋,和夢窗瓜涇作(清末近現代初·周岸登)
- 玉漏遲 中秋出都,夜過蘆溝(清·周祖同)
- 玉漏遲二首(清·蔣敦復)
- 玉漏遲 五日寄沈繹堂憲副(清·丁澎)
- 玉漏遲 五月見芍藥(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
- 玉漏遲 元宵奉陳靜齋憲長(明·王韋)
- 玉漏遲 其一 夏(宋·劉子寰)
- 玉漏遲 其一 壽東軒(宋·蔣捷)
- 玉漏遲 其一 自壽(宋·何夢桂)
- 玉漏遲 其二 和(宋·何夢桂)
- 玉漏遲 其二 秋(宋·劉子寰)
- 玉漏遲 其二(宋·蔣捷)
- 玉漏遲 同前次張夢臣韻(元·許有壬)
- 玉漏遲 和人中秋韻(元·張野)
- 玉漏遲 和何君元壽梅(宋·何夢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