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縣香積寺官閣(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涪城縣香積寺官閣(唐·杜甫)
七言律詩 押尤韻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閣迥添愁。
含風翠壁孤云細,背日丹楓萬木稠。
小院回廊春①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
諸天合在藤蘿外,昏黑應須到上頭。
含風翠壁孤云細,背日丹楓萬木稠。
小院回廊春①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
諸天合在藤蘿外,昏黑應須到上頭。
評注
《瀛奎律髓》:
老杜七言律,晚唐人無之。凡學詩,五言律可晚唐;只如七言律,不可不老杜也。
《詩藪》:老杜好句中疊用字,惟「落花游絲」妙絕。此外,如「高江急峽」、「小院回廊」,皆排比無關妙處。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者,《紫宸殿退朝》、《九口》、《登高》、《送韓十四》、《香積寺》……氣象雄蓋宇宙,法律細入毫芒,自是千秋鼻祖。
《唐詩鏡》:五、六是岑寂中語,結意故入遣懷。
《義門讀書記》:正敘官閣,又起下之鳧鷺,上之藤蘿;通篇無一句不切山腰也(「小園回廊」句下)。此句是下,「晚」字既承「背日」、又起昏黑(「浴鳧飛鷺」句下)。
《瀛奎律髓匯評》:紀昀:「壁」與「云」是兩物,「楓」與「木」卻是一物,此兩句銖兩不稱,語亦近于冗塞。五、六就句作對,故為慢調,又自一種。然不及「落花游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也。
《杜詩詳注》:詩作三層看,便明。山下有江,山腰有閣,山上有寺也。輕風散云則漸細,落日映楓則電稠,此從一淡一濃對說。「寂寂」,境地之幽;「悠悠」,物性之閑。
《讀杜心解》:三、四,從閣仰觀;五、六,就閣邊寫。春無「丹楓」,反照映之故赤,著一「背」字,晚景可想。傍晚就閣盤桓,結聯透后,有不盡之致。
《杜詩鏡銓》:陳后山云:前詩(《送路六侍御入朝》)言情婉摯,此詩寫景曲折可尋:俱是律詩入手。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定州畫壁水二堵妙絕天下望之若真水起伏瀠洄(明·王世貞)
- 定州至正定道中懷古(清·張問陶)
- 定州見拙詩拓戲題(明·袁宏道)
- 定州觀東坡雪浪石歌(清·向光謙)
- 定州道上(清·蘇宏祖)
- 定州道(明·高叔嗣)
- 定州閱古堂(宋·富弼)
- 定州題壁(清·王志瀜)
- 定帆亭晚眺和王老師(明·李之世)
- 定帆亭(明·李以麟)
- 定平懷墨梅(宋·釋居簡)
- 定庵兄孫從哲之官便道還家賦此豫壽(明·顧清)
- 定庵八十七詩(明·顧清)
- 定庵八十六歲詩(明·顧清)
- 定庵寄詩賀六十次韻奉謝(明·顧清)
- 定庵壽詩(明·顧清)
- 定庵挽詩(明·顧清)
- 定庵用東坡過清虛堂韻重贈奉和(明·顧清)
- 定庵用壬申壽詩韻贈行敬和(明·顧清)
- 定庵遠山主(宋·薛嵎)
- 定庵(元·楊弘道)
- 定庵(宋·釋紹曇)
- 定心泉(明·何吾騶)
- 定情三首 余青年時依上下平韻作落花飛絮詩(近現代·釋木魚)
- 定情曲 春愁(宋·賀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