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晏殊)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清平樂(宋·晏殊)
春花秋草。
只是催人老。
總把千山眉黛掃。
未抵別愁多少。
勸君綠酒金杯。
莫嫌絲管聲催。
兔走烏飛不住,人生幾度三臺。
只是催人老。
總把千山眉黛掃。
未抵別愁多少。
勸君綠酒金杯。
莫嫌絲管聲催。
兔走烏飛不住,人生幾度三臺。
其二(宋·晏殊)
秋光向晚。
小閣初開宴。
林葉殷紅猶未遍。
雨后青苔滿院。
蕭娘勸我金卮。
殷勤更唱新詞。
暮去朝來即老,人生不飲何為。
小閣初開宴。
林葉殷紅猶未遍。
雨后青苔滿院。
蕭娘勸我金卮。
殷勤更唱新詞。
暮去朝來即老,人生不飲何為。
其三(宋·晏殊)
春來秋去。
往事知何處。
燕子歸飛蘭泣露。
光景千留不住。
酒闌人散忡忡。
閑階獨倚梧桐。
記得去年今日,依前黃葉西風。
往事知何處。
燕子歸飛蘭泣露。
光景千留不住。
酒闌人散忡忡。
閑階獨倚梧桐。
記得去年今日,依前黃葉西風。
其四(宋·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評注
①金風:秋風。
②綠酒:美酒。
③紫薇朱槿:兩種花卉。花色艷麗。
【評解】
金風梧桐,小窗人醉,斜陽殘花,雙燕欲歸。這首小詞通過對秋景的著意描繪,委婉含蓄地抒發了詩人的清寂之思。
猶如微風之拂輕塵,曉荷之扇幽香。全詞于平易之境,抒閑適之情。清新雅潔,饒有韻致。
【集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純寫秋末景色,惟結句略含清寂之思,情味于言外求之,宋初之高格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以景緯情,妙在不著意為之,而自然溫婉。「金風」
兩句,寫節候景物。「綠酒」兩句,寫醉臥情事。「紫薇」兩句,緊承上片,寫醒來景象。庭院蕭條,秋花都殘,癡望斜陽映闌,亦無聊之極。「雙燕」兩句,既惜燕歸,又傷人獨,語不說盡,而韻特勝。
②綠酒:美酒。
③紫薇朱槿:兩種花卉。花色艷麗。
【評解】
金風梧桐,小窗人醉,斜陽殘花,雙燕欲歸。這首小詞通過對秋景的著意描繪,委婉含蓄地抒發了詩人的清寂之思。
猶如微風之拂輕塵,曉荷之扇幽香。全詞于平易之境,抒閑適之情。清新雅潔,饒有韻致。
【集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純寫秋末景色,惟結句略含清寂之思,情味于言外求之,宋初之高格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以景緯情,妙在不著意為之,而自然溫婉。「金風」
兩句,寫節候景物。「綠酒」兩句,寫醉臥情事。「紫薇」兩句,緊承上片,寫醒來景象。庭院蕭條,秋花都殘,癡望斜陽映闌,亦無聊之極。「雙燕」兩句,既惜燕歸,又傷人獨,語不說盡,而韻特勝。
此詞與作者的《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都突出反映了晏殊詞的閑雅風格和富貴氣象。作者以精細的筆觸,描寫細細的秋風、衰殘的紫薇、木槿、斜陽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過主人公在精致的小軒窗下目睹雙燕歸去、感到銀屏微寒這一情景,營造了一種冷清索寞的意境,在這一意境中抒發了詞人淡淡的憂傷。
起首二句在寫景中點明時間 ,渲染環境。金風,即秋風。《文選》張協《雜詩》「金風扇素節 」中,李善注曰 :「西方為秋而主金,故秋風曰金風也。」
此時庭院內是西風落葉 ,畫堂中的詞人因飲了綠酒,一會兒便醉眠了。用筆輕靈,色調淡雅,語氣仿佛在與一位友人娓娓而談。其中兩組疊字,首尾相接,音律諧婉。以「細細」狀金風,就沒有秋風慣有的那種蕭颯之感,而顯得平靜、悠閑。「葉葉」這兩個名詞連用,展開一片片葉子飄落的景象,并使人感到很有次序 、很有節奏。向來寫梧桐經秋都是較為凄厲的,如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經過一代又一代詞人的染筆,以至于使人一聽到秋風吹拂梧桐,就產生凄涼況味。而象晏殊寫得如此平淡幽細的,卻極為少見。下面「綠酒」一句,因為用了「初 」字和「易」字,就覺得他的酒量不大,淺嘗輒醉,也是淡淡的一筆。然后詞人才用了較重的筆墨:「一枕小窗濃睡。」
「綠酒」句點出「濃睡」的原因,是陪筆,「一枕」句才是此片的主意。小飲何以「 易醉 」?淺醉何得「濃睡 」?原來詞人有一點淡淡閑愁,有愁故易醉,愁淺故睡濃。
下片則是寫次日薄暮酒醒時的感覺。詞人一覺就睡了整整一個晝夜,睡極濃矣。濃睡中無愁無憂,酒醒后是什么樣的情緒,他沒有言明,只是通過他眼中所見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閑,神態之慵怠,而在結句中卻仍反映出一點淡淡的哀愁 。紫薇 ,夏季開花 ;朱槿,夏秋間吐艷。上片說金風吹得梧桐葉墜,顯然是秋天了,所以詞人從小窗望出去,這兩種花都已凋殘。值得注意的是:上片的梧桐葉墜,為耳中所聞;下片的兩種花殘,乃眼中所見。詞人正是通過對周圍事物的細微感覺,來表現他此際的情懷。「斜陽卻照闌干 」,緊承前句 ,描寫靜景。晏殊在另一首《踏莎行》中云:「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詞境相似。
日暮了 ,斜陽正照著闌干 ,正是「雙燕欲歸時節」。此意平平說來,似不相干語、沒要緊語,但實際上,卻用這樣的語言來調和氣氛,緩沖節奏,烘托情感。吳衡照《蓮子居詞話》云:「言情之詞,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歸」,乃系景語,它對下句「銀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個鋪墊和烘托的作用。雙雙紫燕即將歸巢了,這個景象便興起詞人獨居無聊之感,于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后原是一個人在獨宿。一種凄涼意緒、淡漠愁情,不禁流于言外。但他不用「枕寒」、「衾寒」那些用熟了的字面 ,偏偏說屏風有些微寒。寓情于景,含蓄蘊藉,令人低徊不盡。
這首詞的特點是風調閑雅,氣象華貴,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詞人卻把它統一起來,形成表現自己個性的特殊風格。晏殊以相位之尊,間為小歌詞,得花間遺韻。劉攽《 中山詩話 》說:「無獻尤喜馮延巳歌詞,其所自作,亦不減延巳樂府。」也就是說他的詞風酷似馮延巳。但從這首詞來看,它的閑雅風調雖似馮詞,而其華貴氣象倒有點象溫庭筠的作品。不過溫詞的華貴,大都表現在詞藻上的鏤金錯采,故王國維以「畫屏金鷓鴣」狀其詞風。晏詞的華貴卻不專主形貌,而在于精神。「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惟說其氣象 ,若‘ 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 。」(見吳處厚《 青箱雜記》)這首詞中所寫的風,正與上舉兩例相似。它所塑造的形象,借用晁補之評論其子晏幾道詞的說話,一看就知道「不是三家村中人」,而是一個雍容閑雅的士大夫。
起首二句在寫景中點明時間 ,渲染環境。金風,即秋風。《文選》張協《雜詩》「金風扇素節 」中,李善注曰 :「西方為秋而主金,故秋風曰金風也。」
此時庭院內是西風落葉 ,畫堂中的詞人因飲了綠酒,一會兒便醉眠了。用筆輕靈,色調淡雅,語氣仿佛在與一位友人娓娓而談。其中兩組疊字,首尾相接,音律諧婉。以「細細」狀金風,就沒有秋風慣有的那種蕭颯之感,而顯得平靜、悠閑。「葉葉」這兩個名詞連用,展開一片片葉子飄落的景象,并使人感到很有次序 、很有節奏。向來寫梧桐經秋都是較為凄厲的,如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經過一代又一代詞人的染筆,以至于使人一聽到秋風吹拂梧桐,就產生凄涼況味。而象晏殊寫得如此平淡幽細的,卻極為少見。下面「綠酒」一句,因為用了「初 」字和「易」字,就覺得他的酒量不大,淺嘗輒醉,也是淡淡的一筆。然后詞人才用了較重的筆墨:「一枕小窗濃睡。」
「綠酒」句點出「濃睡」的原因,是陪筆,「一枕」句才是此片的主意。小飲何以「 易醉 」?淺醉何得「濃睡 」?原來詞人有一點淡淡閑愁,有愁故易醉,愁淺故睡濃。
下片則是寫次日薄暮酒醒時的感覺。詞人一覺就睡了整整一個晝夜,睡極濃矣。濃睡中無愁無憂,酒醒后是什么樣的情緒,他沒有言明,只是通過他眼中所見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閑,神態之慵怠,而在結句中卻仍反映出一點淡淡的哀愁 。紫薇 ,夏季開花 ;朱槿,夏秋間吐艷。上片說金風吹得梧桐葉墜,顯然是秋天了,所以詞人從小窗望出去,這兩種花都已凋殘。值得注意的是:上片的梧桐葉墜,為耳中所聞;下片的兩種花殘,乃眼中所見。詞人正是通過對周圍事物的細微感覺,來表現他此際的情懷。「斜陽卻照闌干 」,緊承前句 ,描寫靜景。晏殊在另一首《踏莎行》中云:「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詞境相似。
日暮了 ,斜陽正照著闌干 ,正是「雙燕欲歸時節」。此意平平說來,似不相干語、沒要緊語,但實際上,卻用這樣的語言來調和氣氛,緩沖節奏,烘托情感。吳衡照《蓮子居詞話》云:「言情之詞,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歸」,乃系景語,它對下句「銀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個鋪墊和烘托的作用。雙雙紫燕即將歸巢了,這個景象便興起詞人獨居無聊之感,于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后原是一個人在獨宿。一種凄涼意緒、淡漠愁情,不禁流于言外。但他不用「枕寒」、「衾寒」那些用熟了的字面 ,偏偏說屏風有些微寒。寓情于景,含蓄蘊藉,令人低徊不盡。
這首詞的特點是風調閑雅,氣象華貴,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詞人卻把它統一起來,形成表現自己個性的特殊風格。晏殊以相位之尊,間為小歌詞,得花間遺韻。劉攽《 中山詩話 》說:「無獻尤喜馮延巳歌詞,其所自作,亦不減延巳樂府。」也就是說他的詞風酷似馮延巳。但從這首詞來看,它的閑雅風調雖似馮詞,而其華貴氣象倒有點象溫庭筠的作品。不過溫詞的華貴,大都表現在詞藻上的鏤金錯采,故王國維以「畫屏金鷓鴣」狀其詞風。晏詞的華貴卻不專主形貌,而在于精神。「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惟說其氣象 ,若‘ 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 。」(見吳處厚《 青箱雜記》)這首詞中所寫的風,正與上舉兩例相似。它所塑造的形象,借用晁補之評論其子晏幾道詞的說話,一看就知道「不是三家村中人」,而是一個雍容閑雅的士大夫。
其五(宋·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評注
此為懷人之作 。詞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寫濃愁,言青山長在,綠水長流,而自己愛戀著的人卻不知去向;雖有天上的鴻雁和水中的游魚,它們卻不能為自己傳遞書信,因而惆悵萬端。
詞的上片抒情。起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語似平淡,實包蘊無數情事,無限情思。紅箋是一種精美的小幅紅紙,可用來題詩、寫信。詞里的主人公便用這種紙,寫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說盡了平生相慕相愛之意。顯然,對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傾心相愛的知音。
三、四兩句抒發信寫成后無從傳遞的苦悶。古人有「 雁足傳書 」和「魚傳尺素」的說法,前者見于《漢書·蘇武傳》,后者見于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是詩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鴻雁在云魚在水」的構思,表明無法驅遣它們去傳書遞簡,因此「惆悵此情難寄」。運典出新,比起「斷鴻難倩」等語又增加了許多風致。
過片由抒情過渡到寫景 。「斜陽」句點明時間、地點和人物活動,紅日偏西,斜暉照著正在樓頭眺望的孤獨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遠處的山峰又遮蔽著愁人的視線,隔斷了離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悵難遣。「遠山恰對簾鉤」句,從象征意義上看,又有兩情相對而遙相阻隔的意味 。倚樓遠眺本是為了抒憂,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從抒情手法來看,又多了一層轉折。
結尾兩句化用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之意,略加變化,給人以有余不盡之感。綠水 ,或曾映照過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處,唯有相思之情,跟隨流水,悠悠東去而已。
此詞以斜陽、遙山、人面、綠水、紅箋、簾鉤等物象,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將詞人心中蘊藏的情感波瀾表現得婉曲細膩,感人肺腑。全詞語淡情深 ,閑雅從容 ,充分體現了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詞的上片抒情。起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語似平淡,實包蘊無數情事,無限情思。紅箋是一種精美的小幅紅紙,可用來題詩、寫信。詞里的主人公便用這種紙,寫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說盡了平生相慕相愛之意。顯然,對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傾心相愛的知音。
三、四兩句抒發信寫成后無從傳遞的苦悶。古人有「 雁足傳書 」和「魚傳尺素」的說法,前者見于《漢書·蘇武傳》,后者見于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是詩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鴻雁在云魚在水」的構思,表明無法驅遣它們去傳書遞簡,因此「惆悵此情難寄」。運典出新,比起「斷鴻難倩」等語又增加了許多風致。
過片由抒情過渡到寫景 。「斜陽」句點明時間、地點和人物活動,紅日偏西,斜暉照著正在樓頭眺望的孤獨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遠處的山峰又遮蔽著愁人的視線,隔斷了離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悵難遣。「遠山恰對簾鉤」句,從象征意義上看,又有兩情相對而遙相阻隔的意味 。倚樓遠眺本是為了抒憂,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從抒情手法來看,又多了一層轉折。
結尾兩句化用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之意,略加變化,給人以有余不盡之感。綠水 ,或曾映照過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處,唯有相思之情,跟隨流水,悠悠東去而已。
此詞以斜陽、遙山、人面、綠水、紅箋、簾鉤等物象,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將詞人心中蘊藏的情感波瀾表現得婉曲細膩,感人肺腑。全詞語淡情深 ,閑雅從容 ,充分體現了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寇諫議赴青州(宋·王禹稱)
- 送寇輔臣(元·陳賡)
- 送富侍者入京(宋·釋月澗)
- 送富天源長老(明·胡奎)
- 送富子超使荊州兼簡汪秀夫太守(明·顧清)
- 送富川秋舉五君子(宋·周紫芝)
- 送富州尹劉秉彝如京(元·吳澄)
- 送富朝奉還闕(宋·楊時)
- 送富樞知三衢三首(宋·蘇籀)
- 送富氏姊隨夫閩南(清·戴亨)
- 送富知丞之官丹陽(宋·蘇泂)
- 送富郎中守蘇州(宋·王圭)
- 送富陽曾丞(宋·韓淲)
- 送富陽李孝子(明·胡奎)
- 送寒巖歸士(唐·徐凝)
- 送寒灰入參上兼訪陳卿(明·袁宏道)
- 送察推賈時以通直郎致仕還荊南(宋·鄒浩)
- 送察院李侍御使廬陵因寄孟員外(唐末宋初·徐鉉)
- 送寺丞韓君守新安(宋·方岳)
- 送尋正道(金末元初·段成己)
- 送導江李主簿君俞(宋·司馬光)
- 送壽山人(明·胡應麟)
- 送壽州司理張元輿(宋·梅堯臣)
- 送壽州陳錄事(唐·韓翃)
- 送壽師新加命服后歸蜀(宋·魏野)